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好奇心是学习的起点(1 / 1)

在KBS制作的电视片《学习中的人类》中,大峙洞(2)的学生能随口说英文,发音好,文法也很优秀,就连小学生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哈佛大学学生表示,看过大峙洞的教育状况后,一致认为大峙洞式的教育在哈佛大学行不通。在美国出生的韩侨史考特·任也对这种不和别人讨论、只是独自坐在书桌前学习的情景感到非常陌生,很惊讶韩国学生会说:“人生胜利组就是进入名牌大学就读的人。”

他们一致认为,学习时间长短并不重要,因为学习就是思考,可以坐在桌前,也可以边学习,边走路,边聊天,边思考。能深入地思考与发问,才是最重要的。他们认为,即使只看一本书,也要真正地了解书中的内容才行。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是思考能力与表达技巧,因此他们很重视用话语或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只要发问就有答案,发问会刺激思考,可以获得信息,并能融会贯通;发问可以让人打开心房、学会倾听,回答问题就能自己说服自己。”

这是桃乐丝·里兹(Dorothy Leeds)提出的“发问七大力量”中的主张。传统教育强调聆听,犹太人却重视发问。在《塔木德》倡导的教育方式下,父母习惯对孩子提问,孩子听到提问后,为了想出适当的答案就会思考,使得智力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他们一辈子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完成其他民族无法匹敌、专属于犹太人的卓越教育。

发问是为了使孩子的记忆更深刻,这些问题都很容易回答,但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却很困难。容许各式各样的答案、鼓励学生更深入思考而不要死背的“开放型提问”或“扩散型提问”,比收敛型思考的“封闭型提问”更能有效带动学生参与讨论,这意味着在面对需要深度思考而非记忆性的问题时,学生更有可能做出具有意义的反应。

犹太人绝对不会原封不动地背诵与抄写,他们认为就算老师教得再好,如果只是单方面教学,便毫无意义。对犹太人而言,学习必须以相互沟通为前提。因此他们认为,一个好老师并不需要多擅长传授知识,而是要能让学生思考、提问与领悟,并扮演好引导学生的导师角色。优秀的教育者不需要多会教书,而是能帮助学生自己学习。

《杰洛米的赌注》的作者艾朗·卡茨也曾说过:“当犹太学生感到无趣时,会从座位上起身,像要讨论世上最重要事情一样,对老师和同学提出问题,然后展开辩论。学生必须拥有好奇心,秉持提问的态度,提问才是获得知识的最佳方法。”

犹太人能获得很多诺贝尔奖,原因之一,便是学校鼓励学生随时发问,并展开激烈的讨论。他们认为,无论问什么都好,拥有发问习惯是获得知识的最佳方法。用眼睛阅读书本获得的知识容易忘记,但是通过提问与讨论获得的知识,就不容易遗忘。

其他国家的人没有疑问吗?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孩子是发问大师,会一脸好奇地不断询问父母,甚至问到让父母觉得很烦。然而这样的发问随着时间逐渐消失了,因为父母没有认真与孩子对话,或者有的老师会阻止学生发问。孩子变得不再发问,只会寻找正确的答案,逐渐失去对世界的好奇,连自发性或自我导向的学习也跟着消失了。

莉莉的父亲希尔·马格林说过,犹太人获得许多诺贝尔奖的关键秘诀,就在于好奇心旺盛的发问文化。

希尔·马格林和莉莉在餐桌上最常玩的游戏是“为什么游戏”(why game),游戏规则是两人轮流提出含有“为什么”的问题,不断进行对话和讨论。

我们的学校偶尔会有讨论与展示的体验课程,但目的只是了解老师教的内容是否已经顺利地传授给学生,并不关心学生是否感兴趣、有没有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他们认为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韩国学生的背诵能力、神人般寻找正解的能力,以及以简答形式回答问题的能力都相当强,这一切都是为了考高分、考大学及顺利就业,却无法培养对学习的喜爱与动机,所以有愈来愈多人在考完试后把书烧掉,或找到工作后就和书本筑起一道墙。但是如果不做任何探索,和书本离得远远的,又怎么能在国际化竞争中胜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