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在普通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被告人对民事部分提出答辩所使用的文书被称之为刑事附带民事答辩状,也可称之为刑事答辩状。尽管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文规定刑事附带民事答辩状,最高法院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也没有提及附带民事答辩状的问题,但司法实践中此文书的使用比较普遍。
二、文书制作的法律依据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是民事诉讼,应该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了民事被告的答辩权。答辩权是民事被告的基本诉讼权利,不因案件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而发生变化,也不因民事被告的称呼是“被告”还是“附带民事被告人”而发生变化。民事被告有权在民事原告(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称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简称“原告人”)提起诉讼后进行答辩,向法庭陈述自己对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责任承担、处理方法等方面的意见。《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完全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因此,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有权在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附带民事起诉状后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如果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出答辩状,应该视为对自己诉讼权利的放弃,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了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与民事答辩一样,虽然法律没有要求附带民事答辩人一定要写出书面答辩状,但由于书面法律文书较之口头表达具有更多的实际作用,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还是应该尽可能写出书面的答辩状。如果附带民事被告人不能书写的,可以聘请律师代书,或者由诉讼代理人拟稿,当事人签字。
三、范本及内容结构
(一)范本
刑事答辩状
答辩人(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一、二审被告人、刑事自诉案件二审中原为自诉人的为被上诉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基本情况)。
委托代理人×××,××律师事务所律师。
答辩人因被答辩人提起的××(案由)一案,现提出答辩如下:(针对诉状或上诉状的指控所作出的答辩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答辩人 ×××
代书人 ×××
××××年××月××日
附:本答辩状副本×份。
(二)内容结构
1.首部
(1)标题,写作“刑事答辩状”或“刑事附带民事答辩状”。
(2)当事人情况,写答辩人和委托代理人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与起诉书相同。
(3)事由,只是一个过渡段,写作“答辩人因被答辩人提起的××(案由)一案,提出答辩如下:”,下接答辩理由和答辩请求。
刑事附带民事答辩状的写作主要就是答辩理由的写作,其写作方法与民事答辩状相似,只是需要体现附带民事诉讼的特殊性来。就答辩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言,是回应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的赔偿诉讼;就答辩针对的对象而言,是回应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起诉的事实、证据、理由和请求。如前所述,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在起诉状中所述的事实包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同时也是民事侵权行为)以及后果(包括民事侵权后果)。按通常写法,答辩状应该针对起诉状进行辩解、反驳或作新的陈述,但附带民事诉讼答辩状的写作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民事赔偿问题,而不应涉及刑事犯罪问题。所以,答辩状中一般不应该就刑事犯罪事实部分进行答辩,而应该主要就民事侵权行为及侵权结果进行答辩。
答辩时,答辩理由主要应该集中在以下问题的阐述上:
①民事侵权责任的认定及划分。如果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只有一人,而刑事诉讼部分涉及的刑事犯罪行为的实施人也只有被告人一人,民事侵权责任的认定就比较简单,也不存在划分的问题;如果刑事诉讼部分涉及有刑事被告人不止一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不止一人,则认定每个被告人的民事责任及划分每个被告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的大小就应该成为答辩状的主要内容。一般说来,作为刑事犯罪行为人被提起公诉的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大于未被提起公诉的行为人的民事责任;作为主犯被提起公诉的被告人的民事责任大于从犯的民事责任;从犯的民事责任大于胁从犯的民事责任。
②民事赔偿的范围。民事赔偿的范围是附带民事诉讼争执的又一焦点。附带民事原告人总是希望将赔偿范围尽可能扩大,被告人则希望将赔偿范围尽可能缩小,双方在此问题上总会存在矛盾。对答辩人而言,尽量寻找法律依据,将赔偿范围缩小到法律允许的最小值,是答辩状考虑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对附带民事原告人或原告提出的赔偿范围逐一加以分析,剔除不合法、不合理的项目,保护答辩人的合法利益。
③赔偿能力。在答辩人有能力对附带民事原告人作出充分赔偿的情况下,答辩人不应该对赔偿数额过于计较。实际上,答辩人如能在赔偿问题上尽量满足原告人的要求,人民法院对刑事诉讼的处理也会对被告人较为有利。但是,如果答辩人确无赔偿能力,则其应作出承担民事责任的承诺,并实事求是地说明赔偿能力的有限性。如果在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之前,被告人已经尽其所能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对被害人作出退赔,但仍不能弥补被害人的损失,答辩人可以自己已尽最大赔偿能力为由要求免除答辩人的其余赔偿责任。虽然从法律上讲,答辩人的这一答辩理由也许不会得到法庭的认可,但可以为在判决以后的执行程序中要求中止执行或者终止执行打下伏笔。
答辩理由阐述完毕后,答辩人可以发表对附带民事原告人或原告诉讼请求的态度:承认、部分承认、不承认或者承认但请求驳回起诉。
四、范文鉴赏
刑事附带民事答辩书
答辩人刘甲(被告人),男,汉族,1973年4月13日出生,四川省广安市人,个体工商户,住四川省××市建业县城凤凰小区8号楼3单元502室。现被××市建业县公安局执行取保候审。
委托代理人蔡甲,四川巴蜀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答辩人(原告人,系死者成甲之妻)陈甲,女,汉族,1976年1月26日出生,四川省广安市人,住四川省××市建业县城坝台小区11号楼2单元301室。
被答辩人(原告人,系死者成甲之子)成乙,男,汉族,2005年1月12日出生,住址同上。
答辩人因被答辩人提起的故意伤害附带民事诉讼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一)答辩人不应赔偿原告人因被害人成甲死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理由有:
1.被害人成甲死亡结果的发生与答辩人的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虽然答辩人与被害人成甲曾发生过厮打行为,但从未伤及胸腹部和面部。成都铁路分局医院医护人员对被害人成甲的现场检查和入院检查得出的检查结论和该院医护人员的证言,以及相关鉴定结论均证实了被害人成甲肋骨骨折及胃壁挫伤的损伤与答辩人无关。
2.答辩人与被害人成甲虽曾发生过厮打行为,但造成的后果连轻微伤都不构成(无相关鉴定结论),答辩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答辩人的行为既然不构成犯罪,原告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缺乏前提。试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原告人的经济损失来自于被害人成甲因长期吸毒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与答辩人的行为之间无直接、必然的因果关系。如原告人认为答辩人的行为、成都铁路医院的诊疗行为、缉毒干警、戒毒所、看守所工作人员的违法和渎职行为诱发、导致或延误了对被害人成甲的治疗,而要求答辩人对其因成甲死亡而遭受的物质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也因纯属民事纠纷性质而应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予以解决。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于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必须具备的主观方面的要件建立了有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两项原则。过错责任原则要求,行为人只有在具有故意或过失的情况下实施了某行为,并使他人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才能对此结果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无过错原则则无此要求,仅以条文列举的方式将其严格限制在极小的,诸如从事高度危险作业对周围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的损害的无过错赔偿等范围之内,如《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之规定。
显而易见,本案所涉及民事责任并不在《民法通则》所界定的无过错责任范围之内。由此,根据过错责任原则,答辩人的行为并不具备《刑法》规定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必须具备的主观方面要件,同时答辩人的行为与被害人成甲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刑法》规定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必须具备的因果关系。在民事责任上答辩人没有过错责任,不应当承担原告人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答辩人认为,本案原告人、法定代理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不符合法定条件,其请求赔偿没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请法庭依法判决驳回原告人的诉讼请求。
此致
××县人民法院
答辩状人 刘甲
委托代理人 蔡甲
二○○八年七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