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理论观点(1 / 1)

弗洛伊德把心理学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心理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开拓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弗洛伊德所创建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第一个综合性的人格理论,其体系之完整、内容之丰富,堪称人格心理学之最。

一、人性观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具有独到且略显偏执的特点。第一,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如潜意识动机(unconscious motivation)与本能驱力,以及六岁之前的性心理事件。第二,弗洛伊德将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能量是遵循了守恒的原则,一处能量消耗多,其他能量消耗就会减少;一处能量释放受阻,它就会从其他途径中释放。第三,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受潜意识的本能所支配,而本能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本能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是基本的和普遍存在的,而且原则上也解决不了这种矛盾。

二、人格界定

弗洛伊德并没有对人格进行明确的界定,他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体,精神分析一直被叫做深度心理学(the depth psychology),即潜意识的心理学。潜意识是某些被排斥于意识之下的心理内容和过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可见的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决定着人的大部分行为。在早期,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潜意识。到了晚期的理论体系中,潜意识的地位从人格结构的改变转变为一种心理现象的描述。

三、人格结构

按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

(一)地形学模型

最初,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构成的。弗洛伊德强调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而意识的过程则是由潜意识的过程衍生的,意识又包括前意识,所以实际上他把人格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这一人格模型被称为地形学模型。那些有意识的过程和内容叫做意识;那些可由注意变为有意识的叫做前意识;那些被意识所排斥的内容和过程叫做潜意识。由于意识和前意识在功能上接近,常把它们连在一起称为意识—前意识系统,与潜意识系统相对。

意识(conscious)是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映,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代表人在任何时刻所能够觉知到的每一件事,包括感觉、知觉和各种经验、记忆等。

前意识(preconscious)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前意识是意识同潜意识之间的过渡领域,潜意识进入意识领域必须经过前意识领域,借助前意识的某种形式才能实现。由前意识进入意识是容易的,但由潜意识进入前意识或意识,却很困难。前意识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履行“检察官”的职责,即不让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

潜意识(unconscious)也称为无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潜意识代表的是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部分,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由于不能被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法律所兼容而得不到自由的表现,因此被压抑或排斥到意识域下。但被压抑的欲望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潜意识中仍然活动着,以求满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支配着人的行动。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弗洛伊德用冰山来比喻这一关系。那些能为人们所感知到的意识,只是显露在水面之上的冰山一角;那些随着海水载浮载沉,忽隐忽现的冰山部分,就是加以努力可以被重新提取的前意识;而那些永远隐没在水面之下巨大部分,虽然不为人所见,却是冰山的主体,人的潜意识恰恰也是如此,沉于内心,却主宰精神。从前意识到意识,或者从意识到前意识,都是转眼之间的事,二者虽有界限,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用波浪线来表示。而潜意识要回到意识里来,在弗洛伊德看来,是很困难的,因为二者之间壁垒分明,似乎在意识的门口有着严密的防守,不准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随意侵入。因此,用水平实线来表示(见图2-5)。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把这种防守作用叫做“检查作用”或“检查员”。

图2-5 弗洛伊德的心理冰山模型

总之,弗洛伊德确信潜意识是支配个体行为的主体,是精神生活的普遍基础。潜意识理论因而成为精神分析的中心理念。弗洛伊德不仅以它作为精神分析治疗的基础,而且更以之为基石建构了他的人格结构与人格发展理论。

(二)结构模型

晚期的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底》(1923)中进一步完善了他的潜意识理论,并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早期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心理结构被表述为“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这三者之间有各自的功能、性质、活动原则、动力结构,彼此联系且相互制约。

本我(id)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本我是原始的潜意识的本能,是基本的驱力源,包括性、攻击等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是人格中模糊而不可及的部分。本我遵循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以非理性的方式工作,发动冲动,寻求表达和直接满足而不考虑愿望是否有现实可能性、社会接受性和道德性。本我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

自我(ego)从本我中分化而来,是人格中有组织的、合理的、现实取向的系统,也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构成的本我,不能直接地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自我是在本我的冲动与实现本我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中得到发展的一种心理组织,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遵循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是人格中现实性的一面。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但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现实地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欲望。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决定着什么行动是合适的,哪一种本我的冲动可以满足及以什么方式满足。

超我(superego)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它是从儿童早期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的,随着儿童对父母及其他成人规定的、针对不被社会接受行为的禁忌的内化,并在克服自我的要求中发展。超我代表着人的心理结构中道德和伦理的一面,作为一种外在规范和权威严格控制着人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期望的要求,是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理想内化的结果。充分发展的超我有良心(conscience)和自我理想(ego ideal)两部分。良心是儿童受惩罚而内化了的经验,它负责对违反道德的行为做惩罚(内疚);自我理想是儿童获得奖赏而内化了的经验,它规定着道德的标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遵循“道德原则”(moral principle)活动,只求道德的完善而不求快乐。超我的主要功能有三个:一是抑制本我的各种冲动,特别是性方面或者攻击和侵犯性方面的冲动,因为这两方面的冲动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甚至要受到谴责;二是诱导自我,用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三是使个人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人格。超我有反对本我与自我的倾向,极力想使一切完美无缺。超我发展不足会使行为缺少约束,造成放纵甚至犯罪,而超我过于强大则会使人经常产生“道德焦虑”,即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良心不安、羞耻感和有罪感。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是在不断的冲突与平衡间转换的。三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表2-1所示。本我与超我是势不两立的对立体,自我在其中要不断地调节二者的关系,以保持人格的平衡。

表2-1 三我结构的比较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成分各行其职,扮演不同的角色。自我需要考虑本我、现实、超我三方面的要求,担负着协调三个方面、满足三者需要的职责。自我就是在处理这些人格冲突中,发展出来的防御机制。这样,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相互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人格动力关系。而一个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是由这种动力关系来决定的。

四、人格动力

(一)动力的性质

弗洛伊德对人格或心理动力持一种本能论的观点,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潜意识的本能的支配。在他看来,人类也是一个封闭的能量系统,任何现存的个体都具有一种源源不断的精神能量(psychic energy),称为本能(Instincts)或驱力(drives)。本能是一种先天决定的心理成分,当它发生作用时就产生一种心理兴奋状态,产生某种生理和心理的要求或紧张状态,从而推动个体活动,消除兴奋和紧张,达到满足状态。

本能都有其原动力、目的、对象和来源。本能的原动力指力的大小或能量的多少。本能所具有的力,其大小由本能所拥有的精神能量的多少决定。本能的目的即需求满足和消除紧张,其途径是凭借外部刺激状态或物体才能获得满足,本能的对象是使本能借以达到其目的的东西。本能的来源是指身体的某个器官或某部分发生的躯体过程,是人体的需要或冲动。

(二)动力的分类

对于本能的分类和性质,弗洛伊德在1890年至1920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最早,他把本能分为性本能(eros instinct)和自我保存本能(selfpreservation instinct),但很快他放弃了自我保存本能的假设,认为本能的活动都是性本能的一部分,或者由性本能派生而成。在最后的分类中,弗洛伊德提出心理生活的本能存在两种内本能,即生本能(life instincts)和死本能(death instincts),前者代表心理活动的性欲成分,后者代表破坏成分。

1.生的本能

所有与生命的维持、发展和延续有关的本能都称为生本能,生本能具有正向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其中性本能是主要成分。与生本能相联系的一切心理能量称为力比多(libido)。正由于有这些本能,使个体与种族得以繁衍,并得以成长和创造。

2.死的本能

死本能用以解释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如人与人之间的残忍、对抗、攻击,甚至杀戮。死本能会表现出侵犯或自毁,当它转向外部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甚至会派生出国家民族之间的侵略、屠杀等破坏或战争等一切毁灭性行为,它也会转向人自身内部而出现自毁现象,如日常生活里的自虐、自残,甚至自杀。死本能也可以做出某些良性的转化,如破坏性的本能可以转化为一名勇敢的消防队员的救火行为。

生本能与死本能有时会互相中和甚至互相代替。例如,吃东西是为了满足生的本能,而吃这个行为中的咬、嚼、吞食又都是死本能的体现。有时生本能的衍生行为可以代替死本能的衍生行为,如爱可以代替恨。

五、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主要是性本能的发展,由于他是如此地强调“性”的概念,以至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被称为心理性欲发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理论,人格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性心理的发展过程,身体快感作为五阶段划分的指标,它们依次是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及两性期,而前三期尤为重要。每个时期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的矛盾冲突,人格的差异与个人早期发展中性冲突解决的方式有关。每个阶段都有其发展任务,而且都存在发展的危机,要能克服危机才能完成该阶段的发展任务,顺利迈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个体在每一个阶段的特殊个人经验将会形成他的特殊人格,并决定了他适应社会生活的种种表现以及神经质倾向的程度。

(一)发展阶段

1.口唇期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完全没有自我生存能力,需要看护者的悉心照料。这个时候位于口腔的唇、舌等器官是他获取食物的重要身体部分,也就是生存的中心。因此由出生到一岁的人格发展属于口唇期(oral stage)。这个时期的婴儿,口腔部分是能够引起他快乐的主要部位,即性感带(erotogenic zones),而口腔部分的满足与否便会成为形成他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

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靠吸吮来获得口腔的满足。婴儿自出生后,便以嘴唇来吸取食物,它便是能使婴儿感到快乐和满足的物质,而提供食物的对象(如**或者奶瓶)就成为促使其快乐的源泉。当婴儿感到饥饿时,嘴部的活动满足了他的需求,久而久之,嘴的活动就变成他表达快乐的行为方式,所以常常会养成咬手指或者将其他东西塞进嘴里的习惯。这种行为已经不完全是由饥饿产生的了,而有可能是借此来消减紧张。如果父母能悉心照料婴儿,及时满足他的各种需要,那么他长大以后往往会表现出乐观、信任他人、有信心、达观、甚至容易受骗的性格;反之,如果父母对婴儿的需求不敏感,没有及时地表示关切或者满足,这样的婴儿长大以后则会出现悲观、敌对、不信任他人、沮丧甚至不友好的行为表现。有些口唇期没有得到很好满足的人,成人以后还会表现出好吃、好吸烟等行为特征,似乎是对口唇期缺失满足的一种补偿。

当婴儿长出牙齿之后,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他已开始了解到其他人可能会给他造成威胁,而他也可能惊扰到别人,再加上断奶给他造成的挫折感,使得婴儿有了攻击的感受,他开始用啃咬的方式来获得满足。因此这个阶段也开始发展出攻击性,成人时喜欢讽刺挖苦别人以及好辩论的性格就是根源于此。

口唇期的儿童,器官尚未发展成熟,他需依赖母亲以维持生命,并在母亲的呵护之下才有安全感,这种感觉会一直持续到以后的生活情境中。因此,当他感到焦虑或者有不安全的威胁时,便会出现依赖于母亲的倾向。所以说,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影响其行为的特征。弗洛伊德发现,母亲对婴儿的态度以及婴儿对这些态度的反应所交织而成的交互活动方式,对往后儿童的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位被母亲所爱的儿童,才知道去爱别人,尤其重要的是能学会爱自己。可见母亲养育子女,不仅要注意是否满足了儿童的物质方面的需要,更应当注意自己对待儿童的态度。

弗洛伊德认为,尚在母体内的胎儿会感到非常舒适和安全,但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就处处产生一种受挫的感觉。这种感觉常常使他心有余悸,并影响其以后的行为,这种感觉就是产生焦虑的本源。此外,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人格结构中,仅仅只有本我这个系统,因此还不能很好地区分开自己与外在的世界,他甚至将母亲视为自己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之下,儿童有一种自己是“全能的感觉”(a sense of omnipotence),也就是感到自己能控制一切,并且只对自己进行刺激和反应。这种行为特征就叫做“原始的自恋”(primary narcissism)。由此显示出儿童在这个发展阶段的一切经验都不是“意识活动”的产物,不过这个阶段却是人一生中对于行为最具影响力的时期之一。

2.肛门期

断奶以后的儿童,开始被父母训练自我清洁的能力,尤其是大小便的训练,因此性感带逐渐转移到能产生排便快感的肛门附近。所以一岁到三岁左右的儿童,人格发展便进入了肛门期(anal stage)。在这个时期,随着身体的成长,儿童逐渐对周围的人产生了认知、辨识和反应的能力,而且能控制自己的肌肉活动,也开始了解自身和外在世界的区别,甚至和外界有了一些初步的互动行为,因而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也从这个时候发端,并且外界开始对他有所要求有所期望。

在以前,儿童如果对食物消化以后的残渣所产生的压力感到不快,他就会自然地以排泄行为来减少压力,从而体验到快乐。但现在通过父母有意识的训练,他就会知道应当遵循现实原则来控制排泄的行为,所以这种以肛门活动来获得快乐的行为主宰着本阶段的人格发展,肛门也就成为了儿童发展阶段中的第二个性感带。

大约从两岁开始,儿童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排泄行为,他可能会以此为武器来操纵父母。在面对父母的要求时,他可能会表现出顺从或者反抗两种反应方式。如果父母采用严厉高压的态度约束儿童,那么儿童可能故意违抗要求,比如故意不排泄或者在其他时间排泄,借此来激怒父母,以示对他们的惩罚。前者是形成顽固、吝啬等性格的根源,而后者则是造成冷酷、破坏、脾气暴躁等性格的因素。反之,如果母亲采用说服的方式来进行这些训练,并且在事后细心呵护儿童,那么他就会觉得排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而建立起慷慨、勤奋和创造等性格。另外,儿童在本阶段如果因大小便控制不好而经常受到讥讽和嘲弄,则可能发展出羞怯的性格。因此,父母对于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训练方式,以及对儿童排泄所持的态度,将深深地影响到儿童的某些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父母应该使儿童愿意遵守他必须服从的规则,而不要让他感觉到违抗父母的要求是表现出独立自主能力的唯一途径。

3.性器期

三到五岁的儿童开始对性器官发生兴趣,他会去触摸或者显露自己的性器官,并对其他人的生理构造也产生兴趣,而且能从中得到快乐,这时人格发展就进入了性器期阶段(phallic stage)。儿童对性活动及自己与父母的关系都有好奇心,他甚至觉察到父母之间的关系比他们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更为特殊。这个时期的儿童往往会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令有些父母大感头疼。

这一阶段里,儿童已经有了对性别的初步认识。在不同性别的人格发展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这一时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男童的“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和“阉割焦虑”(castration anxiety),以及女童的“奥列屈拉情结”(electra complex)和“阴茎妒羡”(penis envy)。

在前两个阶段里,男童一般会与母亲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因为母亲总可以满足他的需求。到了这一时期,男童已经可以借助语言来帮助他思考,再加上以性器为其产生快乐的来源,因而便产生了以母亲为**对象的幻想,但他又觉得母亲似乎更接受父亲,所以父亲便成了他的竞争者,于是对父亲产生敌意。同时他又会感觉到父亲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根本竞争不过父亲,甚至会招来父亲的惩罚。这种既爱慕母亲,又怕招惹父亲而受到报复的矛盾状况,就是所谓男童的“俄狄浦斯情结”,俗称“恋母情结”。这个时候家庭中开始出现“父—子—母”之间的“三角关系”,其中父亲处于有利的地位,且拥有权威和力量来维护这一地位。此时男童会从一些线索中察觉到父亲即将对他采取的惩罚措施就是除去他的性器官,这种感觉令他处于一种强烈的焦虑状态,即所谓的“阉割焦虑”。虽然成人对于男童的这种焦虑很不以为然,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却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男童的这种感觉可以通过以下事实得到线索:第一,他惊讶地发现女孩没有性器,认为她就是被阉割过的;第二,父母严厉禁止他触摸或者抚弄自己的性器官,这使他感到紧张;第三,有时父亲对他发脾气,他以为父亲真的会对他施加惩罚,甚至“报复”。

在极端的焦虑之下,男童开始谋求解决之道。如果对母亲没有性的渴望,就不会有被阉割的焦虑和恐惧;对于父亲的认同则可以分享父亲的权威。于是,男童一方面压抑自己的欲望;另一方面认同父亲,开始羡慕男性角色,从而将父亲的态度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借着这种对父亲的认同,他也可以替代似地拥有母亲。这样俄狄浦斯情结就算是成功解决了。一个男童如果成功地解决了俄狄浦斯情结,就能在以后的发展中主动认同男性的行为标准,这是形成超我人格系统的基础。所以性器阶段的发展,影响儿童的良心(即超我)的建立以及对于同性的认同感。

女童在一开始也和男童一样,以母亲为爱的对象。随后她发现自己缺少男性性器官,因而归罪于母亲,有些精神分析师认为这样的归因可以解释很多女人终其一生对自己的母亲都怀有矛盾情感的事实。女童开始觉得自己有缺陷,并产生“阴茎妒羡”,这种感觉会影响其一生的行为。之后,她便去寻求新的爱的对象,因为父亲具有她所没有的性器,所以父亲便成为她注意的对象,因而增加了对父亲的喜爱,而与母亲形成竞争的态势。但这又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女童就产生了“奥列屈拉情结”,俗称“恋父情结”。最后,她只得压抑对父亲的爱,并且认同于母亲。又因为女孩的阴茎妒羡所产生的焦虑没有男孩的阉割焦虑那么强烈,所以她对母亲的认同以及对父亲爱意的压抑也就不像男孩那样的完全,因而女孩子超我的形成并不稳固。有些女性终生的行为方式都反映出对男性的羡慕和嫉妒,如追求权利、羡慕男性的行为特点,或者因自己的女性生理构造而自我贬低,甚至还可能会对男性产生敌意。弗洛伊德认为,此时的女性如果将嫉妒转化为对怀孕的渴望,就算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儿童的这些恋亲情结还可能会演变成“家庭情结”(family complex),它是在家庭中有其他小孩出现的情况下产生的。儿童由于父母照顾其他小孩而被疏远,男性儿童就可能以妹妹来代替母亲,女童则可能以弟弟代替父亲。

弗洛伊德在治疗来访者的过程中发现,多数的神经症都可以追溯到儿童期的生活经验,这使他坚信“儿童是成人之父”。因此,在人格发展上,弗洛伊德格外强调儿童期及婴儿期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格结构在五岁时就已经大致发展完成,往后的成长大部分是基于这些基本结构上的进一步建构。

4.潜伏期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六岁以后的儿童开始进入平稳而安静的潜伏期(latency stage)。儿童的性活动已不再成为这个时期发展的重点,性的驱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但这种压抑是生理上的自然发展,而不是文化的外在压力所致。此时的儿童仍然对家庭有所依赖,但是由于他们的人格组织已经发展得较为复杂,所以这种在家庭中的关系,就自然迁移到学校的生活上去了。他们开始探索家庭以外的环境,接触到实际的社交技能,学习性别角色。他们的行为开始受到超我的约束,一些重要的概念,如诚实,已经成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另外,他们面临着学业竞争、满足成就需要以及寻求自己的平等地位等问题。因此,他们常常要把大量时间花在各种训练上,如对各门课程的学习。还要将自己依附于某个同伴团体之中,以便从中学到责任、顺从、合作、竞争以及保护自己的行为方式。所以这个时期的男孩女孩似乎对异性的兴趣很少,基本上处于风平浪静的静止状态。但这只是相对的静止期,而且是暴风骤雨前的平静。

5.两性期

儿童的人格发展经过一段平静的岁月以后,从青春期开始便又活跃起来。先前的发展阶段中,儿童的活动都是属于自恋的形式(潜伏期除外),换句话说,就是从操弄、刺激自己的身体中得到满足。其他人之所以会成为他所注意的对象是因为这些人有助于他获得快乐。但大约从12岁之后,儿童开始以利他的动机去爱别人,他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也不再受快乐原则的支配,此时他再度对异性产生了兴趣,人格发展因而进入了两性期(genital stage)。

从生理发育的角度来看,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荷尔蒙及其他生理方面的发展,开始具有生育能力,攻击和性本能变得活跃。他们渴望去寻求真正的异性关系,开始考虑婚姻等实际问题。弗洛伊德认为两性期的最终目标是成熟的、成人的性活动。自恋、**和不断追求即刻的满足都必须替代为利他、关心他人、工作、延迟满足和担负责任。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融合各阶段中的快乐源泉,形成成熟和健康的成人性活动,并且要建立起独立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开始从事职业规划、结婚成家等的准备工作。所以综合起来说,两性期的人格发展是将前面阶段的发展趋势加以扩展,并且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奠定成人的行为模式。

(二)发展障碍

弗洛伊德对于人格发展的论述到成年后戛然而止,因为在他看来,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成年后的人格形态都取决于早年环境和早期经历,而成人的变态心理和心理冲突也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1.停滞现象

当某一阶段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过度满足时,有些人在发展过程中就会固着于某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与该阶段密切相关的性格,称之为人格发展的停滞现象(fixation)。例如,如果固着于口唇期,则会形成“口腔性格”(oral character),表现出悲观、依赖、退缩等人格;若固着于肛门期,则会形成“肛门性格”(anal character),其人格特征是冷酷、固执、吝啬、暴躁等。而“性器期性格”(phallic character)的人则喜欢冒险,为人狂妄。因此,如果在某个阶段中没有很好地获得满足和解决冲突,就很难达到成熟人格。

表2-2 人格发展的固着特征

2.退化现象

退化现象(regression)是指个体使用比自己年龄更幼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例如,一个5岁的孩子本来不尿床了,但自从多了一个妹妹后,母亲把过多注意力放在新生儿身上,大孩子感到受到冷落,怕失去母爱,又开始尿床,希望母亲能像以前那样关注自己。一个成年人遇到挫折时,有时像小孩子一样蛮不讲理或发脾气。一位女性与他人发生冲突后,自感到没理讲,会撒泼哭闹。但是,全面而严重的退化现象,就是精神分裂。

停滞现象与退化现象二者的区别如图2-6所示:

图2-6 人格发展的停滞与退化现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