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 / 1)

如果仅仅是一个文人,阮大铖无疑是成功的,可是阮大铖偏偏是喜欢玩政治的文人,结果不出意外地玩出了一身腥臭。阮大铖从万历四十四年金榜题名考中进士踏进官场,到顺治三年跟随清军南征福建途中猝死在仙霞岭上,30年间曾经两次叛变,三次遭众人声讨、驱逐,立身行事劣迹斑斑。哪怕最会做翻案文章的才子恐怕也难以为他洗刷,就连他最后卖身投靠的大清皇朝,在编修《明史》时也毫不客气地把他列入了“奸臣传”。他所做传奇10余种(今存4种)颇负盛名,后来的南洪北孔也多少受其影响。只是因为同时代及后世人人都说他是败类、人品差,所以,他的作品价值自然也会被贬低。分析阮大铖的一生,的确是龌龊的一生,毫无底线的一生。他的一生有点像现在不少投机的政客,如果诗歌可能为他们带来晋升,他们就伪装成诗人,做一个纯真的文学中青年;如果领导喜欢指鹿为马,他们绝对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鹿就是马。应该讲,一开始阮大铖还是要求进步的,他曾为高攀龙弟子。后来死得很惨的东林党领袖人物之一左光斗是他的老乡。左光斗很照顾这个小老乡,天启四年春甲子,吏科都给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阮大铖来京递补。不过,玩政治的嘴容易玩出内部矛盾,赵南星、高攀龙、杨涟等一伙人因为与左光斗发生内讧,“以察典近,大铖不可用”,而准备改用高的另一名弟子——同为东林闯将的魏大中。经过一番内部交易,等到阮大铖喜滋滋地赶到北京时,赵南星一伙人使之补工科,也就是给他安排了最差的一个岗位。吏居第一,而工居最末。“给事中”相当于现在的纪检组长,是一个处级干部,这个位置对以后升入副局、局级甚至于部级干部都是不可多得的一个机会。可是,由于内讧,直接把阮大铖给PK了。从此,阮大铖对东林党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也开始了他人生的反复多变、有奶便是娘的投机之路。这一时期,东林党的死对头魏忠贤出现了。在他的努力下,阮大铖如愿登上一个有实权的岗位。不过,阮大铖的官没能做多久,东林的可怕压力就让他上任未及一月便弃官逃回老家。唾沫星子淹死他,一个堂堂文士靠太监扶持上马,让他不得不回乡避避风头。但是小人必然有小人的手段,经过努力,魏忠贤成了实权派人物。阮大铖很快也被召至京城,为太常少卿。他深知自己是东林出身,现在又当上了反东林楷模,估计是两面难讨好,因此行事十分小心。一段时间后,他又归乡里,打算观望形势。崇祯二年(1629年),阉党被全部剪灭。擅长投机的阮大铖立马分析形势,先下手为强,趁着乱世,把自己先洗白。他上书指出东林与阉党都“党附宦官”,应该一起罢去(其实他准备了两本不同的奏章,一起送至北京的朋友杨维垣处。其一专劾崔、魏之阉党。其二“以七年合算为言,谓天启四年以后,乱政者忠贤,而翼以呈秀,四年以前,乱政者王安,而翼以东林”。但杨维垣因为正和东林敌对,因此没有按照他的嘱托“见机行事”,上了第二本)。崇祯并不是一个多么糊涂的皇帝,不久就知道阮大铖是个骑墙派的家伙,把他罢官。还别说,阮大铖也是能屈能伸,他避居安庆、南京,招纳游侠,谈兵说剑,结成文社,没事就搞点戏剧研究,搭舞台唱小戏,玩的是障眼法。这期间,他想与复社和东林讲和,因此在复社领袖张溥为其师周延儒复相而奔走活动时慷慨解囊相助,表示愿意重归东林。不过东林没多少人愿意这样的人回归,纷纷反对。因此,阮大铖崇祯一朝终未得仕。不过,他举荐以自代的马士英却由此登上高位。崇祯八年(1635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安徽,阮大铖避居南京。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吊死煤山上。同年五月,福王在南京即帝位,马士英执政,阮大铖机会又来了。他得到马士英的荐举,被起用为兵部右侍郎,不久晋为兵部尚书。这时候他手里终于有权了,开始清算旧账,对东林、复社诸人立意报复,大兴党狱。那些攻击过他的,基本都被他列入重点打击对象。陈慧贞被捕入锦衣卫,差点被整死。侯方域跑得快,否则小命不保。黄宗羲跑到余姚,躲到山里抗清。周镳则没那么好运气,直接找个理由被杀掉了。不过,福王最终不是真正的革命家,这家伙昏庸腐败也许还要超过万历,很快就垮下来了。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清军渡钱塘。这时候失去靠山的阮大铖,做了一个人生最大的投机,那就是率先剃发降清。清廷授其内院职衔。他感激涕零,自请为前驱,破金华后随清兵入闽。谈到他是怎样攻破金华的,实在是畜生才做得出来的事。文人做到他那种地步,也十足是非常悲愤的一件事。请看戴名世的这段记载:铖自芜湖走浙江。先是大铖已先士英降矣,金华人朱大典以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城守,而大典故督师南中,与大铖同事。至是大铖抵金华,自言穷迫来归,大典怜而纳之。大铖为内应,金华破,屠之。大典自杀,阖家五百人皆自焚死。为了保全一命,为了做好走狗,可以这样出卖朋友,500条人命记在他头上,一点也不冤枉他。自古小人有才者亦多矣,如唐朝诗人沈佺期、宋之问,宋代有孙觌、方回、蔡京,明时有严嵩、赵文华等。而每逢社会发生急遽变革时代,尤其多见如此人品虽差,但是文采斐然的“精英”。此类人物过去有之,只是不知未来还会有怎样的变故。阮大铖与东林党钱谦益可谓其中师表。这也许就是部分文人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