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und Freud(1856—1939)
1856年5月6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摩拉维亚(现属捷克共和国)的弗赖堡,1860年随家人迁居维也纳。西格蒙德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雅各布·弗洛伊德做羊毛生意,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比父亲小十九岁。西格蒙德是他父亲与后妻生的长子,上面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下面有两个同胞弟弟和五个妹妹。在这个大家庭里,西格蒙德和母亲格外亲密,且这种依恋和尊敬的关系一直保持到成人,而他对父亲则十分冷淡,甚至有些敌意。传记学家们对此倍感兴趣,认为弗洛伊德学说中对俄底浦斯情结(对母亲的性吸引及对父亲的竞争性敌视,后文有述)的描述正是反映了他自己对于双亲的感情。
弗洛伊德自小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异,且胸怀大志,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1873年,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攻读神经生理学,并于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这期间,他所在的生理实验室主任恩斯特·布吕克(Ernst Brucke)对年轻的弗洛伊德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布吕克是著名的生理学家,他主张从动力的生理系统来看人,这种从生理功能出发的观点对弗洛伊德日后探索心理现象时所采用的生理动力观点影响深远。
图2-2 弗洛伊德的家庭
1882年,弗洛伊德爱上了妹妹的朋友玛莎·波奈斯(Marther Bernays)。为了给恋人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弗洛伊德认识到自己必须干一些比较实际的工作,而不是纯粹的研究,于是他离开学校进入了维也纳医院,成为了一名住院实习医生。
在医院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弗洛伊德获得了一笔数目不大的研究奖学金,这使得他能够去巴黎跟著名的神经学家让·马丁·沙可(Jean Martin Charcot)学习催眠术。在巴黎学习的四个半月,成为弗洛伊德一生事业的重大转折点。沙可发现一些癔病来访者在催眠状态下,能回忆起使他们产生这种症状的创伤性经验,继而症状会消失,这些对于日后弗洛伊德发展出潜意识的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图2-3 安娜(真名为Bertha Pappenheim)病好之后,成为一个社会工作的先驱者,为了妇女的权利在东欧奔走宣传。
回到维也纳后,弗洛伊德开始与另一位杰出的生理学家约瑟夫·布洛伊尔(Joseph Breuer)合作,一起运用催眠术来治疗癔症。两人在1895年出版了《癔症研究》一书,以布洛伊尔的来访者安娜·O(Anna O)为例,详细阐述了以催眠治愈癔症的过程。安娜·O表现出了许多癔症的症状,包括左臂瘫痪、幻觉、不会说母语德语等,且药物对她没有任何疗效。弗洛伊德没有直接接触并治疗安娜·O,但他一直与布洛伊尔讨论治疗方案。在一次催眠状态中,安娜·O回忆起了她父亲死亡时的经历,还有有关一条黑蛇的记忆。在想起这些令人恐惧的经验后,安娜的左臂就不再瘫痪了,并恢复了讲德语。安娜·O的案例证明了弗洛伊德的理念:要让心理症状得到治愈,就必须首先发现症状的潜意识原因。
1886年,弗洛伊德以精神病学家的身份私人开业行医。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不断累积,弗洛伊德日益认识到让来访者说出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事物的重要性,但此时他已经逐渐放弃了催眠术,转而使用自由联想方法。在治疗中,弗洛伊德还发现了一种阻抗现象,即来访者对于回忆、讨论或者触及某些特殊问题或事件的时候表现出的顽强抵抗现象。从中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的防御机制以及后来认为的压抑作用,这些治疗经验大大地帮助了他思考和分析。
基于这些治疗的经验、思考分析以及自己的直觉体验,弗洛伊德越来越坚持认为性的欲望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动力,是一切心理疾病背后的真正原因。1900年他出版了巨著《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该书不仅论述了过去令人费解的梦境问题以及形成梦的种种复杂机制,而且还讨论了深度心理,即潜意识的结构和作用方式。1901年,他又出版了《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 )。1905年,极具争议性的《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问世,该书是弗洛伊德对幼儿性欲的全面描述,他把成人性变态解释成是幼儿性作用的畸形产物。这是弗洛伊德第一本引人注目的书,并且激起了人们极大的愤慨,遭到了强烈的谴责和嘲笑。弗洛伊德在各国科学界顿时成了一个最不受欢迎的人,在以后的很多年里,他遇到了只有最伟大的先驱者才会遭受的种种辱骂和攻击。但是,无论那些批评有多么刻毒,他从来不予回答。
随着精神分析理论影响的逐渐扩大,弗洛伊德的身边逐渐聚集了一批追随者。从1902年秋开始,他邀请维也纳的医师们在每周三聚会一次,讨论精神分析的理论与应用,这就是著名的“星期三心理学研究会”(Psychological Wednesday Society)。当时有许多学者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思想而陆续加入,其中包括之后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人物荣格和阿德勒。
1908年,第一届世界精神分析大会召开,精神分析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建立了起来。1909年,美国克拉克大学邀请知名学者参加该校校庆纪念演讲会,弗洛伊德受邀前往,由此精神分析理论被带到美国。其后“美国精神分析协会”成立,它将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观点在美国进行了广泛的传播。
1911年,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观点开始出现分歧,他公开抨击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于是两人决裂。后来荣格也因观点上的冲突而离开了弗洛伊德。1914年,弗洛伊德出版了唯一的一部为自己的见解辩护的著作——《精神分析运动史》(A History of Psychoanalytic Movement ),内容主要是区分他的理论和阿德勒、荣格等提出的对立理论之间的基本差别。随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弗洛伊德深深体验到潜藏在人类基本动机中的重大侵略性,于是在“生本能”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死本能”的理论观点。
此后弗洛伊德依然笔耕不辍。相继出版了《精神分析导论》(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1916)、《超越快乐原则之外》(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1920)、《超越本我与自我》(Beyond the Ego and Id,1923)等诸多著作。
图2-4 青年时代的弗洛伊德胸怀大志
弗洛伊德的婚姻十分美满,他与玛莎在1886年结婚,两人共育有六个孩子,三儿三女,最小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后来也成了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
1933年开始,犹太人出身的弗洛伊德开始受到纳粹的迫害。他的书被焚烧,更成为反犹太者的明确攻击目标。几经努力后弗洛伊德最终移民到了英国。晚年弗洛伊德不幸罹患咽喉癌,前后共接受了32次手术,受尽病痛折磨,但他仍然不断著书写作,宣扬自己的理论,83岁在伦敦与世长辞。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上分析,他自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嗜书成癖,学业成绩非常优异,有很高的语言天赋,致力于研究工作,感情专一。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思维创意性高,胸怀大志,做事持之以恒,意志坚强。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历史上具有世人公认的地位,其理论虽然争议性很强,但是启迪性也很强,许多心理学后起的理论都是以反弗洛伊德理论而提出的,其精神分析理论一直到现在都是人们常用的理论,影响持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