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1 / 1)

上一节说到刘邦为了顾全大局保住实力,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赴宴,他这个江湖老油条,早就看穿了项羽的心理,于是大打感情牌,使项羽无法下决心杀他。

张良一看酒已经喝了,话也说得差不多了,再停留下去会有危险,便暗示刘邦出去上厕所。刘邦出来后,樊哙他们四个人推着刘邦就走,一行人从骊山而下,抄芷阳走小路,和周勃汇合后,回到了霸上。

一到霸上,刘邦二话不说,直接杀了曹无伤,将首级悬挂军营门口。

而在鸿门这边,张良带着礼物去见项羽,项羽问:“我兄长呢?”

张良说:“他身体不舒服,已经回去了,让我进来向大王告辞!”

范增功亏一篑,拔剑将张良送的玉斗打得粉碎,指着项羽就骂:“你这个小子不是成大事的人,心肠太软了,这是唯一一次杀死刘季的机会,就这么白白错过,以后占领天下的人,肯定是他,我们都会成为他们的俘虏。”

范增的话太刺耳,项羽气红了脸,却无法发作,因为他已经答应范增要杀刘邦的,最终出尔反尔,坏了范增的计划。他解释说:“刘季才那么一点人,应该威胁不到我,再说我们刚刚灭了大秦,如果这时候杀了他,兄弟相残,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项羽是一个把江湖道义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他的解释很苍白,无法令范增平息怒气。范增连气带病,差一点脑溢血成了植物人。

鸿门宴失利,关键在于项伯这个人,都说有坑爹坑儿的,谁会想到项伯竟然胳膊往外拐,这样坑侄子的呢?

项羽无法对项伯发飙,心里憋了一肚子火,无处发泄,想来想去,把火气发到秦王子婴的身上:你怎么向刘季投降,不向我投降呢?弄得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那么微妙,你子婴才是罪大恶极的祸根。

于是项羽带着军队杀入咸阳,杀了子婴和不少大臣,他还觉得不够刺激,直接下令屠城。

他骑着乌骓马,带着人扑向阿房宫,这莽夫只顾出气,根本不懂得欣赏阿房宫的壮观和美丽,一群兵匪打砸抢,看到美女就抓走凌辱。

那些美女被大军驱赶着四处而逃,其中一个不小心扑到项羽怀中,项羽托起美女的腮:哇塞,仙女下凡了!

项羽顿时温柔起来:“美女,你叫什么名字?”

那美女回答:“我叫虞姬,是秦二世征召来的,他还没有来得及召我们入宫,就被杀了。”

项羽问:“有没有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头,自称刘季的人来宠幸你们?”

虞姬回答:“除了你们之外,没有别人进来!”

项羽哈哈一笑,一把搂住虞姬:“这就好,今后你就是我的人了!”

刘邦得知项羽不但屠城,还把子婴都杀了,他喝了三大杯酒,显得很开心。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大秦就是因为失去民心,才落得这种下场的。

萧何在旁边说:“沛公,你刚刚在鸿门宴上逃过一劫,还是多想想以后怎么应付那个二愣子吧!说不定他在范增的逼迫下,随时会攻击我们!”

张良说:“此时我们的大军绝对不能轻举妄动,否则会引起项羽的怀疑,唯一的办法,就是向他称臣,让他认为我们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

刘邦笑着说:“对,我先给他上点眼药!”

他按张良的计划,让人给项羽送去祝贺信,祝贺项羽兵进咸阳,在信中,他告诉项羽:我想着和大家一起在秦王宫向你朝拜的呢,怎么就烧掉了?

项羽接到刘邦的信,心里乐开了花:我这个干哥哥果然识相,这是要拜我当皇帝呢。当皇帝是迟早的事,可是现在天下除了各路诸侯,还有楚王熊心呢,我得先摆平他们。

他在咸阳折腾这么些天,该抢的已经抢了,该杀的也杀了,满城都是尸体。他大手一挥:“回去!”

范增惊呆了,关中地区富饶,正可以奠定帝王基业,怎么就走了呢?可是无论他怎么劝阻,项羽就是不听,衣锦还乡之情简直归心似箭啊!

范增直接气得不吃饭了。

这时候,一个姓蔡的咸阳高士,也站出来劝阻项羽:咸阳是帝王之都,宫廷那么大,周围的土地那么肥沃,关隘那么多,再强大的对手都打不进来,只要占据了这里,以后就是诸侯的霸主。

项羽笑了:你说再厉害的对手都打不进来?我和沛公是怎么进来的?咸阳有什么好?胡亥被手下人所杀,子婴被我杀了。人生在世图的是什么?不就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吗?我带着这么多财宝回去分给乡邻们,祖上脸上也有光彩。如果我不回去,就等于穿着华丽的衣服在黑暗中行走,有什么意思呢?

蔡生想不到项羽如此目光短浅,直接走人了。

蔡生走了之后,又来了一个韩生,同样是劝项羽留下,项羽不听,直接把人赶走。韩生走到门口,说了几句发泄不满的话:“我听说楚人沐猴而冠,做什么事情都凭心血**,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项羽火了,直接把韩生扔进了油锅。

如此一来,咸阳还有哪位高人愿意去送死的呢?

刘邦听说此事,开心得不得了,继续给项羽上眼药:兄弟,我们楚人就要光宗耀祖,你做得对,哥哥支持你。兄弟你走了之后,我替兄弟守着这里,随时欢迎兄弟回来。

项羽身边虽然有陈平和韩信那样的谋士,可是他根本没有重用他们,他非常自负,连范增的话都听不进去,又怎么能听进别人的话呢?

范增对项羽说:“你不杀刘季,还把这么好的领土留给他,这不是在助长他的势力吗?你必须对他有所制约,如果你再不听我的话,我就走!”

项羽觉得范增的话有道理,也怕范增走了,让天下人笑话,因此按范增的计划,让刘邦把军队削减到三万人,封刘邦为汉王,让刘邦去巴蜀那边的偏远之地吹凉风。

刘邦一听项羽这样排挤他,心里非常恼火,正要率兵和项羽来一场鸡蛋碰石头的游戏,幸亏张良和萧何苦苦相劝,他才压下的火气。

张良决定再利用一次老朋友项伯,为刘邦争取一点地盘,带着刘邦送给他的几百两黄金和两斗珍珠,去见了项伯,求项伯在项羽面前多说几句好话。

项伯回答说:“上次在鸿门,我帮了你们,项羽都有些记恨我了,现在我怎么帮你们啊?”

张良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啦?天下人都知道沛公是项王的义兄,而且灭秦的功劳最大,如果项王这样对待义兄,只给那么一点封赏,会令天下人认为项王心胸狭窄。我这都是替项王考虑呢!”

项伯见利忘义,看在黄金和珍珠的面子上,答应把这些话告诉项羽,项羽听了之后,也觉得项伯说的话,有几分道理。陈平也趁机帮着刘邦说话,说项羽出生贵族,是世家子弟,如今威震天下,诸侯敬服,刘邦只是一个街头的混混,哪里能够和项王比呢?不如干脆卖个人情,也好让各路诸侯觉得项王为人仗义。

于是项羽把汉中地区,划出一块来给了刘邦,又让刘邦定都为南郑(今陕西南郑)。为了制约刘邦,把秦降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意)三人领关中地,三个人呈半包围状,对刘邦虎视眈眈。

按项羽的想法,以刘邦那三万军力,要想在秦国的土地上闹腾,绝对干不过那三个秦国本土的王。一旦打仗,趁他们打成一锅粥的时候,他率楚军再次入秦,一举就可以平定。

这一招,是学着春秋时期齐景公的“二桃杀三士”之法,以大秦的土地为诱饵,除掉四个人,布局非常巧妙。如此既可以除掉刘邦,又不会落下杀义兄的骂名。再者,刘邦的老婆孩子,都在沛县,刘邦绝对不敢乱来。

做完这些,项羽自封楚霸王,意思是众王之王,由于他的都城彭城在楚国的西边,所以称西楚霸王,遥尊楚王熊心为“义帝”。这“义帝”两个字,还是有些含义的,那就是:看在江湖道义上,我尊你为帝,其实你都是我们叔侄俩扶持起来的。

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之后,对那些诸侯势力开始封王了,韩王韩成,河南王申阳,常山王张耳,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等等,大大小小的王,有十几二十个。

这一年,项羽才二十七岁,他除了刚愎自用之外,多少还是有些智谋的,如果他能招贤纳士听进别人的良策,那以后的天下就姓项,根本没有刘邦什么事了。

可惜他的智谋虽高,却有一个致命的漏洞。(欲知项羽的计划有什么漏洞,请看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