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峡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南连乌鞘岭,北接泗水和黄羊,是祁连山冷龙岭山脉的组成部分,在上古造山运动巨大影响下,形成一条30公里南北延伸、蜿蜒曲折、势似蜂腰、形若锁钥的高山峡谷,两面峭壁千仞,中为险关隘道,峡谷最宽地方不过一里,最窄处仅仅有数十米,史有“秦关”、“雁塞”之称,被誉为中国西部的“金关银锁”。唐朝称“鸿池谷”,也叫“洪池谷”。《五凉志》称“此地足资弹压,诚万世不可废也”。昔人又称此峡为虎狼峡。清人张美总修《古浪县志》描述此峡是“峻岭居其南,岩边固其北。峡路一线,扼甘肃之咽喉。河水分流,资田土之灌溉。近而千峰俱峙,远则一望无涯。”清初古浪知县徐思靖赋诗《危岩坠险》赞曰:“蜀道之难过上天,我今独立秦山前。崖崩石坠不可数,鸟径插天天与伍。谷中仄道车马通,盘旋百折如游龙。山下滩声险成吼,一夫当抵万夫守。”明指挥王国泰曾题“山川绝险”四字于滴泪崖。史家称“河西之战十有九战于古浪,古浪之战,十有九战于古浪峡”。
洪源谷发生战事很多,史书记载的有:
传说霍去病与匈奴为争夺河西走廊,多次率兵在这里厮杀。
东晋兴宁元年(363),前秦大将李俨等率军队占据陇右,前凉王张天锡派杨通为监事锋军事、前将军,前去金城;掌琚为使持节、征东将军,向东南进发;游击将军张统从白土出发;张天锡自率3万人马到苍松,讨伐李俨。两军激战,李俨大败,便入城固守待援,并派儿子李纯向苻坚求救,苻坚派将军王猛救援。王猛率援军与张天锡交锋,张天锡不敌王猛,大败,死者十分之二三。太元元年(376)五月,苻坚派姚苌与武卫将军苟苌、左将军毛盛、中书令梁照等率军13万大举攻前凉。同时派尚书郎阎负、梁殊为使臣,随军前进,征召张天锡来长安,命令大军进至西河(甘肃境内黄河)时,暂时控置于该地区,仅使臣先去凉都,如张天锡违命,则立即进攻。另命秦州刺史苟池、河州刺吏李辩、凉州刺史王统,率三州兵为后继。七月,前秦使臣姚苌与苻坚至姑臧(今甘肃武威),张天锡杀使臣拒绝投降,令龙骧将军马建率军2万至杨菲(永登西北)一带抗击秦军。八月,前秦军开始进攻,苟苌先遣扬武将军马晖、建武将军杜周,率军8000,西出恩宿(甘肃永昌南),截张天锡逃走之路。姚苌、梁照、王统及李辩部从清石津渡黄河,进攻河会城(黄河与湟水会合处),前凉骁烈将军梁济战败投降。十七日,苟苌由石城津(兰州西北)渡黄河,与梁照等部会攻缠缩城(永登南),克之。马建惧,白杨菲退守清塞(古浪境)。时张天锡已又派征东将军常据率军3万进驻洪池岭,自率军5万屯金昌(永昌北)。姚苌奉苟苌之命率3000人为前锋进击马建。二十三日,马建率万余人降,余兵溃走。二十四日,苟苌攻常据于洪池,常据兵败自杀。二十六日,张天锡再派司兵赵充哲率军抗击,与前秦军战于赤岸(武威东南),又大败,被歼3.8万,赵充哲战死。张天锡出金昌城迎战,城内发生叛乱,遂率数千骑兵逃回姑臧。二十七日前秦军至姑臧,张天锡出降,前凉灭亡。符坚在设置苍松、揟次(古浪土门)2县,建立政权达10年之久。
唐朝时,论钦陵死后,其子噶尔·莽布支(汉文文献称为论弓仁)和其弟弟赞婆率部七千余帐投奔武周,被安置于凉州洪源谷以防御吐蕃。
699年(圣历二年),唐休璟调任司卫卿,兼凉州都督、右肃政御史大夫,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700年(久视元年),吐蕃大将麹莽布支攻打凉州,兵至洪源谷,打算围攻昌松县(武威东南)。唐休璟率军迎击,他见吐蕃军衣甲鲜盛,对部将道:“麹莽布支麾下都是些贵族子弟,虽然看起来强盛,但是不通军事,你们看我破敌。”随后披甲上阵,跃马冲杀,六战六克,并积尸做京观。702年(长安二年),唐休璟入朝被提拔为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吐蕃遣使来请和,因宴屡觇休璟。则天问其故,对曰:“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则天大加叹异。
敦煌写本《住三窟禅师伯沙门法心赞》中记载禅师伯沙门法心参加归义军收复凉州会战之后,于凉州南洪源出家,后西归敦煌莫高窟119窟,雕碑刻铭。经考证,敦煌归义军与唐朝在凉州节度使权力上博弈失势,张议潮于咸通八年(867)入朝,法心遂即出家。由此推测发心可能是一位武将,也可能是文士。他在洪源出家,证明这里应该有寺庙,不知是不是香林寺?
另有资料记载,北宋在凉州设西凉府,但鞭长莫及,实际由六谷蕃部酋领潘罗支控制。六谷部同宋朝廷关系较好,受宋朝资助以抗西复,宋朝曾资助重修洪源谷大云寺。由此可见洪源谷佛事也很兴盛。铁柜山对面山畔有香林寺遗址,清代张美如《古浪峡中口占》赞曰:“城南三十里,崎路尽羊肠 草挂阴崖短,花开瘦石苍 此间无旷地,何处展斜阳 薄暮寒烟起,奔驰马足忙。”1918年重修,现在只有一个亭子和刻写“香林晨钟”的石碑。
洪源谷还流传着杨门女将故事,不管是否符合史实,但能折射出这里战事频繁惨烈。
沿着古浪河边的312国道,看见峡口,“流水声中到古浪”。
2011年7月24日中午,我参观完民勤瑞安堡,民勤县委宣传部张永文副部长送我到古浪。该县明初以水名“古尔浪洼”(藏语,意为黄羊沟)。25日,考察和戎城故地及古浪峡。古浪县城所在地又名峡口,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些学者认为汉朝昌松城在这里,而有些学者则认为凉州都督郭元振701年在凉州南境峡口置和戎城,才开始有行政建置。25日,古浪宣传部副部长丁国文与时任古浪县办公室主任王子藩(现为古浪县文新局局长)陪同我登上古龙山,俯瞰全城,东边是自乌鞘岭而来的古浪河谷,西边是自青而来的柳条河谷,柳条河谷是青海与河西走廊相通的又一条古代通道,在和戎城、昌松城故地与古浪峡交汇。从龙山上俯拍峡口,一目了然。由此外北,一马平川,可通武威、景泰等地。清代诗人丁盛《咏古浪》:“开源从汉始,辟土自初唐;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谷风吹日冷,山雨逐云忙;欲问千秋事,山高水更长。”
参考学者对昌松县址的各种观点,结合我近年对乌鞘岭的考察,我赞同严耕望观点,亦即在天祝安远镇。汉朝设县,意在防御,而非拓垦,必然选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位置,从西汉当时的形势来看,安顺地利环境较之峡口,更利于攻防。从地名来说,西汉设县之初名为“苍松”,安远镇更适合。
郭元振设置和戎城之后,唐朝的战略防御重心转移到凉州。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四月,唐朝撤贺拨延嗣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官署治凉州城,统辖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等7州军政大权。贺拨延嗣曾官度支郎中、右金吾将军,是唐朝任命的第一位河西节度使。
从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除了我们本次走的洪源谷道,还有其北边的“大靖——土门道”。习惯上,学者将洪源谷道称为丝绸之路中道;称“大靖——土门道”为丝绸之路北道。
大靖、土门是乌鞘岭西侧的两个着名古镇。汉武帝时期在大靖设置朴环县,商贸活动活跃。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甘肃巡抚田乐、总兵达云等集兵万人打败阿赤兔,收复其地,改为大靖。据史料记载:“民户多于县城,地极膏腴,商务较县城为盛。”
土门镇位于古浪县城东北30公里的洪积扇平原上,汉元狩二年(前121年)设揟次县,太初四年(前101年)属武威郡。公元8年,王莽改武威郡为张掖郡,揟次属之。25年,东汉复置武威郡。魏文帝曹丕设置凉州,治姑臧,在古浪设苍松、揟次、朴环三县,属武威郡。北魏揟次县属昌松郡。557年,北周并入昌松县。明初,称该地为哨马营,隶古浪守御千户所,正统三年(1438)六月,巡抚都御史罗亨信始改为土门,万历二十六年(1598)筑堡。
?揟次县名昭示了民族地区取名特色。《汉书·地理志》云“武威属县揟次。”揟,《集韵》新於切,音胥,《说文》取水沮也。从字面上看,似乎与水有关。王子藩认为揟次为匈奴语“居次”讹音,匈奴称公主为“居次”。存此一说,待考。
乌鞘岭中的白山戍道在此一提。清人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简称《方舆纪要》,是古代汉族历史地理、兵要地志专着)说:“白山在卫北二十里。多草木禽兽。土人呼为析罗漫山。”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先后在古浪置昌松郡、魏安郡,分别辖昌松、揟次、莫口、温泉、白山等县。《新唐书·地理志》载,凉州昌松县有白山戍。元朝称白山为“扒里扒沙”(天上的街市)。《元和郡县图志》又称: “白马戍, 在县东北五十里。”据李并成先生考证研究,今古浪县城东北方向 70 公里许大靖镇北1公里、大靖河出山口处有故城头,就是位于丝绸之路东西、南北交往丁字路口的白山戍。故城头向西通凉州,向东经唐新泉军治所,直抵乌兰关黄河渡口。这也是古代西渡黄河后通往凉州的丝路北道。另外大靖河发源祁连山东端毛毛山北麓,逶迤北流,草茂林深,谷地狭长,为天然通道。河谷南行,通庄浪河谷,西与青海连通,成为羌蕃北来之孔道。
出了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