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8月3日,乌鞘岭,古浪,天梯山1(1 / 1)

8月3日早晨,天阴,从兰州出发,上G30高速,疾驰160公里,到打柴沟下高速,从安门镇转向312国道旧路,翻越乌鞘岭。

乌鞘岭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海拔3562米,位于天祝县境中部,南临马牙雪山,西接古浪山峡,岭南有金强河与抓喜秀龙草原,岭北有被誉为“金盆养鱼”的安远小盆地。乌鞘岭属祁连山脉北支冷龙岭东南端,素以山势峻拔、地势险要驰名于世,东晋称洪池岭,明代称分水岭,清代称乌稍岭、乌梢岭、乌鞘岭,民国时称乌沙岭,1945年以后通称乌鞘岭。据说“乌鞘”最初为突厥语“和尚”之意,后来藏语据此称“哈香聂阿”。

关于洪池岭,史书记载:“洪池岭在卫东南,凉州之大山也。晋太元初,苻秦梁熙等伐凉。张天锡遣将常据军于洪池,为秦所败。隆安二年,羌酋梁饥攻后凉西平。秃发乌孤欲救之。左司马赵振曰:吕氏尚强,洪池以北,未可冀也。岭南五郡,庶几可取。乌孤击饥,大破之,遂取岭南五郡。岭,即洪池岭。五郡:广武、西平、乐都、湟河、浇河,皆在洪池岭南也。《唐志》:凉州有洪池府。又姑臧有二岭:南曰洪池岭,西曰删丹岭。后凉杨颖谏吕纂曰: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是也。自删丹岭以西,谓之岭西。张氏以后,西郡、张掖、酒泉、建康、晋昌,皆谓之岭西地云。”

广义乌鞘岭包括代乾山、雷公山、毛毛山,最高峰海拔4326米,是北部内陆河和南部外流河分水岭,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主峰经雷公山、代乾山同祁连山东部主干山脉相接,向东经毛毛山、老虎山没入黄土高原。

在乌鞘岭东西两边山脚下分别有两座古城,岭北为安远,岭南为安门。安门古城依岭边地形而建于汉代,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城门向南,现存残墙已成为两米高土埂。安门古城紧靠汉长城,向西过河就是金强驿。汉代,长城之外为羌族,安门古城是为守护长城军队的住所。历史上东西往来的商旅征夫及游子使者交验文书才能通过。5月31日下午,我与徐永盛穿过砾石草滩、洪水冲刷的壕沟及安门古城残墙,上到山顶烽火台。那天风大雨急,很冷。今天也牛毛细雨,风也很凉。林则徐于1842年8月12日经过乌鞘岭,他在《荷戈纪程》中说:“……又五里乌梢岭,岭不甚峻,惟其地气甚寒。西面山外之山,即雪山也。是日度岭,虽穿皮衣,却不甚(胜)寒。”今天是8月3日,而林则徐经过的时间当为阴历,大约到九、十月间,那时乌鞘岭的气候很冷了。

清末官员、地理学者冯竣光于1877年8月21日经过乌鞘岭,他在《西行日记》中详细记录行程和天气情况:“……二十二里镇羌驿尖。忽阴云四起,飞雪数点,拥裘御酒,体犹寒悚。以经纬度测之,此处平地高与六盘山顶等,秋行冬令,地气然也。饭毕五里水泉墩。又五里登乌梢岭,岭为往来孔道,平旷易登陟。十里至山巅。”他提到了几个地名:镇羌驿和水泉墩。镇羌驿或为金强驿之讹音,水泉墩大概是乌鞘岭道路南边山上烽墩。

阴云低垂,迅速栘动,想起庄子“翼若垂天之云。”古人文字,古代长城,古代烽墩,与冷峻的风霜雪雨共同衬托着乌鞘岭的肃杀气氛。我们循古道爬山,到山顶。马牙雪山为烟云笼罩,模糊不清。长城,烽墩也少了凌厉之气。若在晴日,马牙雪山如同奔腾的骏马,非常壮观。清代诗人杨惟昶赞美道:“品莹万丈屹奇哉,粉饰琼妆总浪猜,马牙天成银作骨,龙鳞日积玉为胎,冰心不为炎威变,珠树偏从冷境栽。试问米家传巧笔,可能长夏绘瑶台。”他还写了一首《乌岭参天》,可能当时的视点就在我们所处位置:“万山环绕独居崇,俯视岩岩拟岱嵩。蜀道如天应逊险,匡庐入汉未称雄。雷霆伏地鸣幽籁,星斗悬崖御大空。回首更疑天路近,恍然身在白云中。”

蓆草颤抖,凉风浸骨。不可久留。匆匆转往风较小的西坡。一群白牦牛在路边吃草。汉长城残体就在路边。还有一段蜿蜒进入深山。

我们下车拍摄。一头大牛警惕而威严,注视。审视。忽然哼吃一声,做进攻状。

山坡下有几户人家,树木葱茏,古老,似乎诉说悠悠往事。根据地图显示,其地似乎名叫“南泥湾”。青稞地整齐,碧绿,旺盛。洋芋花洁白如玉。远处群羊,如同镶嵌在草坡上。下雨了。雷公山在烟雨中依然冷峻。

《陕西行都司志》曾有关于这段道路的记录:“岭北接古浪界,长二十里,盛夏风起,飞雪弥漫。今山上有土屋数椽。极目群山,迤逦相接,直趋关外。岭端积雪皓皓夺目,极西有大山特起,高耸天际,疑即雪山矣。五里下岭,十五里安远,有堡城,地居万山中,通一线之路。”

继续下行,到安远镇。从这里有路通天祝县抓喜秀龙草原。安远镇曾经繁华。这里曾建有安远古城。《秦边纪略》记载,安远堡亦称打班堡,为凉州与庄浪分界,“且肘腋皆番,河山所隔皆夷,可可口诸番为夷编氓久夷”,四周边都是少数民族居住,设立军堡,以长城为依托,通过烽火台与安门城相呼应,防止入侵,也为丝绸之路往来提供保障。

安门城与安远镇像两把钳子,辖制乌鞘岭东西两边面,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新唐书》载,唐代在凉州设六府,在洪源谷南端今乌鞘岭一带设洪池府,控遏洪源谷。《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玄奘法师西行求经,由长安经秦州等地到达兰州,取洪池岭道至凉州。据考证,洪池府就设在安远。因此,玄奘西行过乌鞘岭,必经安远镇。安远古城西北方可可口达坂下有一吐蕃所筑之城,俗称番城,至今犹辨其轮廓,为吐蕃所筑。向西过可可口,经抓喜秀龙通青海。两城相距10公里,应是当时两军对垒地方。无从考证番城毁于何时。安远古城在宋为安远砦,明为安远驿,清为堡,有驻军。宋时驻军在离安门古城10公里的马营城,安远古城遂弃,元、明、清各朝均未启用。

现仅存一面高5米、宽3米、南北长180米的残墙,可见当时规模。

有学者认为唐昌松县即安远。学界唐昌松县位置颇有争鸣。《元和郡县图志》凉州条云:“昌松县,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太平寰宇记》152卷云,凉州昌松县“在州东南二百三十里”;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理地图集》将唐昌松县绘在今古浪县西。严耕望先生认为在天祝安远镇一带。李并成先生认为洪源谷即今古浪峡,唐昌松县位置应为今古浪县城所在位置,并进而考得唐昌松县所属白马戍为县城东北“百五十里”的大靖镇古城头。但结合701年凉州都督郭元振有鉴于“凉州南北境不过四百余里,突厥、吐蕃频岁奄至城下”,“始于南境峡口置和戎城”的记载,说明和戎城与唐初已有的昌松县治必不在一处,即昌松县置必不在凉州南境峡口处;而安远镇正处庄浪河谷与古浪峡谷中腰,又向东南行经松山牧场或经今古浪县横梁乡,皆约70公里左右均可到唐昌松县白马戍置古城头;向西行既为今青海互助县,可通向唐鄯州,这里设县防御吐蕃而维护东西大道的畅通应更为合宜。据《元和志》唐昌松县城就有军府“丽水府”,“丽水”即“逆水”,今庄浪河,《太平寰宇记》同条曰:“乌逆水,一名逆水,今名丽水,源出县南金山。”表明唐昌松县城应在逆水河畔。因此,严耕望先生认为唐昌松县城“在今庄浪北百数十里,去武威二百余里”之推断应该合理。

沿着山畔道路走一阵,便到乌鞘岭北麓的黑松驿。庄稼已成熟收割,捆绑站立在土地上,如同士兵执勤。黑松驿古代曾称黑松堡,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南接天祝安远镇,北邻十八里堡乡,东靠黄羊川乡,西依古丰乡,素有“古浪南大门”之称,因此古代曾在此设漠口城县。史载:“漠口城(黑松驿),在卫西南。晋义熙四年,后秦姚兴遣其子弼等,袭秃发亻辱檀于姑臧,自金城济河进至漠口。”《地形志》:“漠口(黑松驿)县属昌松郡,谓之昌松漠口,并为险要。”1953年,黑松驿陈家河台子发掘一件东汉青铜圆筒形标准量器,铭文有“大司农平斛建武十一年(35)正月造”,容积为19.6公升,略同于王莽新朝时期嘉量,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1954年,兰新铁路文物清理组在黑松驿南约五里处、古浪河西岸台地上发现谷家坪滩新石器文化遗址。1973至1976年先后在定宁公社朵家梁遗址土于石祖、玉钺 、蝉纹双耳彩陶罐,属于齐家文化。古浪境内马厂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还有裴家营乡老城遗址、高家滩遗址和营盘梁遗址,民权乡潘家咀子遗址,永丰滩乡王家窝铺遗址。这些遗址与武威皇娘娘台文化遗址、民勤沙井文化、永昌鸳鸯池和三角城文化都应该有关联。

雨中穿过黑松驿,即便陆上车水马龙,往来不绝,但古代沙场凛然杀气明显可感。

之后,就是十八里堡。明代长城自古浪十八里铺下山,沿古浪河东岸延伸,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安远镇一带顺东山坡爬行。这一带长城墙体已风蚀坍塌呈土梁状,墙体上长满绿草,宛如飘带蜿蜒起伏,徐徐南下。十八里堡水库几近干涸,从路边俯瞰,古浪河在河**冲刷出深刻弯曲的沟壑,令人心悸。

十八里堡往下就是着名的古浪峡。祁连山东端山脉连绵起伏,像几万头大象拱在一起,首尾相连,将古浪峡——这块狭长地带塞得满满当当。四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夏代、商朝和西周时期,其地生活着西戎民族,大小月氏也在此驻扎、生活过。

史载凉州六谷,后唐至五代时期,凉州土着以此为基地形成“六谷部”,并建立了“六谷蕃汉联盟地方政权”,《宋史》称为“西凉府六谷族者龙十三部”,自治凉州达数十年。六谷中的洪源谷就是古浪峡、古浪河谷。古浪设县在汉代。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建立郡县治理,古浪县境内设立苍松县,属武威郡管辖,这就是古浪有地名和县名的最早记录。西汉取名“苍松”,可想当时这里山大谷深,到处都是“云树苍茫迷客路”景观。黑松驿、苍林山、小林子等地名与树木有关。后汉作仓松。晋沿袭。367年,凉张天锡击李俨于陇西,分遣前军向金城、左南白土诸郡,自将屯仓松。《志》云:张氏置昌松郡。后凉吕光因郭之谶,改为东张掖郡。后魏复置昌松郡。后周郡废,为昌松县。隋开皇初,改县曰永世。后复曰昌松,属凉州。607年,李轨据河西。薛举遣将常仲兴击之,战于昌松,仲兴败没。唐亦曰昌松县,仍属凉州。乾元以后,陷于吐蕃。宋时,夏人置洪州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