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初恋的伤终究要过去。志摩遇到了她一生中让他深爱又得到爱的女人——陆小曼。这个女人,冥冥之中,要了他的命。
小曼小时候,就异常聪慧活泼,他的父亲是前清举人,为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
小曼的第一任丈夫是一个叫做王庚的美国留学生。现在看看,他来头也不小,毕业于清华大学,留学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后又以优秀成绩考入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与后来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是同班同学。
虽然王庚比陆小曼大七岁,但对于这样的潜力股,小曼的母亲特别喜欢,将来的女婿前途无量,一表人才,又文武双全,夫复何求。于是在小曼老爸老妈的操作下,他们闪电订了婚,所有一切费用都有陆家来处。从议婚到婚期,不到一个月,便在北平海军联欢社举行礼婚。
不过,婚姻的甘苦,只有当事人自己能够切身体会。这个王庚,工作能力可以,应付姑娘倒是不行,我估计可能是那种智商高,但是情商和性商都比较低的人才。他后来在北大教书,成日埋头苦干,根本没时间和小曼温存。
这时候的小曼依旧住在北京母家,本来她就是喜欢交际,现在丈夫不解风情,自己也更加自由了。于是旧时和她相识的,追求过她的,得了机会,又骨气勇气,拼命追求她,文艺男青年徐志摩自然脱颖而出。
要说徐志摩的手段,其实也蛮低劣的。他利用王庚不善奉迎的罅隙,每次就说王庚的坏话,“你丈夫不行啊,你丈夫不疼你啊。”后来小曼的家人发现不对劲,这个徐志摩怎么跑的比自己的女婿还勤快啊,于是不轻易放他们见面。徐志摩也有他鸡鸣狗盗的办法,每次行贿看门人五百元,以便偷偷和陆小曼见一面。
日久必生情,如此大胆地想让王庚带绿帽子的行为,王庚终于晓得。有一天,他甚至回家忽然拔出手枪威胁小曼,要叫她说出这段事实,小曼自然表面屈从,内心倒是不服,夫妻感情自然更为降温。
受此刺激,后来谋得孙传芳五省联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一职的王庚整日灰心丧气,心不在焉。哪个男子受得了头上的绿帽子呢?经他办的一件军火大事,差点出岔子。
不过,痛定思痛后,他决定放手,并面对徐志摩说,“我们大家都是知识分子,我纵和小曼离了婚,内心并没有什么成见;可是你此后对她务必始终如一,如果你三心二意,给我知道,我定以激烈手段相对的。”——只是他后来还是没放得开,最终年纪轻轻,就抑郁而死。
1926年,8月14日,即农历的七月初七,各自扫除障碍的志摩、小曼订婚。10月3日,即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的诞辰日,徐志摩、陆小曼再设宴北海董事会,隆重举行婚礼。
这场婚姻,徐家其实是不承认的,这场婚礼连他们的证婚人梁启超都看不过去。婚礼现场,梁启超不像是证婚的,倒像是砸场子的。他说:
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 更不值得鼓励——徐志摩, 你这个人性情浮躁, 以至於学无所成, 做学问不成, 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 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 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 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 以为高兴可以结婚, 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 让朋友不齿, 让社会看笑话,……
志摩脸上实在挂不住,连忙说:
恩师, 请为学生和高堂留点面子!
梁启超按住获取,最后总结陈词:
总之, 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 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也许是自由恋爱,也许都是二婚,所以两人在婚姻刚开始时过得浪漫、惬意。但到了后期,陆小曼贵族小姐的娇气渐渐露了出来:
陆小曼出入有私人汽车。家里佣人众多,有司机、厨师、男仆,还有几个贴身丫头。……挥霍无度,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管家中需要不需要,不问价格贵不贵。……她的一天是从下午开始的。在下午,她作画、写信、会客、记日记;晚上大半是跳舞、打牌。听戏,过了子夜,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在汽车里一躺,回家了。上海是个不夜城,她过的是不夜的生活。
后来,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出于对陆小曼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徐志摩要从父亲处拿钱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1929年,徐志摩辞了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的教职,继续在光华大学执教,1930年秋起又在南京中央大学教书,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中英文化基金会委员。上海南京两地来回跑,1930年秋,即陆小曼29岁那年,徐志摩索性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以挣家用,仅1931年的上半年,徐志摩就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了8次。当时,人均的年薪为五块大洋,而徐志摩一年即可挣到几百大洋,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满足不了家庭的花销。在即将去听林徽因演讲的前一天,与徐志摩说钱不够用后与陆小曼吵了一架。
据郁达夫回忆说:“当时陆小曼听不进劝,大发脾气,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掷去,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掉在地上,玻璃碎了。”因此徐志摩彻底地绝望了。..而后一怒之下,负气出走。18日,徐志摩乘早车到南京,住在何竞武家。徐志摩本来打算乘张学良的福特式飞机回北京,临行前,张学良通知他因事改期。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协和小礼堂向外宾作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讲演,才于第二天,即1931年11月19日,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中国航空公司京平线的济南号飞机,飞往北平。登机之前,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信件,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但最终他还是走了。
徐志摩的一生,从某种角度来说,除了诗歌,就是和三个女人的传奇故事。而林徽音和陆小曼似乎注定是他生命中的爱劫。
梁实秋说,“志摩的生活态度,浪漫而不颓废。他喜欢喝酒,颇能豁拳,而从没有醉过;他喜欢抽烟,有方便的烟枪烟膏,而他没有成为瘾君子;他喜欢年青的女人,有时也跳舞,有时也涉足花丛,但是他没有在这里沉溺。”
叶公超先生说,“他对于任何事,从未有过绝对的怨恨,甚至于无意中没有表示过一些憎嫉的神气。”
诗人——也许就应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