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静静地不说话时,我们会称赞他很乖巧。对妈妈而言,乖孩子就是好好睡觉、不哭不闹,而且不会问问题的小孩。大人经常命令孩子要听妈妈的话,或者要他们乖乖听从大人的指示。
但是犹太人不认为乖巧听话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优秀的人。孩子很少开口说话时,他们首先会考虑带孩子上医院。安静乖巧、不表现自己的孩子,最令犹太父母担心,因为表现自我是最重要的生存之道。如果不表现自己,便无法让世界了解自己,也无法突显自己。
语言是人类的专属能力。动物会发出声音,却无法说话。动物和人类的差别在于语言。有语言才能思考,因此人类才能成为万物的灵长。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思考。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语言,我们能否产生想法呢?因此,让孩子思考,就要让孩子开口说话。也许孩子是在心里思考,但是必须学着说出口,才能厘清思绪。开口说话必须要有分享的对象,才能更深入地思考。说出口的话会引发想法,因此老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对话,是促进孩子思考最有力的方法。
例如,一个父亲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和孩子在游乐园玩,他也许会帮孩子排队,让孩子玩他喜欢的游乐器材。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父母和孩子都没能说上话,就不算是拉近了亲子关系。在孩子的经验中,如果只看到父亲为自己牺牲奉献、偶尔买玩具与零食给自己,说不定还会认为父亲是像奴隶一般的存在。
我们为了与别人拉近距离,第一步通常是一起喝茶或一起吃饭。但是和初次见面的人一起吃饭、一起喝茶后,就能和这个人成为好朋友了吗?假如两个人没有对话,只会变成一场毫无意义的聚餐。吃饭或喝茶并不会使人拉近关系,那只是为了聚在一起说话的手段。
无论是和孩子一起去游乐园玩,或是一起打球,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都必须不断和孩子说话,才能拉近亲子关系。就算去博物馆或展览馆观赏了许多作品、体验了许多事物,不见得就能启发孩子的思考。根据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奥恩斯坦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3岁孩子当中没有和妈妈谈论展品的孩子,几乎不记得自己看过了什么。对照组的孩子和母亲聊过关于展品的话题后,记忆会变得相对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