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理日记(1 / 1)

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徐霞客在大理盘桓十余天。《游大理日记》为其中三天的日记,详见《滇游日记八》。

大理汇聚了苍山、洱海之胜,自然生态优美,文化底蕴也同样丰厚。三月十二日,徐霞客从三塔寺缘山南下游清碧溪,当晚住感通寺。十三日,遍游感通寺诸院及波罗岩,取大道往北穿过大理城回。十四日,游三塔寺,欣赏诸文物及大理石。清碧溪是苍山十八溪之一,三潭迭现,水石争奇,纤尘不染。徐霞客沉醉在这深山美景中,流连忘返。在大理众多的寺庙中,以三塔寺和感通寺为代表。《徐霞客游记》对两寺的规模、建筑布局、重点文物等皆有详记,还记载了感通茶、龙女树、大理石等特产,对大理石的评价极令人向往。

十二日 觉宗具骑挈餐,候何君同为清碧溪①游。出寺即南向行,三里,过小纸房,又南过大纸房。其东即郡城之西门,其西山下即演武场。又南一里半,过石马泉。泉一方在坡坳间,水从此溢出,冯元成谓其清冽不减慧山。甃为方池,其上有废址,皆其遗也。志云:“泉中落日照见有石马,故名。”又南半里,为一塔寺②,前有诸葛祠并书院。又南过中和、玉局二峰。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罨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从溪北蹑冈西上,二里,有马鬣在左冈之上,为阮尚宾之墓。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从此以内,溪嵌于下,崖夹于上,俱逼仄深窅③。路缘崖端,挨北峰西入,一里余,马不可行,乃令从者守马溪侧,顾仆亦止焉。

【注释】

①清碧溪,在下关西北十三公里处,从感通寺西北侧取小道进入山箐,约一小时可达。为点苍山十八溪中风光最美的一溪,有上、中、下三潭,水清如碧玉,澄潭飞瀑相映成趣,恍若桃源。溪水东流出谷,灌农田千顷,俗称“德溪”。

②一塔寺,即弘圣寺,此塔今存。据《明一统志》大理府寺观载:“弘圣寺,在点苍山七峰麓,中有塔高二十丈,又名一塔寺。”

③逼仄(zè),狭窄。深窅(yǎo),深邃的样子。

【译文】

十二日 觉宗备好马匹带上午饭,等候何君一同去游清碧溪。出寺后就向南行,三里后,走过小纸房,又往南经过大纸房。村东就是府城的西门,村西山下就是演武场。又向南一里半,经过石马泉。一池泉水在坡坳之间,水从此处溢出,冯元成认为泉水的清冽不弱于慧山的泉水。在周边砌成方池,池上有废弃的基址,都是冯元成留下的痕迹。志书说:“落日映入泉水中照见有石马,所以这样起名。”又往南半里,是一塔寺,寺前有诸葛祠和书院。又向南经过中和、玉局两座山峰。六里后,渡过一条溪水,水流很大。又向南,有山峰向东方环绕而下。又走了二里,绕过峰下山冈的南边,向西寻找小径走入峡谷。从峡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峡谷后方,有积雪的痕迹,独自高高垂下,如一匹白绢隔断了青山,有溪水从峡谷中往东流注,这里就是清碧溪的下游。从溪北踏着山冈向西上登,二里后,看见有座坟丘在左面山冈之上,是阮尚宾的坟墓。

从墓地后向西行二里,踏着峻岭登上山崖。这座山崖高高地耸立在溪流上,与对面的山崖并立前突如门扇,上边高耸下面陡峭,溪流冲破其中流出去。从此处以内,溪流深嵌在下方,山崖夹立于头顶上,全都狭窄倾斜,幽深杳渺。道路沿着山崖顶端,紧靠着北面的山峰向西进去,走了一里多,马匹不能再走,只得命令随行的人在溪边守马,顾仆也在这里等候。

余与巢阿父子同两僧溯溪入。屡涉其南北,一里,有巨石蹲涧旁,两崖巉石,俱堆削如夹。西眺内门,双耸中劈,仅如一线,后峰垂雪正当其中,掩映层叠,如挂幅中垂,幽异殊甚。觉宗辄解筐酌酒,凡三劝酬。复西半里,其水捣峡泻右间,石色光腻,文理灿然,颇饶烟云之致。于是盘崖而上,一里余,北峰稍开,得高穹之坪。又西半里,自坪西下,复与涧遇。循涧西向半里,直逼夹门下,则水从门中突崖下坠,其高丈余,而下为澄潭。潭广二丈余,波光莹映,不觉其深,而突崖之槽,为水所汩,高虽丈余,腻滑不可着足。时余狎之不觉,见二僧已逾上崖,而何父子欲从涧北上,余独在潭上觅路不得。遂蹑峰槽,与水争道,为石滑足,与水俱下,倾注潭中,水及其项。亟跃而出,踞石绞衣。攀北崖,登其上,下瞰余失足之槽,虽高丈余,其上槽道曲折如削,腻滑尤甚;即上其初层,其中升降,更无可阶也。再逾西崖,下觑其内有潭,方广各二丈余,其色纯绿,漾光浮黛,照耀崖谷,午日射其中,金碧交**,光怪得未曾有。潭三面石壁环窝,南北二面石门之壁,其高参天,后面即峡底之石,高亦二三丈;而脚嵌颡①突,下与两旁联为一石,若剖半盎,并无纤隙透水潭中,而突颡之上,如檐覆潭者,亦无滴沥抛崖下坠;而水自潭中辄东面而溢,轰倒槽道,如龙破峡。余从崖端俯而见之,亟攀崖下坠,踞石坐潭上,不特影空人心,觉一毫一孔,无不莹彻。亟解湿衣曝石上,就流濯足,就日曝背,冷堪涤烦,暖若挟纩。何君父子亦百计援险至,相叫奇绝。

【注释】

①颡(sǎng),额头,脑门。

【译文】

我与何巢阿父子连同两个和尚逆溪而入,多次涉到溪水的南北两岸。走了一里,有巨石据在山涧旁,两侧山崖上高险的山石都陡峭地堆积着,如同夹道。往西眺望里面的门扇,双双高耸,当中劈开,仅如一线,后面山峰上的积雪正当其中,互相掩映,层层叠叠,像是挂在墙上的条幅垂在中央,显得特别幽雅奇异。

觉宗不时解下竹筐斟酒,劝饮了三次。再向西走半里,溪水捣入峡中奔泻在岩石间,石头的颜色光洁细腻,花纹灿烂,颇有烟云的意态。从这里绕着山崖往上走一里多,北面的山峰略微开阔,找到一块高高隆起的平地。又向西半里,从平地向西下走,再次与山涧相遇。顺着涧水向西行半里,径直来到夹立的石门下,就见水从石门中突立的石崖上下泻,石崖高一丈多,而下方是澄澈的深潭。水潭宽二丈多,波光晶莹映照,不觉得水深,而突立石崖上的沟槽被湍急的水流冲刷,虽然仅有一丈多高,仍滑腻光溜得不能落脚。当时我只顾玩水没有察觉,两个和尚已翻越到上面的石崖,而何家父子想从山涧北边往上攀爬,我独自一人在水潭上找路,却苦寻不得。于是踩着峰上的沟槽上走,与水流争道,被石头滑倒,与流水一起被冲到深潭中,水深及脖颈。我急忙跳出水,坐在岩石上绞去衣服上的水。攀到北边的山崖上,往下看令我失足跌倒的沟槽,虽然高仅一丈多,但沟槽上水道曲曲折折,像是刀削出来的一般,异常光滑;即使上到它的第一层,那中间也没有可以踩踏之处了。再翻越西面的山崖,向下看去,山崖内有水潭,长宽各两丈多,水色纯绿,波光**漾,如碧玉浮动,映照在山崖峡谷之中,午间的阳光照射在水中,金碧交辉,流波激**,未曾见过的光怪陆离景致。水潭三面的石壁环成一个窝,南北两面石门的石壁高耸入云,后面就是峡底的岩石,高处也有两三丈;可脚下的石头嵌入前突部分,下边与两旁联结为一块岩石,像剖开的半个瓦瓮,没有丝毫缝隙漏水到潭中,前突的崖石,像屋檐覆盖在水潭上,也没有水滴从石崖上抛洒下落;然而水总是从潭中向东面溢出,轰鸣着流入沟槽水道中,恍如天龙冲破峡谷。我从山崖顶端俯身见到此景,急忙攀着山崖下来,坐在潭边的岩石上,山影**去人心里一切杂念,且觉得身上每根汗毛每个毛孔,无不晶莹透彻。我赶忙脱下湿衣服晒在石上,用流水洗脚,就着阳光晒脊背,足下冷得足以洗去烦恼,而背脊上暖得好似怀抱着丝绵被。何君父子也千方百计攀缘险途来到,互相高叫奇绝。

久之,崖日西映,衣亦渐干,乃披衣复登崖端,从其上复西逼峡门,即潭左环崖之上。其北有覆崖庋①空,可当亭榭之憩,前有地如掌,平甃②若台,可下瞰澄潭,而险逼不能全见。既前,余欲从其内再穷门内二潭,以登悬雪之峰。何君辈不能从,亦不能阻,但云:“余辈当出待于休马处。”余遂转北崖中垂处,西向直上。一里,得东来之道,自高穹之坪来,遵之曲折西上,甚峻。一里余,逾峡门北顶,复平行而西半里,其内两崖石壁,复高骈夹起,门内上流之间,仍下嵌深底。路旁北崖,削壁无痕,不能前度,乃以石条缘崖架空,度为栈道者四五丈,是名阳桥,亦曰仙桥。桥之下,正门内之第二潭所汇,为石所亏蔽,不及见。度桥北,有叠石贴壁间。稍北,叠石复北断,乃趁其级南坠涧底。底有小水,蛇行块石间,乃西自第一潭注第二潭者。时第二潭已过而不知,只望涧中西去,两崖又骈对如门,门下又两巨石夹峙,上有石平覆如屋而塞其后,覆屋之下,又水潴③其中,亦澄碧渊渟④,而大不及外潭之半。其后塞壁之上,水从上涧垂下,其声潺潺不绝,而前从块石间东注二潭矣。余急于西上,遂从涧中历块石而上。涧中于是无纤流,然块石经冲涤之余,不特无污染,而更光腻,小者践之,巨者攀之,更巨者则转夹而梯之。上瞩两崖,危矗直夹,弥极雄厉。渐上二里, 石高穹,滑不能上,乃从北崖转陟箐中。崖根有小路,为密箐所翳,披之而行。

又二里,闻人声在绝壁下,乃樵者拾枯枝于此,捆缚将返,见余,言前已无路,不复可逾。余不信,更从丛篁中披陡而西上。

其处竹形渐大,亦渐密,路断无痕。余莽披之,去巾解服,攀竹为。复逾里余,其下壑底之涧,又环转而北,与垂雪后峰,又界为两重,无从竟升。闻清碧涧有路,可逾后岭通漾濞,岂尚当从涧中历块耶?

【注释】

①庋(guǐ),本意为依托屋柱搭建成的储物木架。此处意为支撑。

②甃(zhòu),井壁;用砖砌(井、池子等)。

③潴(zhū),积聚。

④渊渟(tíng),深水潭。

【译文】

很久之后,山崖上阳光西射,衣服也渐渐干了,于是穿上衣服再登山崖顶端,从那上面再向西靠近峡中的石门,石门就在水潭左边环绕的山崖上。它北边有下覆的石崖平架在空中,可以当作亭台楼榭来休息,前方有块如手掌一样的地方,平平地砌着好像高台,可以下瞰澄碧的水潭,但此处地势险要狭窄不能见到全貌。不久向前走,我想从里面再去游览石门内的两个水潭,并登上积雪高悬的山峰。何君诸人不能跟随,也不阻挡我,只是说:“我们出去在马匹休整的地方等候。”我于是转过北面山崖中垂之处,向西径直上走。走了一里,遇上东来的路,从高高隆起的平地而来,沿着这条路向西曲折上登,非常陡峻。走了一里多,越过峡中石门北边的顶上,再往西平行走了半里,门内两侧山崖石壁并排相夹高高耸起,内里山涧上游的底部仍然深深下嵌。道路北面的山崖,陡峭的石壁上没有裂痕,不能越到前方,就用石条沿着山崖架空,横架为栈道,有四五丈长,名为阳桥,也称为仙桥。阳桥下边正是石门内第二个水潭积水的地方,被岩石遮蔽着,所以见不到。过到桥北,有叠垒的石阶贴在石壁上。稍向北走,叠垒的石阶在北边又断了,就趁着岩石叠成的台阶向南下到涧底。涧底有条小溪,像蛇一样在石块间流淌,是从西边第一个水潭流注到第二个水潭中的水流。此时实际上第二个水潭已经错过了,但当时我并不知晓,只是顺着水流向西走去,两面的山崖如门扇般并排相对,门下又有两块巨石夹立对峙,上边有块岩石平平地覆盖着如同屋顶般,后面也被堵住了,是以石屋下边又有水积在其中,也是澄碧的深水潭,只是没有外边水潭的一半大。后边堵塞的石壁之上,水从上边的山涧中流下来,水声潺潺不绝,然后在前方石块间向东注入第二个深潭去了。我急于向西攀登,就从山涧中踩着石块往上走。涧中从这里起没有纤细的水流,但石块经过冲刷洗涤之后,不但没有污泥沾染,反而更加滑腻光溜,小些的踩着它走,大些的攀过它走,更大的就转过相夹之处攀登而过。从上边远望两侧的山崖,危崖矗立,笔直相夹,更显得雄伟壮丽。慢慢往上登二里,涧中的岩石高大穹隆,光滑得无从攀爬,只好从北边的山崖上转而登到竹林蔓生的山谷中。

山崖脚下有条小路,被浓密的竹丛遮住了,只好分开竹丛前行。

又走了二里,听见绝壁下有人声,是打柴的人在此地拾枯枝,捆好后即将返回,见到我,说起前边已经无路,无法翻越过去。我不信,仍旧拨开成丛的竹林从陡坡往西攀爬。此处竹子渐渐粗大,也渐渐茂密,路断了,毫无踪迹。我莽撞地拨开竹丛,摘下头巾脱去衣服,抓住竹子当作绳索,又穿越了一里多。脚下壑谷底的山涧,又环绕着转向北边,与后面积雪下的山峰,又隔为两层,无法径直上登。我曾听说清碧涧有路,可以翻越后岭通到漾濞,难道还是应当从山涧中经由石块上走吗?

时已下午,腹馁甚,乃亟下;则负刍①之樵,犹匍匐箐中。

遂从旧道五里,过第一潭,随水而前,观第二潭。其潭当夹门逼束之内,左崖即阳桥高横于上,乃从潭左攀磴隙,上阳桥,逾东岭而下。四里至高穹之坪,望西涧之潭,已无人迹,亟东下沿溪出,三里至休马处。何君辈已去,独留顾仆守饭于此,遂啜之东出。三里半,过阮墓,从墓右下渡涧,由涧南东向上岭。路当南逾高岭,乃为感通间道②;余东逾其余支,三里,下至东麓之半。

牧者指感通道,须西南逾高脊乃得,复折而西南上跻,望崖而登,竟无路可循也。二里,登岭头,乃循岭南西行。三里,乃稍下,度一峡,转而南,松桧翳③依,净宇高下,是为宕山④,而感通寺在其中焉。

【注释】

①刍(chú),本意为喂牲畜的草。此处意为柴草。

②间道,偏僻的或抄近的小路。

③翳(yì),遮掩。

④宕山,《明一统志》作“**山”,又称“上山”。《元混一方舆胜览》大理路崇圣寺条载:“又西南有上山寺,幽雅之趣非云南诸寺比。”“感通寺”又称“上山寺”,元代已很著名。

【译文】

此时已是下午,我饥肠辘辘,于是急忙下山;看见背负柴草的樵夫,仍在山箐中穿行。于是从原路返回五里,经过第一个深潭,顺着水向前走,观赏了第二个水潭。这个水潭正当夹立的石门里边,左边石崖上阳桥高高地横在上方,于是从水潭左边攀着石缝中的石磴,登上阳桥,越过东岭下走。走了四里后,来到高高隆起的平地,望见西涧中的水潭旁已没有人的踪迹,连忙往东下沿着溪流出来,走了三里路来到马匹休息的地方。何君等人已经离开,只留下顾仆在此守着饭,于是吃了饭向东出山。走了三里半,经过阮尚宾的墓,从墓右侧下渡涧水,由涧南向东上岭。

向南翻越高大的山岭,应是去感通寺的捷径;我往东越过它的余脉,走了三里,下到东麓的半中腰。牧人指点去往感通寺的路,必须向西南越过高大的山脊才能到达,就又折向西南向上走,望着山崖往上攀登,居然无路可走了。二里后,登上岭头,就沿着山岭南侧向西行。走了三里,才稍稍往下走,越过一条峡谷,转向南,松柏密蔽依稀,佛寺高低错落,这里是宕山,而感通寺就在山中了。

盖三塔、感通,各有僧庐三十六房,而三塔列于两旁,总以寺前山门为出入;感通随崖逐林,各为一院,无山门总摄,而正殿所在,与诸房等,正殿之方丈有大云堂,众俱以“大云堂”呼之而已。时何君辈不知止于何所,方逐房探问。中一房曰斑山,乃杨升庵写韵楼故址,初闻何君欲止此,过其门,方建醮①设法于前,知必不在,乃不问而去。后有人追至,留还其房。余告以欲觅同行者,其人曰:“余知其所止,必款斋而后行。”余视其貌,似曾半面,而忘从何处,谛审之,知为王赓虞,乃卫侯之子,为大理庠生②,向曾于大觉寺会于遍周师处者也。今以其祖母忌辰,随其父来修荐于此,见余过,故父子相谂③,而挽留余饭焉。饭间,何君亦令僧来招。既饭而暮,遂同招者过大云堂前北上,得何君所止静室,复与之席地而饮。夜月不如前日之皎。

【注释】

①醮(jiào),僧道为除灾去鬼而设的道场。

②庠生(xiáng shēng),即学生。古代学校称庠,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

③谂(shěn),知悉。

【译文】

三塔寺、感通寺,各有僧舍三十六房,三塔寺的僧房排列在两旁,都以寺前的山门作为出入口;感通寺的僧房则顺着山势依着树林,各自辟为一院,没有山门统摄,而且正殿所在的地方与各处僧房一样高,正殿的方丈有处大云堂,僧众全以“大云堂”来称呼之。此时不知何君等人住在什么地方,就逐个房间打听。其中一房名为斑山,是杨升庵写韵楼的故址,起初听说何君打算住在此处,经过门口时见门前有设坛念经做法事的,心知必定不在,于是不问就离开了。后边有人追上来,挽留我,并将房间让给我。我告诉他想要找同行的人,那人说:“我知道他们住的地方,请千万吃过斋饭再走。”我看他的容貌,似乎曾经见过一面,但忘了是在什么地方,仔细审视后,方知是王赓虞,卫侯之子,大理府学的生员,以前曾在大觉寺遍周禅师处会过面。今天是他祖母去世的祭日,跟随父亲来此施斋做法事。见我路过,父子俩都认出了我,便挽留我吃饭。吃饭时,何君也令僧人来召唤。吃完饭后,天就黑了,于是同来召唤的僧人经过大云堂前边向北走,找到何君所住的静室,再与他席地饮酒。夜里月光不如前一天那样皎洁。

十三日 与何君同赴斋别房,因遍探诸院。时山鹃花盛开,各院无不灿然。中庭院外,乔松修竹,间以茶树①。树皆高三四丈,绝与桂相似,时方采摘,无不架梯升树者。茶味颇佳,炒而复曝,不免黝黑。已入正殿,山门亦宏敞。殿前有石亭,中立我太祖高皇帝②赐僧无极《归云南诗》十八章,前后有御跋。此僧自云南入朝,以白马、茶树献,高皇帝临轩见之,而马嘶花开,遂蒙厚眷。后从大江还故土,帝亲洒天葩,以江行所过,各赋一诗送之,又令诸翰林大臣皆作诗送归。今宸翰③已不存,而诗碑犹当时所镌者。李中谿《大理郡志》以奎章④不可与文献同辑,竟不之录。然其文献门中亦有御制文,何独诗而不可同辑耶?殿东向,大云堂在其北。僧为瀹茗设斋。

【注释】

①茶树,据《明一统志》大理府物产:“感通茶,感通寺出,味胜他处产者。”《滇略·产略》将感通茶与太华茶相比,结论是:“点苍感通寺之产过之,值亦不廉。”

②太祖高皇帝,即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

③宸(chén)翰,皇帝的亲笔文字。宸,帝王的宫殿,引申为帝王的代称。翰,文字。

④奎章,帝王的手笔。

【译文】

十三日 与何君一同去别的僧房赴斋宴,因而探遍了诸处寺院。这个季节山鹃花盛开,各寺院无处不鲜艳灿烂。中庭院外边,高大的苍松和修长的翠竹中间杂着茶树。茶树都有三四丈高,与桂树非常相似,此时正在采摘,无处不见架梯子爬在树上的人。茶的味道很好,炒后再晒,色泽不免黝黑。走入正殿后,山门也十分宏伟宽敞。殿前有座石亭,亭中立着我朝太祖高皇帝赐给僧人无极的十八首《归云南诗》,前后都有高皇帝写的跋。

这个僧人从云南入朝,进贡白马、茶树,高皇帝在轩廊中接见他,当时白马嘶鸣茶花开放,于是深受圣上眷顾。后来僧人返回故乡,皇帝亲自抛撒鲜花,沿江走过之处各赋一诗送给他,又命翰林院的诸位大臣都作诗送他归程。今天皇帝手写的文章已不复存在,但诗碑还是当时镌刻的。李中谿的《大理郡志》认为帝王的诗不能与文献一同辑录,于是竟不收录。不过他的文献类中也有皇帝写的文章,为何唯独诗就不能一同辑录呢?正殿面向东方,大云堂在它的北边。僧人为我沏茶摆上斋饭。

已乃由寺后西向登岭,觅波罗岩。寺后有登山大道二:一直上西北,由清碧溪南峰上,十五里而至小佛光寨,疑与昨清碧溪中所望雪痕中悬处相近,即后山所谓笔架山之东峰矣;一分岐向西南,溯寺南第十九涧之峡,北行六里而至波罗岩。波罗岩者,昔有赵波罗栖此,朝夕礼佛,印二足迹于方石上,故后人即以“波罗”名。波罗者,乃此方有家道人之称。其石今移大殿中为拜台。时余与何君乔梓骑而行。离寺即无树,其山童然①。一里,由岐向西南登。四里,逾岭而西,其岭亦南与对山夹涧为门者。

涧底水细,不及清碧,而内峡稍开,亦循北山西入。又一里,北山有石横叠成岩,南临深壑。壑之西南,大山前抱,如屏插天,而尖峰齿齿列其上,遥数之,亦得十九,又苍山之具体而微者。

岩之西,有僧构室三楹,庭前叠石明净,引水一龛贮岩石下,亦饶幽人之致。僧瀹茗炙面为饵以啖客。久之乃别。

【注释】

①童然,光秃秃的样子。

【译文】

过后,就由寺后向西登岭,去找波罗岩。寺后有两条登山的大道:一条一直向西北延伸,由清碧溪的南峰上去,十五里后到达小佛光寨,我怀疑与昨天在清碧溪中望见的雪迹悬在中央的地方接近,就是后山中所谓的笔架山的东峰;一条分开岔向西南,循着寺南第十九条山涧的峡谷,往北行六里后到波罗岩。波罗岩这地方,是因为从前有个叫赵波罗的人居住在此,朝夕拜佛,在方形岩石上印下两个脚印,所以后人就用“波罗”来命名。“波罗”一词,是这地方对有家室的僧人的称呼。那块岩石如今移到大殿中作为跪拜用的石台。此时我与何君父子骑马前行。离开寺庙后就没有见到树,这里的山上光秃秃的。一里后,由岔路向西南登山。四里后,越岭往西走,这里的山岭也是向南,与对面的山夹住山涧形成门的样子。涧底的水流很细,比不上清碧溪,而里面的峡谷稍微开阔些,也是沿着北山向西延伸。又行一里,北山上有岩石横着垒成岩洞,南边也临着深深的壑谷。壑谷的西南方,大山向前环抱,如屏风般高耸如云,而且有一齿齿的尖峰排列在山上,远远数了数,也是十九座山峰,这就是苍山的具体细微之处了。有僧人在岩洞的西边建了三间房子,庭前叠垒的岩石明丽洁净,引了一龛水贮存在岩石下,也让人产生幽思之趣。僧人煮了茶做了面饼来给客人吃。良久之后,方才道别。

从旧路六里,过大云堂,时觉宗相待于斑山,乃复入而观写韵楼。楼已非故物,今山门有一楼,差可以存迹。问升庵遗墨,尚有二扁,寺僧恐损剥,藏而不揭也。僧复具斋,强吞一盂而别。其前有龙女树。树从根分挺三四大株,各高三四丈,叶长二寸半,阔半之,而绿润有光,花白,小于玉兰,亦木莲之类而异其名。时花亦已谢,止存数朵在树杪①,而高不可折,余仅折其空枝以行。

【注释】

①杪(miǎo),树枝的细梢,即树梢。

【译文】

从原路返回六里,经过大云堂,此时觉宗在斑山等候,于是再次进门观览写韵楼。此楼已不是原先的模样,而今山门上有一座楼,先前的遗迹可略微保存。打听杨升庵遗下的墨宝,尚存两块匾,但寺中的僧人害怕损伤剥落,收藏起来不肯轻易示人。僧人又准备了斋饭,勉强吞下一钵盂后告辞。楼前有棵龙女树。树从根部生出三四棵大枝,各高三四丈,树叶长二寸半,宽处仅一半,叶子碧绿润泽有光,花色白,比玉兰花小,也是木莲一类的植物,但名字不同。此时花也已凋谢,只留下几朵在树梢上,但高不可折,我仅折下树上的空枝就走了。

于是东下坡,五里,东出大道,有二小塔峙而夹道;所出大道,即龙尾关达郡城者也。其南有小村曰上睦①,去郡尚十里。

乃遵道北行,过七里、五里二桥②,而入大理③郡城南门。经大街而北,过鼓楼,遇吕梦熊使者,知梦熊不来,而乃郎已至。以暮不及往。乃出北门,过吊桥而北,折而西北二里,入大空山房而宿。

【注释】

①上睦,今作“上末”。

②七里桥,今名同。五里桥,今名同。两地皆在大理南境,从南往北依次排列于下关至大理古城的公路附近。

③大理,明置大理府,治太和,即今大理古城。方正的城垣和整齐的街道,至今还大体保持了明清时期的面貌。

【译文】

从这里向东下坡,五里后,向东走上大道,有两座小塔耸峙夹在道路旁;所走上的大道,就是从龙尾关到府城的路。塔南边有个小村子叫上睦,离府城还有十里。于是顺着大道往北行,经过七里桥、五里桥两座桥,而后走入大理府城的南门。经过大街往北走,路过鼓楼,遇上吕梦熊的使者,得知吕梦熊不来了,但他的儿子已经抵达。因天色已晚来不及前去,于是走出北门,过到吊桥北边,转向西北行二里,进入大空山房住下。

十四日 观石于寺南石工家。何君与余各以百钱市一小方。

何君所取者,有峰峦点缀之妙;余取其黑白明辨而已①。因与何君遍游寺殿。是寺在第十峰之下,唐开元中建,名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而中塔最高,形方,累十二层,故今名为三塔②。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对,势极雄壮;而四壁已颓,檐瓦半脱,已岌岌矣。楼中有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为蒙氏③时铸,其声闻可八十里。楼后为正殿,殿后罗列诸碑,而中谿所勒黄华老人书四碑俱在焉。其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铸时分三节为范,肩以下先铸就而铜已完,忽天雨铜如珠,众共掬而熔之,恰成其首,故有此名。

其左右回廊诸像亦甚整,而廊倾不能蔽焉。自后历级上,为净土庵,即方丈也。前殿三楹,佛座后有巨石二方,嵌中楹间,各方七尺,厚寸许。北一方为远山阔水之势,其波流潆折,极变化之妙,有半舟庋尾烟汀间。南一方为高峰叠嶂之观,其氤氲浅深,各臻神化。此二石与清真寺碑趺④枯梅,为苍石之最古者。清真寺在南门内,二门有碑屏一座,其北趺有梅一株,倒撇垂趺间。石色黯淡,而枝痕飞白,虽无花而有笔意。新石之妙,莫如张顺宁所寄大空山楼间诸石,中有极其神妙更逾于旧者。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张石大径二尺,约五十块,块块皆奇,俱绝妙着色山水,危峰断壑,飞瀑随云,雪崖映水,层叠远近,笔笔灵异,云皆能活,水如有声,不特五色灿然而已。其后又有正殿,庭中有白山茶一株,花大如红茶,而瓣簇如之,花尚未尽也。净土庵之北,又有一庵,其殿内外庭除,俱以苍石铺地,方块大如方砖,此亦旧制也;而清真寺则新制以为栏壁之用焉。其庵前为玉皇阁道院,而路由前殿东巩门入,绀宫三重,后乃为阁,而竟无一黄冠居守,中空户圮,令人怅然。

【注释】

①“观石”五句,此即大理特产的大理石,明代称“点苍石”“苍石”,或“文石”,当地人又称“础石”。《明一统志》大理府物产载:点苍石,“点苍山出,其石白质青,文有山水草木状,人多琢以为屏”。以花纹不同,大理石又分彩花、水墨花、纯白石三大类,是精致的玩赏装饰品及优良的建筑材料,至今北京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还有当年皇帝享用的大理石镶嵌的屏风及桌椅。

②“是寺”八句,崇圣寺三塔迭经风雨地震,一直保存到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塔称“千寻塔”,高69.13米,方形十六层,每层的高度和宽度自下而上逐渐收缩,为中空密檐式砖塔,建于唐代。北塔、南塔皆为八角形十层实心砖塔,建于晚唐或五代。

③蒙氏,即南诏统治家族,自元以来,亦称南诏统治时期为“蒙氏时”。据《蛮书》卷三:“蒙舍,一诏也,居蒙舍川,在诸部落之南,故称南诏也。姓蒙。”

④趺(fū),碑下的石座。

【译文】

十四日 在寺南的石匠家观赏石头。何君与我各用一百文钱买了一小方块。何君选的石头,有峰峦点缀在上边的妙处;我选了其中黑白分明、易于分辨的那种。然后与何君遍游寺中的殿宇。这座寺院在第十座山峰之下,唐代开元年间建造,名为崇圣寺。寺前的三塔像鼎足而立,中间的塔最高,方形,共十二层,所以今天称为三塔。塔的四周全是耸立入云的高大松树。寺西由山门进去,有钟楼与三塔相对,气势极其雄伟壮丽;但四面的墙壁已经坍塌,屋檐上的瓦片有一半已经脱落,岌岌可危矣。楼中有口非常大的铜钟,直径一丈多,而壁厚达一尺,是蒙氏时期铸造的,钟声八十里外都能听到。钟楼后是正殿,殿后罗列着许多碑,而李中谿所刻的黄华老人书写的四块碑都在其中。碑后是雨珠观音殿,用铜铸成的立像高三丈。铸造时分为三段制成模子,肩以下铸成时铜就已经用完,忽然间天上落下如珠子一般的铜雨,众人一道用手把铜珠捧来熔化,恰好完成了铜像的头部,所以有了这个名字。殿左右回廊中的众神像也十分整齐,但回廊破败,已经不能遮蔽风雨了。从后边沿着石阶上去是净土庵,就是方丈的住处了。前殿有三开间,佛座后边有两块巨石,嵌在中间两根柱子之间的墙上,各七尺见方,厚一寸左右。靠北一块有远山阔水的气势,其中流水波涛潆回曲折,极尽变化之妙趣,有些细微处如小船停靠在烟霭绿洲之间。南边的一块是高峰重峦叠嶂的景观,它那弥漫的云烟深浅有别,境界出神入化。这两块石板与清真寺中枯梅纹的碑座,是大理石中最古老的东西。(清真寺在南门内,二门内有一座屏风样的石碑,碑座朝北的一面上有一棵梅花,倒垂飘拂在石座上。石质颜色黯淡,但树枝的痕迹却露出丝丝白色,虽然无花,却有绘画的意境。)新采石头中奇妙的,只有顺宁张知府寄放在大空山楼中的诸石可比,其中更有极其神妙更超过旧石的。因此知道造物主的创造是愈发神奇,从此以后,画家的绘画全是俗笔,而画苑可以废除了。(张府的石头中大块的直径有二尺,约有五十块,块块都很奇特,全是绝妙的着色山水画,高峻的山峰下临绝壑,飞瀑追逐着云雾,积雪的山崖映入水中,远近疏朗有致,层层叠叠,笔笔画得灵妙奇异,云气都似活物,流水如有声,不仅仅是五彩绚烂而已)。前殿后边又有正殿,庭院中有一棵白山茶,花的大小如红山茶,而且花瓣成簇也像红山茶,花还没有开完。净土庵的北边又有一座寺庵,佛殿内外的庭院石阶全是用大理石铺地,方形的石块大小如方砖,这也是旧时制成的;但清真寺是新建成的,用大理石来做栏杆墙壁。此庵前边是玉皇阁道院,去到此处要由前殿东边的拱门进去,有殿宇三层,后边就是楼阁,但是居然没有一个道士留守,庙中空空,门户倒塌,令人怅然不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