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常春藤盟校为何有高淘汰率?(1 / 1)

韩国学生在家通过网络或请家教学习,或是在学校与补习班听老师上课,熬夜苦读、拼死拼活考上美国的常春藤盟校后,100个学生中就有44个学生会辍学。也就是说,新生当中有44%会在中途退学。美国的韩侨金圣基(Kim Sung Kee)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博士,他在博士论文《韩国人名校大学生研究》中指出,从1985年至2007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14所名校中的1400名韩国新生中,只有784名,也就是56%的学生可以毕业,其余的都在中途放弃,辍学率达到44%。

韩国人的辍学率比犹太人的12%、印度人的21.5%、中国人的25%都明显更高。

韩国人太执着于以考试为主的教育,导致大部分人缺乏人格修养或创意思考。也就是说,韩国人只努力考进去,考上后却不去思考该如何学习,以及这所大学或院系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在美国大学里,大部分都以讨论、提出方案、分组进行专题讨论、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上课,因此那些只会坐在书桌前读书的韩国学生便难以跟上进度。那些受到父母驱策才考上名校的学生,由于缺乏内在动力,找不到学习的意义,便会变得彷徨,容易被挤出校门。这些人几乎都是家长或补习班老师制造出来的优秀生。

我认为,韩国学生在常春藤盟校的高淘汰率是因为学习方法出了问题。他们在考上常春藤盟校之前与考上之后面对的学习环境完全不同。他们原本认为独自和书本奋战、背诵许多知识就是学习,并用这个方法认真地读了十年以上的书,因此突然面对讨论、争论和分组活动的学习方式时,会很难适应。

由于美国名校是精英的聚集地,只要落后一点,就会遭到淘汰。读了很多书的学生或许记得很多知识,但是不懂得怎样将知识消化吸收并形成自己的看法。

常春藤盟校重视的是学生具有见解和表达能力,而不是背诵书上的内容再原封不动地发表。书上或教科书里的知识都是别人的意见,假如没有自己的看法,又该怎么进行讨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