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深受西里尔·波特,查尔斯·斯皮尔曼和巴甫洛夫的影响。前两者是艾森克的老师,而巴甫洛夫虽未曾与艾森克谋面,但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使艾森克认识到了解人格结构生理基础的重要性。艾森克的理论是心理测量学和生理学的复合体,这也正是他与卡特尔的重要区别之一,虽然两者同为因素分析技术的极力推崇者,也都主张人格理论建构必须基于经验实证基础,然而认真比较可以发现,卡特尔坚持归纳—假设—演绎螺旋的人格理论建构路线,强调预先无须主观界定,一切假设有待于前期试验观察而定;而艾森克使用假设—演绎的策略,重视之前的理论建构,经验实证研究只是作为佐证而已;从人格建构层级来看,艾森克更注重类型层面的因素提取;而卡特尔则没有对提取的16种根源特质进一步归类。另外,艾森克的兴趣与著作所涉及的范围在所有心理学家里是最广的。他著述的论题包括占星术、犯罪与人格、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变态心理学、种族背景、媒体的暴力、政治、性行为、人格评鉴、癌症与吸烟、催眠、幽默、人格与心脏病、人格与癌症、行为治疗、智能、维生素和创造天才等等。
一、人性观
艾森克并没有像其他人格理论家(如弗洛伊德)那样对对人性进行传统命题做出明确的回答,比如自由选择对决定论、乐观与悲观主义、人性善与人性恶、本能决定还是环境驱动、目的论与因果论。但每一个心理学家的理论都以其人性论为基础,从艾森克的著述中可以看出,他对人性持以下看法:
1.艾森克认为人类有自我意识,可以主观报告自己的态度、需要、动机、价值观,这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能力。因此,研究动物只能从生活记录(L数据)与客观测量数据(T数据)来搜集,而研究人类还可以得到第三类数据——Q数据。
2.艾森克重视遗传对人格的重要影响。艾森克不是遗传决定论者,却认为特质的全部变异有约3/4来自于遗传,只有1/4与环境因素有关。
3.艾森克认为个体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人格理论应该重视个体独特的特质构成。
总体来看,艾森克认为人类基本上是生物性的个体。人们生来就具备了一些先存的特性(predispositions)或特质(traits),对于环境中的刺激,会表现出一些特定的反应。每个人的生物性结构都与其他人不同,因此其所具有的特质,也会呈现出个别差异。艾森克认为这些特质可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为配合社会要求而有某些程度上的改变,所以人们的行为乃是其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只是生物性因素占了比较强的优势地位。
二、人格界定
艾森克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慧和体质等,一个相当稳定而有持续性的组织,它决定了对于环境独特的适应。性格是指他在意愿行为方面比较长期而稳定的形态;气质乃是指他在情感行为方面比较持续而稳定的形态;智能乃指他在认知行为方面持续而稳定的形态;体质乃指他在身体形态和神经及内分泌比较长期而稳定的情况。”(Eysenck,1990,p.2)可以看出,艾森克强调稳定的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单元,这些特质结合在一起构成类型(type)。
三、人格结构
(一)确定人格构成因素的标准
艾森克认为单从因素分析中得到的人格结构,如果没有证明其存在的生物学基础,那将是毫无意义。因此,他提出了确定人格因素的四条标准:
1.必须有证明因素存在的心理测量学证据。这一标准要求这一因素不是主观臆断而是经得起检验,是可信的、可被验证的、可以重复的。
2.该因素必须具有遗传性,并符合既有的遗传模式。要排除个体习得特征的影响,发现构成人格结构的基础、普遍元素。
3.该结构必须符合理论构想。艾森克运用演绎而非归纳的推演方式,即从一个理论着手,然后搜集与该理论逻辑相吻合的资料。没有逻辑作支撑的因素结构,是没有解释力的。
4.它必须具有社会性关联。换言之,从因素分析技术提出的因素必须能够解释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现象,比如吸毒、精神病、犯罪、创造性等。
(二)人格层次模型
艾森克把人格放在一个层级组织里,建立了人格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 of personality)。他依据各个特质对行为影响的范围大小彼此不同而将人格特质分为几个层次。居高层次的特质,他称之为“类型层次”(type level),它几乎会影响到一个人所有各方面的行为,使之和其他的人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如一个外向型的人,他的思想、兴趣、生活方式、社交行为、情绪反应,以及人生观等都会呈现出其所具有的独特风格,与内向型的人显然不同。其次为“特质层次”(trait level),其影响的范围也很大,但往往只涉及某一方面。如“谦虚”的人,常常不爱表现自己,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人群中不争取显著位置,不肯做领导者,也很少批评别人,这些都偏向于社会行为。第三个层次是“习惯反应层次”(habit level),其涵盖的范围将会更小一些,常只涉及和某方面有关的行为。例如“守时”的人,对于和时间有关的事会特别注意,也较挑剔不守时的行为。最下一个层次是包含一些“特定的行为反应”,往往只和某一个情境的某一种行为有关。
图6-3 艾森克的人格层次模型(以外向为例)
(三)人格维度模型
最初,艾森克用因素分析研究得出了两个最基本的维度,其他特质都可以归结到这两个维度之中,这两个维度是内/外向性神经质。由于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因此得分处在第一个维度的外向性一端的人,在第二个维度上的得分可高可低。一个在外向性上得分高而在神经质上得分低的人与一个在两维度上均得高分的人,具有不同的特质。后来,又加入了第三个维度—精神质。
图6-4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模型
1.外向—内向维度
在外向—内向(extraversion-introversion)维度上,可以确定内、外向人格特征的差异。艾森克就把典型的外向型人格描述成为“开朗的,冲动的和非抑制的,有广泛的社交接触并经常参加群体活动。典型的外向型是喜欢社交、喜欢集会、有许多朋友,需要有人与之交谈,并不喜欢一个人读书学习”(Eysenck,1968)。而内向型人格是“一个安静、退缩、内省的人,不喜欢交往而喜欢读书;自我保守,除了亲密朋友外,与人的距离较远”。当然,大部分人都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但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一点倾向于这边或那边。
2.神经质—稳定性维度
第二个主要维度是神经质—稳定性(neuroticism-stability)。在这一维度上得高分的人是“情绪易变的,过度反应的。高得分的个体在情绪上倾向于过度反应,并且体验到一种情绪后,不易恢复常态”(Eysenck,1968)。我们有时把在这一维度上得高分的人视为情绪不稳定或情绪化的人。他们经常对很小的挫折和问题有很强的情绪反应,并且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过来。他们更容易兴奋,生气和抑郁。那些在这一维度上的得分落在另一端的人表现出情绪的稳定性,他们更少出现情绪失控,也不大会有大起大落的情绪体验。
3.精神质—超我机能维度
根据后来的研究结果,艾森克加入了第三个维度:精神质—超我机能(psychoticism-superego functioning)。精神质(又称倔强,讲求实际),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的程度,则易发展成为行为异常。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挑衅,做一些稀奇的事,并且不顾危险。在这一维度上得高分的人被描述为“自我中心的、攻击性的、冷漠的、缺乏同情心的、冲动的、不考虑他人的,并且通常是不关心正义和他人福利的”(Eysenck,1982)。可以说在这一维度上得高分的人正是那些应该接受某种审判或心理治疗的人。
四、人格成因
(一)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1.抑制理论、唤醒理论与内外向性
早期,艾森克主要借用巴甫洛夫(Pavlov,1927)和特普洛夫(Teplov,1964)提出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理论来解释内外向个体的人格差异。他认为,外向者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强而兴奋过程弱,其神经系统属于强型,对刺激有很强的忍受能力;而内向者皮层兴奋过程强而抑制过程弱,其神经系统属于弱型,忍受刺激的能力有限。由于外向者皮质抑制过程强,他们对刺激的反应较慢且强度较低,他们渴望强烈的感觉刺激,是刺激寻求者;而内向者与外向者相反,他们对刺激的反应快且强度高,是刺激回避者。
不少行为实验研究支持了抑制理论。比如外向者更能忍受疼痛刺激(Eysenck,1965,p.83),更喜欢明亮的颜色、高频音乐,更喜欢酒精和服用其他药物,喜欢抽烟,沉浸在各种形式的性活动中(Eysenck,1965,pp.84—85;Miller,1997,p.153)。
尽管抑制理论有助于解释内外向的行为差异,但这些概念难以测量。于是艾森克提出皮质唤醒(cortical arousal)这一概念,是指个体身心随时准备反应的警觉状态。艾森克认为内外向之间的差异源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Ascending Reticulau Activating System,简称ARAS)功能差异。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是向上贯穿于皮层的纤维网络,皮层的警觉和唤醒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功能及兴奋状态有关。在艾森克的理论中,内向者的皮质唤醒水平天生就高于外向者的皮质唤醒水平,因此,当同样强度的刺激作用于内外向者时,内向者体验到的强度要高于外向者(Eysenck,1976,p.113)。艾森克说:“一旦感官刺激被皮层记录,虽然皮层记录的是关于刺激强度、皮层唤醒强度的一种总体信息,但内向者在心理上感受到的刺激强度要高于外向者。”(Eysenck,1976,p.133)可以说,内向者比外向者对刺激更为敏感。内向者与外向者觉知到的强度是心理层面的而非实际的刺激强度。大量科学研究表明,虽然内向者报告感觉到更强的刺激,但从生理数据来看,内向者的唤醒水平并不比外向者高多少(Stelmack,1990,p.113)。艾森克进一步假定高水平与低水平刺激都会使个体产生消极感觉和消极经验评价,只有中等强度的刺激才会被感知为积极的快乐情调。因此,外向者的刺激偏爱水平应该高于内向者(Eysenck,1985,p.248)。
唤醒理论不仅可以解释之前发现的内外向个体忍受疼痛刺激上的差异与刺激寻求倾向差异,而且还能解释一些新的事实,比如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弗恩哈姆(Furnham)和布拉德利(Bradley)1997年发现:内外向个体在安静环境下阅读成绩无差异的被试,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播放音乐,内向者的表现要远差于外向者。坎贝尔(Camphell)和哈雷(Hawley)1982年发现,内向的人更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独立的阅览桌椅学习,而外向者则更喜欢社会化区域,即那些在听觉和视觉刺激都比较高的环境下学习。外向者还报告他们喜欢在比较喧闹、嘈杂的地方学习。艾森克预测外向者的觉醒水平比内向者低,所以需要更多的外部刺激维持学习状态,在单调的学习环境里,外向者更易出现反应抑制,表现在行为上,外向者需要更多的休息,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假设(Davies,D,R;Parasuraman)。
外向者与内向者的饮食喜好亦有所不同,最近,兰德瑞姆(Landrum,1992)发现,外向大学生更喜欢吃巧克力、喝咖啡、喝茶及其他软饮料如可口可乐等。这些饮料都含有咖啡因,能增加皮层的激活水平。另有研究表明,咖啡因对个体学习成绩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换句话说,内外向人格是咖啡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调节变量,大剂量地服用咖啡因可以提高外向者的专业学习水平,而对内向者正好相反,服用越多,学习成绩越差(Bullock & Gilliland,1993)。
2.自主神经系统与神经质
早期,艾森克提出自主神经系统是与神经质密切相关的解剖结构。艾森克预言,高神经质对压力的反应更为强烈,表现在心律、皮肤电、呼吸、肌肉张力、血压、消化系统的反应更为强烈。但批评者指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上的差异只是外部表现而已,将其作为神经质的生理基础并不合适。后来,艾森克把支配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边缘系统(包括海马、扣带回、杏仁核、中隔和下丘脑)也作为神经质的解剖学基础。高神经质者的边缘系统激活阈值较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性较强,因此他们对微弱的刺激倾向于过度反应(Eysenck & Eysenck,1985,p.206)。边缘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及皮层唤醒均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有联系。
艾森克发现焦虑和神经质有很高的正相关(学习者的焦虑分数和神经质分数相关为0.60~0.70)。焦虑包括两种成分:情绪反应与忧虑。前者指焦虑的生理与情绪反应,包括紧张、心律加快、唤醒水平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等,后者主要是焦虑的认知成分,比如消极的自我评价和任务期待。研究表明,焦虑水平高的个体在考试中表现不好(Eysenck,1985,pp.293—294)。换句话说,当高焦虑的个体与低焦虑个体在任务中的表现相同时,高焦虑者一定付出了在心理与身体健康上更大的代价,消耗了更多的认知资源(Eysenck,1985,pp.298—299)。
3.荷尔蒙和精神质
同前两种维度一样,艾森克在提出精神质这一独立维度之后,一直在努力寻求其生理基础。然而,由于这一维度较前两者提出都较晚,至今还未发现其解剖学基础。但艾森克依据问卷研究结果认为,精神质可能只和男性有关,特别和雄性激素分泌有关。艾森克发现,男性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精神质维度上的得分要高于女性,男性罪犯和精神病患者要多于女性,女性(至少在绝经前的女性)精神分裂的可能性要低于男性。以上事实暗示精神质与雄性激素可能高度相关。但遗憾的是,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生理心理学实验证据支持这一结论。
4.遗传作用的研究证据
艾森克在谈论到人格发展时,一直都十分重视遗传的作用,他认为形成人们人格之间差异的主要是生物基础。他给出了三个方面的研究论证来支持其理论观点:
(1)人格三维度的普遍存在
艾森克也用了跨文化研究的结果来支持他的观点。一项在许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中开展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了人格中同样的三个维度:内/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Barrett & Eysenck,1984;Lynn & Martin,1995)。艾森克认为,这三个维度不仅在他的研究中显示出来,其他研究者运用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也得到同样的结果(Eysenck & Long,1986)。艾森克推断,“如果生物因素不是起着主导作用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跨文化的一致性,一般来讲,巨大的文化教育和环境差异会导致不同的人格维度,然而实际上却没有”(Eysenck,1990)。
他利用其所编的“艾森克人格量表”在35个国家民族文化团体实施大规模测量,其所选取的样本包括欧洲(法国、希腊、西班牙、匈牙利、冰岛)、非洲(埃及、乌干达等)、美洲(美国)、亚洲(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的男女被试者,将所得资料分别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尽管这些国家之间社会文化的差异很大,这三个基本人格维度在各国的男性和女性样本中都普遍地存在着(Eysenck,1990)。另外,艾森克夫妇二人利用“艾森克青年人格量表”(Junior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测量西班牙、匈牙利、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儿童,发现所得的结果和在成人方面所得的相同(Eysenck,1985)。由于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的普遍存在,显示它们不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而是由遗传的作用所决定的。
(2)人格特质的稳定性
如果人格特质是由遗传作用所决定,那么它将相对地不会因环境的因素而改变。换言之,它将会有较高的稳定性。反之,如果那些特质本身就是由环境作用形成的,那么它们自然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就艾森克所提的三种人格基本维度而言,若干纵向性研究都显示它们是很稳定的,外向—内向性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几个研究都已发现,这一特点上的个体差异水平在若干年的时期内都保持着相当的稳定性(Scarr,1969)。儿童时期呈现外向型者,到了成年期仍常是外向型的;内向者也是如此(Eysenck,1985)。被试者在人格特质量表上的分数,经过长时间后再度测试,仍有很高的一致性,表示在这段时间内,环境因素没有使他们在这些维度上产生明显的改变。一项研究中,被试在持续45年的时间里显示出内向—外向性水平的持续性(Conley,1984,1985)。这也就是证实人格特质是基于遗传的作用。
(3)双生子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研究遗传作用的常用方法之一,是观察双生子在有关特质上的相关情形。就是比较在相同环境中及不同环境中生长的同卵双生子,在有关特质上相关的高低。艾森克指出:同卵双生子在同一环境中生长者,其外向性之相关为0.42,同卵双生子分开在不同环境中生长者,其外向性之相关为0.61,而异卵双生子的外向性之相关乃为-0.17。在神经质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形:同卵双生子在相同环境中生长者之相关为0.38,在不同环境中生长者之间相关为0.53,异卵双生子的相关为0.11。这些资料都显示:同卵双生子无论是在相同环境或分开在不同环境中生长,其人格特质的相关均较异卵双生子为高,这些都显示人格特质的遗传性。不过同卵双生子在相同环境中生长者的相关,反而较在不同环境中生长者低,这是较不容易被解释的。
在精神医学方面的资料显示:遗传作用在分裂症和躁抑症中均占重要的位置,病人亲属中罹患相同病症者的比例显著高于一般人口中患者之比例(Perris,1982)。同卵双生子同时患躁抑症者为58%,而在异卵双生子中同时患此症为17%(Bertelsen等,1977)。精神分裂症方面,哥特斯曼(Gottesman,1991)曾检视13对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同时患分裂症的比例均在50%左右,而异卵双生子两人同时患分裂症者之比例为15%,遗传作用在此类病症中是相当明显的。
以上三方面的资料支持了遗传作用对于人格基本特质的影响。
(二)社会化过程
婴儿从出生后就生活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开始行为的社会化的历程。他要开始学习表现出取悦父母和社会的行为,以获得父母的赞美与鼓励,同时他也要学习避免表现父母所不喜欢的行为,以免受到惩罚。整个的社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社会规范的学习是有明显的个别差异的。艾森克认为内向者学习社会规范比外向者快,有较高的效率。他相信这方面的差异是有遗传基础的,因为内向者的大脑皮质激发水平较外向者高,激发的状态会增进学习,所以内向者会学得快些(Eysenck,1985)。同时,内向者也容易形成比较强的良心作用,比如在产生违反社会规范的意念时,易引起焦虑和罪恶感,因此较少表现出犯罪的行为。不过艾森克也相信,极端内向者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可能表现强迫性行为、恐惧症或抑郁性行为(Eysenck,1965)。相反,外向者由于不容易建立制约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其反社会行为的抑制作用也较低,所以犯罪者常常都为外向型人格。
艾森克虽然很重视人格的遗传基础,但他也强调人们所得自于遗传的只是一些先存的特质倾向(predisposition),这些特质的发展,仍然会受到其所在社会环境的重要影响。1995年,艾森克在第53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受邀作主题演讲。他的讲题是“跨文化心理学与心理学整合”(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and the Unification of Psychology)。演讲中,艾森克指出心理学未能达到整合,是因为:①某些“伪科学”(pseudo-science)如存在主义、诠释学、精神分析学所造成的困扰。②实验研究和相关研究的冲突。③研究资料来源的高度选择性,研究者多以大学生或动物为对象。艾森克还指出另一个问题则为环境论与遗传论之争,事实上这两方面的因素总是同时存在的,重要的是两者的作用各有多少,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怎样的。艾森克不赞成用环境作用来解释所有实证研究的结果,他指出已有许多研究显示遗传的生理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而若干跨文化的研究结果都给予了支持。他引用理瑟瑞(Licero)的话:“社会习俗不能征服自然,因为自然是永远不会被征服的。”艾森克特别指出许多研究的结果,强调遗传对性别差异、犯罪行为和人格类型的影响(Eysenck,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