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在高层次人才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对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整体素质,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着重要作用。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党员发展工作,每年都将其列入党建工作重点,并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统筹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对高层次人才中的非党员,按其入党意愿程度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入党意愿比较迫切的,安排入党联系人对其进行帮助和指导,使其尽快提高思想觉悟;对有入党意愿但不是很迫切的,也安排联系人(通常是与其关系比较密切的党员)长期与其保持联系,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工作;对明确表示无入党意愿的,则发动其周围所有的党员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二、加强引导,激发高层次人才入党的积极性
无论新到校工作的非党员中青年教师以前是否提出入党申请,在其进校的一个月内,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委员会主动与其谈话,切实关心他们的工作、思想和生活,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此外,建立党员导师责任人制度。凡本校非党员硕士、博士毕业生及博士后出站留本校工作的教师,其在读或在站工作期间的党员导师都被确定为他们的培养联系人或党内联系人。对已申请入党的中青年教师,党员导师继续帮助其向入党积极分子转化;对尚未提出入党申请的中青年教师,党员导师通过工作,促使其自愿提出入党申请。
三、润物无声,以多彩的活动凝聚人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非党员教师在活动中受教育,是学校抓好高层次人才党员发展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例如我校在组织高层次人才党员赴港培训时吸纳非党员教师参加,通过高质量的培训和党员们实实在在的言传身教,让他们充分感受党组织的凝聚力,体会党员的魅力。物理系某二级教授在参加培训后,立即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2011年“七一”前夕正式加入党组织。
基层党组织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凝聚人心。例如化学学院分党委每年举办党建研讨会,吸引了许多高层次人才中的非党员教师参加,他们还为党建和学院建设献计献策;文学院分党委每年定期召开中青年教师人才发展战略研讨会,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科研教学现状,并根据摸底情况,分出梯队,量身定做不同的扶持培养计划。这种将政治追求与人生规划结合,党性意识与专业素养结合的教育方式让青年教师充分感受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有了更深的感情。
四、真诚关怀,用组织的温暖感化人
对高层次人才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学校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都尽量帮助他们解决。例如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某老师刚回国时没有科研经费,开展工作比较困难,学院分党委尽最大努力为她争取学校支持,院党政联席会专门召开会议讨论为她安排实验室事宜,使她的研究工作很快开展起来,并成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党组织的帮助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让她充分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从而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2006年12月,该同志被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并于2007年12月按期转正,如今她还被学校党委聘为组织员,为学校党建工作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注重实效,用丰富的培训提高人
学校党委每年举办一期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培训内容涵盖党的历史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社会经济政治形势、文化发展等多方面内容,培训形式不仅有专题报告,还安排了分组讨论、拓展训练、参观考察、结业汇报等,让学员们乐于学习,学有所获。在师资选配上,充分利用全校优势资源,聘请德高望重的党员教师授课,以他们的言传身教深化积极分子们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认识,从而更加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除专题培训外,学校党委还将部分中层干部培训内容向入党积极分子开放,组织他们参加学校“七一”表彰大会,让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切切实实成为提高人的重要平台。
六、贴心服务,以组织员的工作教育人
组织员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在高层次人才党员发展工作中,组织员积极与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了解思想状况和工作生活现状,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在培训班结束后,还实行重点对象一对一跟踪培养,不仅为他们的思想解惑,还尽自己所能积极协助他们解决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经常开展工作研讨,就培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总结出有效的工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深入细致的工作,让这些入党积极分子们对组织员不仅心存感激,也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一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的风采,对党的向往之情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升华。
通过各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党员发展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以来,共发展42名高级职称教师加入党组织,其中2012年发展的8名高级职称教师党员中有6人是海外引进人才。他们在党组织的亲切关怀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入党后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学校党建工作建言献策,为学校科学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