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苏曼殊:饮冰吃糖,死得无语(1 / 1)

(一)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本是一个寻常人,但是由于自身太有新闻性,所以在文坛中就得以流传。不过,他确实也是一个传奇并好玩的人。后人记住他的也许更多是那些传奇和好玩,而并不是文字本身。

这位生于光绪十年的情僧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这样一个中日混血儿出生就是一个传奇。按照苏曼殊九妹苏惠珊的说法,苏曼殊的生母是一位日本女子,名叫河合若,是他父亲苏杰生的第四房妻河合仙氏的妹妹,她因姐姐嫁给苏曼殊父亲苏杰生而从乡下来横滨苏宅帮助料理家务,苏杰生与河合若私通生下了苏曼殊。

几个月后,河合若便丢下亲生子返回乡下,自此与苏杰生断绝了联系,苏曼殊转由河合仙抚养,他也一直把河合仙当作生母。

根据后人的考证,苏杰生之所以与小妾的妹妹有此一腿,据说是因为河合若胸前生有一颗红色的痣,从中国的相法看,这可能是诞生贵子的吉兆。生意人总归有点迷信,作为小富商的苏杰生,于是就偷偷搞出了人命——苏曼殊。

苏曼殊的出生似乎并没有给他的父亲带来生意上多好的运气。河合若生下苏曼殊三个月后就离开了他,苏曼殊由其父苏杰生带回了国,由河合仙抚养。

到了国内,自然是大老婆的天下,所以苏曼殊没有感到多少家庭的温情,他在倍受冷漠的环境中一天天长大,像许多后来变态的孩子一样,阴影很深。苏杰生的妻子大老婆陈氏更是把河合仙和曼殊看作眼中钉。河合仙受不了白眼,一气之下返回日本。这一年,苏杰生经营亏本,回到广东,从此家道渐渐中落。本来寄希望为“贵子”的苏曼殊,连父亲也不怎么喜欢他。

苏曼殊十二岁那年,苏杰生去上海经商,留曼殊在家乡读私塾。养母河合仙舍不得他,从日本给他寄钱,但是全被陈氏吞没。不久,曼殊大病一场,病中的曼殊被家人扔在柴房里气息奄奄而无人过问。不过,他生命力旺盛,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一经历给幼小的曼殊沉重的打击,以至他小小年纪竟然看破红尘,而去广州长寿寺由赞初和尚剃度出家,然后受具足戒,并嗣受禅宗曹洞宗衣钵。但他毕竟是个孩子,有一次他偷吃鸽肉被发现,只得出了庙门。

从此他就过上了漂泊的生活,他到日本留过学,在上海和苏州谋过生,到处流浪,卖文为生,过得也是半僧半俗的生活。

不过由于他性格内向,孤僻,所以注定了一生的悲剧。现在流传他策划刺杀康有为的所谓革命行为其实也不过是牵强附会。有一次他跟同事陈少白借手枪,说很看不惯康有为的一些言论,要借手枪枪杀康有为,后来陈少白只好跟他讲道理谈人生,说在香港,手枪都有枪照,如果借与他人,发生事故,领照的和担保领照的都要负直接责任,而且香港地方狭小,警探密布,杀人凶手也难逃。苏曼殊听了这话,才半晌无华。最后长叹一声来结束这一借枪谈话。

长年的这样抑郁更让苏曼殊成为坊间传奇。在长沙,曾有同事这样回忆他:

曼殊入长沙,任实业学堂舍监;舍监位最卑,恒为生徒所侮。曼殊背人兀坐,歌哭无常,见人时目炯炯直视,数分钟不转视。举校呼为“苏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