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统筹 加强融合 努力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效性(1 / 1)

廉政风险防控是完善惩防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在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教育部监察局的有力指导下,把廉政风险防控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围绕完善惩防体系这一主线,坚持全面统筹、深度融合这两个基本原则,把廉政风险防控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中,融合在各项工作措施里,努力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效性。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学校改革发展相结合

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来谋划。学校把“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实现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以及完成学校十二五规划任务的重要保证,列入学校长远规划,列入党建创新工程,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列入党委议事日程。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一起研究、一起谋划。

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来统筹。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廉政风险防控的工作合力。

结合学校的日常管理来开展。坚持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各单位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各个岗位的职责结合起来,查准、找全风险点,把廉政要求体现在职责分工上,落实到行为规范上。学校纪委按照党委部署,指导、督促各职能部处、各教学科研单位,把廉政风险防控与规范权力运行、提高管理水平结合起来,做到了廉政风险防控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

二、标本兼治,注重预防,坚持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惩防体系建设相结合

把教育、制度、监督融入廉政风险防控的全过程,进一步健全惩防体系,夯实思想、制度、监督三道防线。

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廉政风险防控,教育是前提。学校采取分层分类教育的办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学校始终将校领导班子作为重点,通过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廉政教育。面向中层干部,每年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先后邀请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等领导和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参观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法制教育展览、北京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针对重点岗位、重要部门,加强个别教育。针对广大师生,学校发扬优良传统,将“廉洁”蕴含在校训精神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各个方面,通过党风廉政宣传月等活动形式与现代多媒体宣传教育等多种途径,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文化氛围。

突出制度的科学性。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是根本。学校坚持“三重一大”制度、重大决策审议咨询制度和党务校务公开制度等各项制度。针对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部门、重点对象、重点环节、重点工作、重点时期,将构建惩防体系的91项任务分解到25个机关部处加以落实,共找出93个风险点,采取了104项防控措施。根据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需要,按照“立”、“改”、“废”的原则,全面清理和系统梳理已有规章制度563项,找出制度建设上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然后修订完善、拾遗补缺,最后确定形成263项,进一步健全了防控机制。

强化监控的有效性。廉政风险防控,重要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管是关键。学校纪委建立了定期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注重过程监控,及时识别、评价和监控廉政风险。以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方式,规范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机制和流程,健全内审与外审结合的运行模式,查找、防范廉政风险。采用招标专项工作组模式,统一组织实施基建、大宗物资采购的招标管理,规范招标的具体程序。推进党务、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在发现廉政风险点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查信办案力度,以查促防。

三、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坚持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研究创新相结合

重视理论研究。近年来,中纪委三室、驻部组局加大了对反腐倡廉理论研究的指导力度。学校成立了廉政教育研究中心,充分发挥研究优势,先后承担了驻部组局的“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研究”、“中小学校长职务犯罪问题研究”等课题,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学校还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学校的防控制度。通过研究,深化了理论认识,明确了廉政风险防控的思路,提出了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增强了廉政风险防控的前瞻性。

探索控权机制。学校重视和加强现代科技手段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运用。抓住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契机,完善信访举报、投诉处理、干部述职评议、案件监督管理等信息系统,强化了廉政风险防控预警机制。按照权力制衡原则和风险控制理论,认真查找、细化重大项目中的廉政风险点,开发并使用了“211工程”项目、“985工程”项目网络管理系统。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可通过网上平台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增强了廉政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创新工作方式。学校纪委在广泛采用函询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出“监察建议函”的重要方法,并将监察建议函模式的运用固定化、程式化、规范化,在发现学校内部制度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与漏洞时,针对廉政风险点及时提出监察建议,增强了廉政风险防控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