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适应新环境、解决问题时,如果不互相帮助,可能无法存活。与他人合作,能提高生存的概率。对付饥饿的老虎时,众人合力总比单打独斗好,攻击长毛象时,多人一起围攻比单独进攻好。学生分成两三人一组共同学习,是符合人类生存本能的行为。协力合作展现了他们的本性,学生亲身体验到合作对学业的重要性后,更能帮助他们与社会共同体一起生存。
教育和实际生活的关系愈密切,拥有的力量愈强大,因此,以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实质学习非常重要。实质学习是指,学生在面临现实社会问题及与学生有关的活动时,可以探索、讨论,建立具有意义的概念和关系。除了处理实际问题,实质学习还能让学生把在现实社会中使用的各种方法运用到学习上,包括团队合作的方法,或是展示技术、流程和解决方案等专业内容时所使用的方法。实质学习的经验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创造出符合其他人实际需求的结果,因此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当学习过程充满活力及意义,并与自己的生活有关时,学生就会朝气蓬勃。被动学习的传统学习环境,和实际生活很少关联,让人感觉没有意义,会降低学生的参与程度,阻碍学习转移(1)。
我们会说话,所以可以思考,并以我们的说话方式思考。因此,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效果会更好。最好尽量让学生在参与讨论时,不会意识到老师的存在。
能够对学生反映出社会特性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当学生通过讨论与批判,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时,学习会更有意义,印象会更深刻,也更容易理解这个世界。讨论比传统上课方式更能引发出包括统合、应用、评价等高层次思考,并培养出具有创意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主动讨论学习到的信息比通过听课学到的内容,记忆会更持久。
如果无法在职场上表现自己的想法,职场生涯将会变得很危险。在职场这个领域里,如果一味等待他人下指令,就没有人可以了解自己的想法、提案、问题与关心的事物。在任何情况下,要引起别人的注意,都需要主动展现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在大学里应该学习的重要一点是,倾听同学的不同观点和意见,这是学生激发、锻炼思维的重要方法。研究结果已经证明,通过讨论可以改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讨论学到的东西,会比听课学到的更多,记得的内容也会更多。
沟通和倾听能力是在职场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人类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和倾听在任何行业里都是最基本的要素,讨论是训练这两项技巧最好的方法。
社会上大部分的组织都以团队或集团形式存在。在小团体或大团体的讨论中学习如何与其他学生协力合作,对不够外向或喜欢独自工作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学习合作精神的好机会。
通过讨论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在教室里讨论,就是在容许犯错的环境下,让学生训练分析、统合与评价等思维能力。学生在教室里犯错没关系,但在社会上犯错就要付出代价。
反驳或同意别人的意见很重要,如此一来,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讨论是练习反对、挑战与同意的好机会,这样的能力是使人获得长期成功的重要因素。
共同学习给了学生认真思考、整理思绪的机会。在讨论中,学生必须开口讲述,才能和别人分享信息,别人也才能给予回馈,此时才能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能站得住脚,能否获得认同,是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共同学习时,在同一个空间里的学生会通过视线、肢体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自己,因此可以获得更棒的沟通经验。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以老师讲课为主的上课方式会减少学生主动寻求答案的机会,降低实际学习效果。当学生认为老师知道答案时,这样的想法就会降低讨论的学习成效。因为学生知道只要他们闭紧嘴巴,或是装作不知道,老师就会给出答案,结果就是,学生知道老师最终会沉不住气,先打破沉默,而学会了在讨论的时间里“静静等待”。
两人一组的讨论比多人一组的讨论更有效果,理由在于两人一组时,所有成员都可以参与。一般在小组讨论里,成员会找机会回避问题,认为躲在人群中或什么事都不做,就可以不用费心费力了。另外,若是小组成员很多,有人会担心自己的贡献被埋没,也有人会认为反正参与者那么多,自己不必努力。
独自学习时,容易感到枯燥、不容易集中精神,很难交到朋友,难以学到沟通技巧,读书容易沦为单纯的背诵,但共同学习时会很愉快又有趣,自然而然就能学会沟通、合作、关怀、感同身受、妥协与协商等技巧,而且自然就会结交朋友,还可以亲口发表,互相帮助,因此记忆会更深刻、更久远。
即使是单纯的题库练习,和同学一起阅读题目、进行猜题的游戏,也比独自练习来得更有趣、更愉快,不懂的地方也可以互相指导,花费更少时间,学习变得更有趣,学到的东西也会明显变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