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理论应用(1 / 1)

凯利像很多人格理论家一样,也是一位临床心理治疗家。他不赞同心理障碍是由过去的创伤经验引起的。他用认知理论来解释心理障碍,认为心理问题是因为其建构系统出现缺陷造成的,他把心理疾病界定为个人建构系统的功能失调。行为偏差则是个体无视已多次做了错误预测或证实无效的建构,但仍试图持续保留其建构系统的内容与组织的做法。“从个人建构心理学的观点,我们可以将异常行为界定为:一个虽已多次确定无效而仍反复被采用的建构系统。(Kelly,1955,p.831)”凯利认为,僵化地固着于某一建构系统的根源乃是焦虑、害怕和威胁。凯利的理论应用多在临床领域中。

一、建构作用与功能失调

个人建构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与否具有重要作用,认知理论则运用建构来解释心理问题的起因。

(一)去除混乱或制造混乱

没有建构,世界就会变得混乱,科学家的工作就是减少不确定性,凯利认为所有人也像科学家一样,都力图减少不确定性,来使自己的生活明朗化。因为,不确定性会给人带来焦虑和不安,产生压力。所以,人们总是要对现实世界进行解释,给予意义或预言前景。解释和预测事物的主要工具是建构。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层次清晰的建构系统,人的心理世界也必将混乱不堪。例如,教师在考前为学生进行复习指导时,经常会教导学生要梳理知识,不能一团乱麻。这里教师所描述的就是学生建构系统的组织特性,良好的建构系统有助于学生在使用建构时能够准确有效。而在精神失常的病人身上所看到思维紊乱的现象,就说明了其建构系统的混乱。

(二)统领作用或制约作用

一个人可以自由地在许多建构中选择并建立自己的建构系统,一旦个人建构被创造以后,反过来就会统领人们的行为。因此,建构的性质会决定个体的未来。如果一个人一旦获得了一些有关世界的不恰当信条后,他们就会变成这些信条的奴隶。这类人的一生都会被各种清规戒律所支配,他生活在某一狭隘的、高度具有可预测性的领域中,采用的是封闭的建构系统。反之,如果一个人有较宽泛的视域,他的生活依据的是灵活、开放的规则而不是僵死的法则,他度过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凯利说:“一个人最终会确定自己自由的程度,确定其受限制的程度,确定的依据是自己所形成的信念水平。一个依据对当前事物特殊的、不变的信念来选择生活的人,往往将自己变成环境的受害者。”(Kelly,1955)

所以,一个人的人生是开放的、创造的,还是封闭、僵死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建构的建立与选择。凯利用一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两个人从监牢的铁栅栏中向外看,一个人看到的是泥土,而另一个看到的则是星星。”

二、病态建构的特点

病态建构是病态人格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构系统内在的问题,二是建构使用不当的问题。

(一)建构系统缺陷

建构系统的缺陷体现在许多方面:

1.建构过度可渗透或过于不可渗透。过度可渗透的建构几乎不加筛选地允许所有新的内容进入建构中,这会导致个体建构过于庞杂而无序,无法区分建构的范畴与适用焦点。而过于不可渗透的建构,则完全不允许新的成分进入建构中。在强迫性格者身上可以发现这种反应类型。

2.建构的不准确性。建构是在反复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如果经验不足也会影响建构质量或准确性。如同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差距。同时,不能分辨并淘汰无效建构或纠正错误建构,也会影响建构的有效使用。

3.建构系统的组织无层次。如果建构群无层次,将会使个体感到内心矛盾重重,思维无头绪,预测无规律,导致差错不断。

(二)建构使用失误

1.建构过度紧缩或松散。运用建构进行预期时产生偏差,原因之一是建构过度紧缩或松散。在过度紧缩的情况下,个体无视外在情况的差异均做出同样预测。在过度松散的情况下,个体则使用同一建构任意预测。这两种情况都无法预测准确,因为都忽略了建构与情境的交互作用。紧缩现象可能出现在强迫性格者身上,因为他们无论情境如何变化,均严格地预期他们的生活一成不变。建构紧缩的现象也常见于抑郁反应者身上,他们兴趣有限,把注意力只集中在细小的事件上。至于松散的现象,则可在精神病患者身上看到,因为他们使用建构系统太紊乱。

2.过于寻求安全确定性的建构。选择确定性的建构来预测世界,是一项重复性的安全的选择;然而,人格的发展常常是建立在建构不断扩展的基础之上的,扩展又是建立在冒险的基础之上的。冒险与创新有时会给一些心理脆弱的人带来不安全感,自信不足或自卑的人常常会寻求安全的建构预测。固定角色疗法就是要突破患者的安全模式,“摧毁”掉旧有模式,建立新的建构模式,所以,最初患者会感受到巨大的威胁,为了防御焦虑与逃避因建构系统改变所产生的威胁,患者最初的反应是抗拒。

3.建构使用超出其适用范围。建构的适用范围涵盖了其应用所能及的一切事件,建构的适用焦点则包含其应用时最恰当的某些事件。例如,聪慧性是用于描述人的特性(适用范围),但是它最适用于描述人的智力特征(适用焦点),而不适用于描述建筑物。一些来访者在解释事件时,常常使用建构不当,导致对事件解释出现偏差。例如,一个女孩儿因被前男友抛弃而仇视所有男人,认为男人都是忘恩负义之人,从而拒绝恋爱和结婚。这种对某一建构使用范围的无限扩展性,就导致了女孩儿对事件的认知偏差。认知疗法也要调整来访者的认知建构使用的准确性。

三、自杀与敌意

凯利理论对自杀行为有和其他理论不同的独到见解。根据精神分析论观点,人具有攻击倾向,所有自杀均是潜在杀人,由于焦虑与罪恶感,原本指向他人的敌意或攻击转向了自己。凯利从认知角度来解释自杀行为,他认为自杀乃是一种确认自己生命的行动,或是一种放弃生命的行动(Kelly,1961)。前者,自杀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宿命论,或因全面性焦虑——因为事件发展的结果已无法改变,所以没有等待结果的必要;后者,则是因一切太难预料,唯一可以确定的便是全盘放弃。因为人经常要在确定与探索之间进行选择。而自杀是选择了确定(对生命价值的确定),这时表明个人建构已紧缩到了极点。“对未来展望已经紧缩到极点的人而言,他的世界开始崩溃,而似乎唯有死亡是他可以掌握的、立即确定的。”(Kelly,1995,p.64)事实上,自杀是人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认知判断,当个体确认生命已经无意义时,他/她就会选择放弃。

凯利也非常重视敌意在人类功能中的重要性。凯利曾仔细区别攻击与敌意的含义,有其独到之处。根据凯利的观点,攻击是指对个人认知领域积极的补充。攻击性强的人选择扩展其建构系统,而不是限定它。他们寻求的是冒险而不是安全。攻击的一个极端是主动进取,另一极端是惰性。而敌意和攻击相反,敌意是个体试图使别人依照他的预期而行动,以保证他的建构系统。凯利认为敌意是“继续向他人索取有效的证据来赞成某类已证明失败了的社会预言”(Kelly,1961)。当一个人从他人那里强求索取证据,以支持他那已被确认失败的预期时,敌意便产生了。而与敌意相反的建构是好奇和尊重他人行为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