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归咎于“缘尽”吧。
她毕竟是活得自我的女子,即使在爱情里,她也是不能失去自我的,是倾尽所有也要做自己的。这样的她,未尝不好。若非如此,她怎会在离婚之后,还能过上一种令人艳羡、安好的生活呢?
人都说红颜多薄命,可聪明的她却是知进退的,始终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要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
因此,她的人生才得以如此圆满。
且说离婚后,映霞到了重庆。她开始努力生活,努力工作。因着军统头子戴笠,她获得了一份外交部文书科员的好工作。她知道,这是她的好机会。于是,在上班第一天,她刻意打扮了一番,穿上一身花色旗袍,衬得身材凹凸有致,足蹬三寸高跟皮鞋,加上她那“荸荠白”的皮肤,确实一出场就艳光四射。
她款摆腰肢走进办公室时,举座皆惊。
她清楚地知道,红颜易老,青春不再,她必须好好把握自己风韵犹存的年华,并且尽快摆脱“郁达夫弃妇”的阴影。所以,她努力重塑着自己的淑女形象。
她亦谨言慎行,往日故交有在重庆的,她都刻意减少往来。
不久,经过精心准备,她重新在社交界抛头露面。商会前会长王晓籁成了她的干爹。她凭着她的家世、学识、美艳、机敏,加上岁月磨炼、爱情波折、饱经世故后的人情练达,还有人见人怕的戴笠撑腰,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1942年4月,由曾代理民国国务总理兼外长、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王正廷做媒,王映霞在重庆再度披上嫁衣。
这一次的婚礼更是惊动四方,冠盖云集,贺客如云,极有排场。
大宴宾客三日,王莹、胡蝶、金山,这些当时的大明星也都前来祝贺。
新郎钟贤道,亦是响当当的人物。他是江苏常州人,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任职于重庆华中航业局,是王正廷的得意门生。为此,著名作家施蛰存还专门为此赋诗一首:“朱唇憔悴玉容曜,说到平生泪迹濡。早岁延明真快婿,于今方朔是狂夫。谤书欲玷荆和璧,归妹难为和浦珠。蹀蹀御沟歌决绝,山中无意采蘼芜。”
万幸,这一次她寻得真正的良人。
钟贤道视她如心肝宝贝,始终对她呵护有加。
他先以一场盛况空前的婚礼,来洗刷她上一段婚姻里的伤痛和羞辱;后以相伴的余生,悉心将她珍视,给她温饱,亦给她温暖,还给她难得的爱情。他一句“我懂得怎样将你失落的年华找回来。请你相信我”的盟誓,足以慰藉她余生漫长的光阴。
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磨难,他始终在她身侧,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后来她亦说过:“贤道是个厚道的正派人。”“我和他共同生活了三十八年,是他给了我许多温暖、安慰、帮助的三十八年。”
三十八年,他们过着朴实无华的日子,却幸福得不成样子。
作为女子,若能如此,也是此生足矣,再无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