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最热爱秩序的人(1 / 1)

一个平时很乖的女孩会因为玩具倒了或者床单不平而哭,可能还是那个敏感期的问题。每个孩子在这个特殊期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儿童是通过物体的外部秩序来认识他周围的环境的,并以此来理解他自身和环境的关系。蒙台梭利在她的《童年的秘密》一书中写道:“最幼小的儿童的一个特点就是对秩序的热爱。一岁半或两岁的儿童能清楚地指明一些东西,他们甚至很早就具有了这种能力,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需要自己周围的环境有秩序。”“婴儿不能生活在杂乱无序的环境中。杂乱无序干扰了他,并使他心烦意乱。他会通过绝望的叫喊来表达自己的痛苦,甚至会采取生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焦虑。”我接触过很多有问题孩子的父母,发现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在这个时期确实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这个时期是孩子成长重要而神秘的一个时期。我们成年人都会认为孩子才是杂乱无章无秩序的,他怎么可能是最热爱秩序的呢?事实是,孩子所处的环境并不是他自己的环境,而是一个由成人控制的环境。所以,这种外在的环境秩序如果和他的内在秩序需求发生冲突时,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孩子就会出现在我们大人看来是毫无理由的哭闹。因为他自身的内在的那股神秘力量,在成人的世界里遇到了障碍,敏感性就以发脾气的方式体现出来。

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世界。其实,如果我们养育者以一颗探究之心,去发现孩子的这种敏感性时,养育孩子也就多了很多乐趣,而不是束手无策的烦恼。

蒙台梭利还举过一个英国保姆讲的例子。这位保姆由于工作要短时间离开服务的家庭,她特意找了一个很能干的替代者。可是在给孩子洗澡时,替代者却无论如何也无法让孩子安静不哭,孩子讨厌并远离替代者。当以前的保姆回来时,孩子就恢复了平静。这个保姆发现,原来是替代者和自己给孩子洗澡的方式不同出了问题:替代者是用左手靠近孩子的头,右手靠近孩子的脚,而她正好与之相反。由此可见,孩子在秩序敏感期内具有多么强的洞察力!

这是自然赋予孩子对秩序的内在敏感性,是通过一种内部的感觉而形成的。没有对孩子细致的观察和理解,或者说如果不懂得孩子这个时期的特殊秩序敏感,就很难明白孩子的心理活动,也就很难用有效的方法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

试试看,你能不能走进两岁的小乖女的心灵?我想,了解了这一点,孩子情绪的变化无常就不会令你莫名其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