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在学校考到100分时,一般家长会说“考了100分好棒”,犹太家长则会说:“妈妈看到你为考到100分努力的模样,真的感到很骄傲。”犹太人会将重点放在“为了考到100分,平常所做的努力”,而不是“考到100分的最终结果”,这么做可以让孩子不会对100分感到有压力,反而会认为自己平常必须更努力才行。赞美“最终的结果”,只会让孩子执着于最后的结果。
告诉孩子“吃电灯泡”或“和鲨鱼一起游泳”很危险,孩子其实无法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孩子没有过往的经验可以调动,所以无法感受到哪种危险。孩子需要比大人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明白和鲨鱼一起游泳是不对的行为。就算青少年的大脑可以进行抽象思考,也无法拥有抽象的感受。因此,当霸凌者欺负其他同学或揍人时,由于没有挨揍的经验,孩子便无法感受到被打的人有多痛苦。就算对孩子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不知道这会带给别人多大的痛苦吗?”孩子也无法感受到那份痛苦,至少在孩子拥有足够的人生体验和痛苦经验前是不可能的。
他们就像那些在烦恼是否要上大学的人一样,会在自己的认知范畴里思考整个情况,斟酌最后的决定。
长期来看,在青少年时期和父母有过适当的冲突,会比完全没有或过于频繁地发生冲突更好。有46%的母亲认为争论会破坏关系,将女儿的挑战视为压力、混乱和不敬。她们认为吵架总是愈吵愈凶,所以是有害的事。然而,只有23%的女儿认为争吵会破坏关系,更多的孩子相信,吵架可以加深彼此的感情。
试想在夫妻关系里,新婚时期是会常常吵架,还是完全不吵架呢?所谓“雨后地更实”,彼此要有冲突,关系才能深入长久,在争吵以及后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双方能分享彼此内心深处的想法,会变得更了解对方,更能理解对方的感受。
有一种父母会制订规则,要求孩子遵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依旧保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便不容易说谎。虽然家长认为和孩子吵架会破坏关系、带来伤害,但多数青少年认为那可以带来建设性的影响。
家长和孩子吵架时,生气的人通常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总是想避开那样的争吵,但孩子却认为那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如果孩子很听话、很顺从,家长可能会觉得很开心,但从精神层面来看,却不一定是好事。愈是无法说出心里话的孩子,愈容易忧郁,日后愈有可能闯下大祸。
人生必须经历苦难,才能明白何谓幸福与成功。经历过苦难,才能拥有意志力,看到生活困顿的人时,也能产生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