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理论观点(1 / 1)

一、人性观

与华生的观点一致,斯金纳认为人性无善恶好坏之分,是“中性”的。一个人出生时是没有善或者是恶的,他以后所获得的善或恶乃是行为的结果。每个人人格中所谓的意欲、倾向、素质等都是习得的,所以没有必要去寻求所谓的人性。

二、人格概念

斯金纳认为,人格只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如果能够认识、操纵和预测人的行为,那么就没有什么人格问题是不能解释和解决的。斯金纳的人格概念突出了行为的特征,包括如下内涵:

(一)操作性行为与反应性行为

斯金纳认为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概念来解释行为是比较恰当的。但是,他不完全赞同“在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每一次对条件刺激的反应,必须由无条件刺激引发”的说法。他认为一个事件可能在没有任何能够观察到的刺**境下发生。因此,斯金纳将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类:反应性行为(respondent behavior)和操作性行为(operant behavior)。反应性行为又称应答性行为,是指由某种特定的、可观察到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即经典性条件反射下的行为。这类行为的发生和先前刺激之间存在着刺激(S)—反应(R)的直接联结。而操作性行为与反应性行为相对,是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刺激出现的情境下发生的有机体行为。斯金纳通过老鼠实验发现并研究了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将老鼠放置在“斯金纳箱”内,箱壁上安装着一根能活动的横杆,它的下面正对着一只食盘和喷水口,只要横杆被压下,就会有食物和水送入水箱。同时,连接在箱外的一个设备就会画出一条线,自动记录下横杆被按压的次数。斯金纳观察到,一开始老鼠只是偶尔碰到横杆,结果获得了食物,此后它便会反复地按压横杆。老鼠习得了按压横杆的行为,并不是对某种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而是由于行为的结果而习得了。斯金纳将其称为操作性行为,这一过程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反应性行为往往不是随意的行为,有机体被动地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如果没有先行的刺激就没有后继的反应。而操作性行为大多数是随意的或有目的的行为,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与之相应,反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具有不同的条件作用形成机制: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后者是一种反应强度的变化受反应结果控制的条件反射。

(二)反应泛化与分化

泛化(generalization)又称类化或概括化,是指一种条件反射建立以后,个体可能不仅对条件刺激做出行为反应,而且也可能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做出行为反应。华生所做的小艾尔伯特实验中就出现了泛化现象,小艾尔伯特不仅对小白鼠出现害怕反应,而且对其他毛茸茸的东西也出现了害怕反应。斯金纳训练鸽子专啄一种红色圆盘,实验中鸽子也可能去啄橘色圆盘,这也是泛化现象。泛化有助于解释人格特质在不同情境中的稳定性问题。一个小孩因为对来访的亲戚有礼貌而受到父母的奖励,他对其他新认识的陌生人也可能有礼貌,这种有礼貌的反应是由旧的刺激(亲戚)泛化到新的刺激(陌生人)而形成的。一般说来,新刺激和原来刺激的相似性越大,发生泛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两个刺激之间的差异很大,泛化就很难发生。

只要泛化反应受到强化,行为就可能一直保持下去。如果鸽子啄橘色圆盘时没有得到奖励,那么它很快就能学会辨别有奖励和无奖励的刺激,从此以后只啄红色圆盘。同理,如果那个有礼貌的孩子遇到某些成人严厉惩罚他的友善行为,那么他很快就会辨别应对哪些人友善,而对哪些人不友善,这种现象就是分化(discrimination)。分化又称辨别,是指个体能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分化与许多人格特征的形成有关,如礼貌、机智、热情等。分化原理经常被运用到动物和人类的行为塑造和行为治疗当中,上述斯金纳训练鸽子专啄红色圆盘就是成功的范例。

习栏4-1

语义泛化

“泛化”现象是条件反射理论中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这种现象是指人们会对与条件反射中情境相似(但不相同)的环境条件做出类似的反应。大多数动物会对灯光和声音做出泛化反应,而人类的泛化反应则更为丰富。其中就包括人们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语义泛化现象——对某一词语含义的泛化。

语义泛化如同其他形式的泛化作用,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以及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均会发生(Diven,1936;Maltzman,1968)。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例,想象有这么一个人,他刚经历了一场离婚官司。那么他对“离婚”这个词必然存在着负性情绪,他也必然会把这种情绪泛化至任何语义相关的词语,像是法庭、律师、赡养费以及分手等。

语义泛化理论假设条件反射是作用在对刺激的认知结构上的,而非刺激本身。语义泛化发生的基础是人在大脑中建立起了意义相近的词语间的联系。

摘自:Charles & Michael.Perspectives on Personality,2008.

三、人格的结构

每一派人格理论都很重视人格的结构,并用其来解释个体差异。例如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结构,荣格认为人格结构有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等成分。但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却强调情境的特殊性,比较重视外部环境中的刺激,认为个体的行为都是由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反应就是行为的结构性单位。因此,斯金纳并不热衷于探讨人格结构,他认为自我、特质和需求都是不必要的概念,只要用操作性的方法就可以预测和控制可被接受的行为。

四、人格的形成与改变

斯金纳认为人格形成与行为改变的关键成分是强化(reinforcement)。强化又称增强,源自通常所说的奖赏,它是斯金纳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当有机体表现出某种行为后,如果紧随其后出现的某一事件或刺激能使该行为出现的几率增加,那么该事件或刺激就具有强化(或增强)作用,这一事件或刺激被称为强化物(reinforcer)。例如小学生因为打扫卫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以后会更多地表现出爱护卫生的行为,即他的行为受到了强化,老师的表扬就是强化物。由于强化能够提高特定行为反应的发生频率,所以斯金纳认为强化是人格形成和改变的关键。某个行为受到多次强化就会保存下来,久而久之将成为习惯反应,在斯金纳看来,人格就是依此方式形成的。同理,要想改变人格,也有赖于强化。艾伦等人(1964)报告了这样一个个案:一个4岁的小女孩,聪明而讨人喜欢,但具有不合群的性格特征。进入幼儿园后,她的不合群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这种关注不经意间强化了她的不合群行为,并形成了恶性循环。后来,老师改变了强化对象,转而去强化她的合群行为,即只有当她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时才去关注她,而当独自一人时停止对她的关注。这样一来,小女孩与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增加。12天后,老师再次强化她的不合群行为,她独处的时间因而再次加长。在第17天,老师再次强化她的合群行为,她又开始接触别的小朋友。这个实验表明,强化可以决定行为的形成、改变和消失。因此,只要控制了强化,就能达到塑造和改变行为,继而塑造和改变人格的目的。

(一)强化的类型

斯金纳根据强化的性质,将其划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如果呈现某一后继刺激物,能够加强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那么该刺激物就是正强化物(positive reinforcer),如食物、水、奖赏、金钱等。由于正强化物的出现而对个体行为所产生的强化作用,称为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如果撤去某一刺激物,能够加强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那么该刺激物就是负强化物(negative reinforcer),如电击、强光、噪声、批评等。由于负强化物的消失而对个体行为所产生的强化作用,称为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正、负强化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行为发生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而后者是在行为发生后撤除一个厌恶刺激。但二者都可以达到使行为发生频率增加的效果。

而对于不期望出现的行为,则可以使用惩罚来使其发生的频率减少。同样,惩罚也有正惩罚和负惩罚之分。如果在一个行为之后给予一个厌恶刺激,结果该行为在将来再现的可能性降低,则为正惩罚(positive punishment)的过程,该刺激称为正惩罚物(positive punisher)。虽然负强化物和正惩罚物在性质上都是个体所厌恶的,但是前者会导致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而后者却导致行为出现的可能性降低。例如,小孩用手触摸滚烫的炉子,结果被烫伤,他以后就会避开滚烫的炉子。人们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也是这个道理。正惩罚的目的都在于减少或降低不适行为的再次发生。如果一个行为发生之后紧接着撤除了一个原来存在的愉快刺激,导致该行为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减小,这一过程就叫做负惩罚(negative punishment)。例如孩子因为撒谎而被取消了零花钱。被撤除的刺激被称为负强化物(negative punisher)。

正、负强化及正、负惩罚反映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不同机制,服务于行为改变的不同需要。下图表现出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图4-2 强化与惩罚的类型

(二)强化物的来源

斯金纳按照强化物(这里主要指正强化物)的来源,把其分为一级强化物(或称初级强化物,primary reinforcer)和二级强化物(或称次级强化物,secondary reinforcer)。一级强化物是与有机体的生存密切相关的事物,如食物、水之类能够满足有机体基本生理需要的物品;二级强化物指那些原本不具有强化作用,但是由于经常与一级强化物相结合而获得强化作用的刺激物。例如,母亲就具有二级强化的属性,因为她经常与一级强化的照顾关怀相联结。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微笑、赞扬、金钱、奖励、荣誉、地位、名声、成就等都可能是二级强化物。那些与多种一级强化物相联系的二级强化物,被称为概括化强化物(generalized reinforcer),如母亲、金钱等。金钱几乎与每一种一级强化物相关联——美味佳肴、漂亮衣服、宽敞明亮的住房等等,甚至会产生一种连锁反应(chaining)过程,其意思是,二级强化物经过配对后能够产生其他的二级强化物。例如,母亲与照顾关怀相联结,然后母亲可能又与跳舞相联结,因而现在跳舞也成为一种二级强化物。跳舞又与一些舞厅相联结,于是舞厅也具有强化了的属性,以此类推。这种连锁反应过程可以解释每个人生活中复杂的强化系统。

(三)强化的程序

强化程序(schedule of reinforcement)是指在建立操作条件反应时,对反应进行强化的不同方式。

根据强化的组织和实施方式不同,可以把强化程序分为连续强化(continuous reinforcement)和间歇强化(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连续强化是对有机体的每一次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每次做出操作条件反应以后都会获得奖赏(强化)的,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获得部分奖赏(强化)。正如斯金纳所言:“当我们去溜冰或滑雪时,我们并不是总能找到好的冰地或雪地;当我们打电话给朋友时,朋友并不是总在家。因此,在工业和教育方面,几乎总是以间歇强化为其特征的。”所以,斯金纳着重研究了间歇强化。

所谓间歇强化又称部分强化(partial reinforcement),是根据一定的反应次数决定的比例或时间间隔给以强化。因此,间歇强化可以分为间隔强化(interval reinforcement)和比率强化(ratio reinforcement)。

间隔强化根据时间间隔的安排,又可以分为固定时距强化(或定时强化fixed-interval reinforcement,简称FI)和变动时距强化(或可变间隔强化variable-interval reinforcement,简称VI)。固定时距强化指按照一定的固定时间间隔,对操作反应实施强化,如每隔5分钟或20分钟给予一次强化,而不管有机体在这一段时间内做出了多少反应。例如每工作3小时付给酬劳100元,便是一种固定时距强化。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强化的时间间隔越短,动物的反应越快;时间间隔越长,动物的反应越慢。另外,反应的频率随着接近强化点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开始时反应的频率很低,甚至不出现反应,而越接近强化的时间点,反应越快。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计时付工资容易出现磨洋工现象。变动时距强化是指按照变化的时间间隔进行强化,如每40分钟内随机安排5次强化。例如,老板每隔一段时间给工人发红包,但每次间隔时间是不定的。由于不知道强化什么时候发生,就需要一直保持着某一种行为,因此,变动时距强化能够避免固定时距强化的弊端,有利于行为反应的保持。

比率强化可以分为固定比率强化(或定比强化,fixed ratio reinforcement,简称FR)和变化比率强化(或可变比率强化,variable ratio reinforcement,简称VR)。固定比率强化指按照固定比例进行强化,比如每5次正确反应之后就给一次强化。这种强化下反应出现的速度快。计件工资之所以比计时工资效果好就是这个道理。但是,由于比例是固定的,所以还是容易出现类似固定时距强化的弊端。变化比率强化则是按照变化的比例进行强化,例如每80次正确反应中随机安排8次强化。在这种强化程序中,不是每10次正确反应后紧接着给予强化,而是平均每10次正确反应后才给一次强化。实验证明,变化比率强化的效果最好。例如在斯金纳的鸽子实验中,在变化比率强化下,鸽子每秒钟的反应是固定比率强化下的5倍。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对于赌博和彩票趋之若鹜,因为它们都是变化比率强化,虽然受到强化的几率微乎其微。

在斯金纳看来,强化程序并不是实验室实验的某种简单说明,也不是对少数简单的人类行为牵强附会的解释。他认为强化程序能够说明人类的所有行为,人格也不例外。总之,个体的行为模式都是由强化程序决定的。

五、人格的发展

斯金纳认为人格研究必须符合科学的规则,要系统地探讨研究个体所具有的特殊遗传背景和学习历史。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个体可能会表现某种行为,而如果该行为紧接着受到强化和惩罚,那么它就会继续保持或中止。因为每个人的遗传因素和生长环境不同,所以个体人格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很大。

关于人格发展问题,斯金纳仍然强调强化程序在行为获得或表现中的重要性。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了条件反应,随之给予强化则能维持该行为,他特别强调受特殊环境强化物影响的特殊反应形态。与弗洛伊德和皮亚杰等不同,斯金纳不重视儿童行为发展的阶段性,认为强化就能说明人格发展的全部过程。

斯金纳学派所做的一个实验能够说明人格中的行为发展问题。有研究者(Azrin & Lindsley,1956)选取了20名7~12岁的儿童,随机将其分为10组。每组中的2个儿童坐在一张桌子的正对面,每个儿童的面前有3个洞和1支铅笔。如果两个儿童把他们的铅笔插进了正对着的洞里(合作性反应——也就是说只有两个儿童互相配合时,他们的铅笔插进的洞才是正对着的),就会有红灯亮起,并有一块软糖送到桌子上。而当他们插进的洞不是正对着的(非合作性反应),就不会得到奖赏。结果表明,有8组儿童很快学会了合作,而且都均分了奖品——软糖。而在另外两组中,由于其中一个儿童独吞软糖而致使另一个儿童拒绝合作。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要使合作顺利进行就必须均分软糖。从这个简单的实验(儿童通过强化学会合作)可以看出,儿童的许多反应是如何通过简单的条件作用而形成的。

六、人格异常

斯金纳认为,适应不良的行为既不是疾病造成的,也不是精神分析者所说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冲突的结果,而是因为不能产生适宜的反应。他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习得的,正常的行为是学习得来的,异常的行为同样也是学习得来的,而且它们都依据相同的学习原理。

下面以迷信行为为例说明异常行为是如何习得的。斯金纳在实验中发现,当他以固定时间间隔强化程序给鸽子食物,而不管鸽子做出什么反应时,许多鸽子会将碰巧被强化的反应和强化物联系起来。例如,如果有一只鸽子恰巧在连续拍动翅膀时得到奖赏,这个反应就可能被条件化,虽然它和强化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该行为的持续表现也会造成间歇强化,因此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拍动翅膀行为的发展是由于反应和强化之间的偶然联结造成的。这同人类的迷信行为如出一辙。每一个文化环境中都有一些迷信行为,人们企图利用它达到消灾降福的目的。农民天旱时,会利用各种方法求雨。在他们烧香拜佛以后,碰巧天下雨了,于是他们就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认为下雨是烧香拜佛的结果。从此以后,每次求雨时就烧香拜佛。尽管这样的解释明了易懂,但是许多心理学家却认为太简单了,并不足以说明整体的情况。

总结起来,斯金纳认为异常行为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不良的强化经历导致的行为缺失。即个体没有学会适当的反应,反而以不适当的社会化形式来表现,因而阻碍了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第二,有缺陷的强化程序造成各种适应不良行为。例如,抑郁症患者有时会做出正确的或令人满意的反应,但是环境并没有给他们适度的强化。第三,线索辨别(discrimination of cues)失败导致各种精神疾病。比如适当的线索与惩罚相联结,而不适当的线索却与奖赏相联结。第四,人格异常的人习得了一套不适宜的反应。例如,一位强迫性神经症患者之所以强迫性地计数,如数心跳、数楼层,数脉搏等,是因为数数的过程阻止了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想法的产生,让他暂时回避了烦恼,得到了“好处”,因此这个计数行为就得到了强化,慢慢地巩固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