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教育,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方法:一、在未发育到相应阶段前,进行先行教育;二、配合发育程度,给予适龄教育;三、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这三种观点,都有学者支持。
很多人认为没有学者会支持第三种观点,事实不然。卢梭、夏山学校创办人尼尔等人都支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不用训练孩子站立走路孩子也能自行学会走路,不用训练孩子大小便孩子早晚都能学会,只要任其自然成长就好。
但在现实社会里,采取第三种方式并不可行。假设家长秉持坚定的顺其自然教育观,完全不教注音就让孩子上小学,当其他孩子都已经学会注音、会写自己的名字时,只有自己的孩子不会,只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的自卑感会让孩子经历一段难熬的时光。
韩国有90%以上的家长会选择第一种教育方法——先行教育,即提前让孩子接受教育。先行教育是完全忽视大脑发育规律的行为,因为没把需要关注的发育关键期放在心上,使得孩子的大脑承受过多压力,引发各种障碍。
教学大纲与教科书是由各领域顶尖的专家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大脑发育和心理发展状况量身打造的。初一的教科书是让初一学生学习的,若是让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初一的课程内容,学生的大脑必然会承受过重的负担,不只心灵上痛苦、身体上辛苦,大脑也会感到吃力,让学生的身心都疲惫不堪。
接受先行教育的孩子,在学校会提不起劲上课,因为课程都已经学过,就算想认真上课也无法专心,只能在课堂上做其他功课、打瞌睡或发呆。孩子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若是通过补习班或家教先学习这些课程,到学校上课时却在发呆,这样又能得到多大效果呢?
预习和复习哪个比较有效率呢?效果和效率不同,效果是看最终结果,效率则连经济效益都会考虑进去。预习和复习两者之中,哪个最能节省时间,可以让学习更轻松、更快呢?不必多说,答案就是复习。相同的内容,第一次学习和第二次学习时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会有极大的差异。
预习是指提前一天或比较短的时间学习,在听老师上课时,便能更容易理解。但在韩国,一般采取的不是预习,而是提早一年至两年学习的先行教育。
预习本来就比复习效率低,先行教育又远远超过了预习的标准,这是多么没效率又多么浪费的事情啊!先行教育花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让孩子投入无穷无尽的心力,事实上,只要把用于先行教育的1/3的时间和金钱花在适龄教育与复习上,便可得到更好的结果。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的是适龄教育,也就是配合孩子脑部发育的程度和关键期,让孩子接受教育。比如,孩子有学走路的阶段,有学大小便的时期,也有想学写字的时期,只要了解孩子的发育程度,适时给予教育,便不会让孩子因感到压力而累积负面的情绪,反而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让孩子在无形中累积正面能量,性格变得稳定,自信满满,拥有正面的自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