听话听“声”要我们听的是什么(1 / 1)

趣味思考 旅店的老鼠驼背吗?

有位喜剧演员在一次活动中,讽刺他住的一家旅馆环境不好,房屋低矮,老鼠成群。他是这样说的:“我住的旅馆,房间又小又矮,连老鼠都是驼背的。”

旅馆老板看到这条消息后,特别地生气,说要上书控告这位演员诋毁旅馆的声誉。喜剧演员担心把事情闹大了不好收场,就表示愿意道歉更正,他说:“之前我提到,我住的旅馆房间里的老鼠都是驼背的,这句话说得不对。我想说的是,那里的老鼠没有一只是驼背的。”

喜剧演员的更正很巧妙,对吗?他改口说——“那里的老鼠没有一只是驼背的”,在这一命题中,已经隐含了另一个命题——“我住的旅馆里有很多老鼠”。表面看起来,他是在道歉更正,其实他还是坚持了自己之前的观点,再一次讽刺了旅馆的条件差。

你应该也听过一句俗语:“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意思就是说,听人说话的时候,不能只听话语表面的意思,还要听明白对方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隐含命题

一句话中隐含着另一句话,一个命题中暗藏着另一个命题,这种情形在逻辑学上被称为隐含命题。

著名作家狄克,曾到乡下体验生活,搜集写作素材。抵达某个地方后,天色已晚,他决定住宿。这里的条件不好,且只有一家旅馆。朋友提醒过他,这种小旅馆条件差,闷热潮湿,且蚊子特别厉害,晚上无法睡觉。

狄克没有当回事,他到服务台登记的时候,刚好有一只蚊子在眼前飞舞。他微笑着对前台的服务人员说:“早听说你们这里的蚊子很聪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它们居然懂得提前来查看我的房间号码,以便晚上光临,好好地享受一顿美餐。”

听了狄克这番幽默的言辞,服务人员不禁被逗笑了。结果,那一天晚上,狄克睡得特别好,房间里一只蚊子也没有,因为服务人员提前把它们“赶”出了房间。

狄克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旅馆蚊子太多,而是采用了隐含命题的方式,用“蚊子提前来查看房间号码”这样幽默的表达引起服务人员的注意,间接提醒了对方,蚊子可能会影响客人的休息,同时又强调了一下自己的房间号码,让服务人员主动地为其做好了灭蚊工作。这番沟通,既没有吵得面红耳赤,又在风趣中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巧妙运用隐含命题,有助于我们平顺地解决问题,减少不必要的争执。善于发现和分析隐含命题,也有助于我们识破谎言与诡计,探究出事情的真相。

有位旅客在火车站候车时,忽然发现自己的手提包不见了。他看见前面有一个穿黑色大衣的人正拎着他的手提包往前走,就赶紧跑过去责问:“你为什么拿我的手提包?”

那人一愣,而后说了一句:“不好意思,我拿错了。”然后,就连忙把手提包还给那位旅客,并向车站大门走去。

这一幕,刚好被民警看在眼里。他紧随那个穿黑色大衣的人出了车站,走上前去询问:“你自己的手提包呢?”那人猝不及防,顿时慌了神色,说不出话来。

民警将此人带到车站派出所查问,发现那个人是一个惯偷。

民警为什么会对这个穿黑色大衣的人产生怀疑呢?

原因就是,他说了一句——“我拿错了”。

“错”是相对“对”而言的,“拿错了手提包”这一命题中,隐含着另一个命题,即“存在着一个他应该拿对的手提包”。民警凭借丰富的经验,听出了这个隐含命题。同时,他也看到,穿黑色大衣的人把旅客的手提包归还之后,并没有去寻找自己的手提包,而是急匆匆地走出车站。民警在这个地方看出了破绽,故而产生了怀疑。

善于发现、分析、运用隐含命题,不仅有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也能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话语中,找出漏洞和破绽,发现事实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