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校与社会文化(1 / 1)

人既是一个生物个体,又是一个社会个体。人一出生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并会作用人的一生。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

一、学校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学生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

(一)教师的管理风格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特别是教师既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又是学生评量言行的标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为学生设定了一个“气氛区”,在教师的不同气氛区中,学生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洛奇在一项教育研究中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的欺骗减少。

教育心理学家勒温等人也研究了不同管教风格的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作用。他们发现在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下,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见表1-10)。

表1-10 教师管理风格对学生言行的影响

教师的公正性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项有关教师公正性对中学生学业与品德发展的研究,其结果也令研究者及教师们大吃一惊。结果表明:学生极为看重教师对他们是否公正、公平,教师的不公正表现会导致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质的降低。“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说明了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爱,在教师的关注下,他们会朝向于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种效应就如同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擅长雕塑的国王,他把全部精力和期望投在雕塑美丽少女的形象上,结果雕像真的复活了。实验研究表明,在师生关系中也存在这种效应。如果教师把自己的热情与期望投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会体察出老师的希望,并会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去努力奋斗。

同样,教师使用奖惩措施也对学生产生不同影响。一些调查研究表明:在两个学生中采用奖励的方式,只能使受到表扬的学生更加进步,而不能激励未受表扬的学生;如果对其中一个学生实施惩罚措施,会导致受批评的学生成绩下降,反而会使未受批评的学生学习进步。这其中反映出教师的奖惩措施对学生心态的影响,进而又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

教师人格特征与学生人格特征的和谐性也常常会影响教育实施的力度及有效性。当师生人格类型匹配融洽时,会对学生的学习及人格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师生间人格不匹配,则会对学生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并不利于其人格发展。一项有关的研究确认了这一观点,研究者对50名教师和700名学生进行了人格类型的划分。将教师分为自由型、纪律型和人际型,把学生分为努力型、顺应型和抗争型。师生人格特质见下列两个表格:

表1-11 教师三种人格类型的表现特征

表1-12 学生三种人格类型的表现特征

研究者分析了师生间交互作用的匹配度,结果发现:努力型学生在不同人格的教师面前表现如一,顺应型学生在带有鼓动性的自由型教师面前学业成绩会显著上升,抗争型的学生在不施加权威的纪律型教师面前表现最佳。

(二)同伴集体

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团体组织结构,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学生人格发展中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有关“差生”角色改变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一作用。为了改善“差生”的不良人格,改变班风,教师指定了班中地位最低的8位学生担任班干部。一学期后,班风有所改变,再次由学生民主推荐干部时,其中的6位又重新当选。这6名学生的人格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自尊心、统率力、安定感、明朗性、活动能力、协调性、诚实性、责任心等都有很大发展。

少年同伴群体也是一个结构分明的集体,群体内有具有上下级关系的“统领者”和“服从者”,有平行关系的“合作者”和“互助者”。这个群体中体现有不同于孩童与成人群体的少年亚文化特征。与幼童不同的是,孩子离开父母或被父母拒绝是他们焦虑的最大根源;而少年的焦虑不安则来自于同辈团体的拒绝。在少年这个相对“自由轻松”的群体中,他们实习着待人接物的礼节与团体规范,他们了解了什么样的性格容易被群体所接纳。在这个少年团体中,他们拥戴的是品学兼优的同伴。卡拉汉等人曾做过测验,分析了中学生喜欢哪种性质的学生领袖。结果是他们更喜欢学业优秀、办事老练、具有良好道德的学生领袖,而不是风头十足、具有漂亮仪表以及体育成绩优异的人。他们喜欢有能力、能胜任工作、具有高智商、精力充沛、富于创造的同伴。在少年期,男孩子比女孩子倾向于更大、更活跃的团体,他们多少会有些无视成人权威的倾向;而女孩子的集体则更显得合作与平和。

一般来说,少年同伴团体性质是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良少年团伙,对少年起到了极坏的影响。学生对这种群体要避而远之,学校、家长及社会要用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来“拆散”他们,防止他们对学校及社会产生危害。

总之,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2.同伴群体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3.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二、社会文化

“文化对每个人塑造的力量很大。平时我们不太可能看出这塑造过程的全部力量,因为它发生在每个人身上,逐渐缓慢地发生,它带给人满足,同样也带给人痛苦,人除了顺着它走以外,别无选择。因此这个塑造过程便很自然,毫无理由地被人接受,就像文化本身一样——也许不全然是不知不觉地,但确是无可指责的。”(Kroebbo,1948,p.288)

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功能。这种共同的人格特征又使得个人正好稳稳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就越大。影响力的强弱也视其行为的社会意义的大小而异。对于不太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社会容许具有较大的变异;但对在社会功能上十分重要的行为,就不太容许其有太大的变异,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就越大。但是,若个人极端偏离其社会文化所要求的人格基本特征,不能融入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可能就会被视为行为偏差或心理疾病。

(一)民族性格的差异

社会文化具有对人格的塑造功能,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米德等人(Margaret Mead,etal.,1949)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她发现来自于同一祖先的不同民族各具特色,鲜明地体现了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

居住在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崇尚着男女平等的生活原则,成员之间互助友爱、团结协作,没有恃强凌弱、没有争强好胜,一派亲和景象。

居住在河川地带的孟都古姆族,生活以狩猎为主,男女间有权力与地位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这个民族的成员表现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嫉妒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等人格特征。

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性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她们每日操作劳动,掌握着经济实权。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活动是艺术、工艺与祭祀活动,并承担孩子的养育责任。这种社会分工使女人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与快活的性格,男人则有明显的自卑感。

习栏1-7

中国人自己的“性格尺子”

到底哪些因素影响人的性格的形成呢?研究表明,遗传和环境因素都产生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在环境因素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与其他文明相比较,中国文化持续了几千年,因此它对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塑造无疑是深刻的。如果中国人在某些方面与外国人显示出差异,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进行人格测验时,如果不考虑文化的影响,就会出现偏差。例如,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文化多种多样,因此美国人更开放、直截了当和乐观,但如果以美国人的个性常模来衡量中国人性格,恐怕不少中国人会因此被评估为具有抑郁倾向。

《中国人个性调查表》似乎是一把衡量中国人个性的尺子。它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社会取向”的人格因素上。中国人往往更多地以潜规则与他人进行交往,表面上大家“一团和气”,但人人“心知肚明”,“各怀心事”,许多事都是在“桌面下”进行交易的。但美国人则将许多“潜规则”抬上桌面,彼此“丑话说在前面”,反而显得更为“单纯”。比如人们都很讲“面子”。但中国人的“面子”行为似乎很特别。假如一群人一起出去吃饭。外国人就习惯在吃饭之前,事先说好谁来请客,或者说好AA制;中国人会觉得事先说好AA制,很难说出口,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而等到该结账的时候,又往往争先恐后地去付账。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西方人更加注重人的个性,并且表现这种个性,而中国人的群体性比较强,注重人的社会关系。”“这充分显示了文化在人的性格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摘自《北京科技报》2004年11月2日

(二)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

跨文化研究是通过比较不同社会文化下的差异来确定文化对人格影响作用的研究模式。要了解人格就不能撇开人们所处的社会特征。瑞斯曼(Riesman,1950)曾描述社会特征对人格的影响,提出了三种社会形态:传统取向(tradition-directed)、内心取向(inner-directed)和他人取向(other-directed)。传统取向者的人格特征是顺从传统和社会秩序,注意与他人之间的既定关系,注意文化赞同的目标,害怕违反社会行为规范;内心取向者的人格特征正好相反,注重金钱、物质和权力,不愿违背内在原则,其内在标准是由其父母或某一权威人物深植在他心中的一套目标,他力求达成这一目标;他人取向者注重顺从他人,常为自己人缘不好或不受他人喜欢而感到焦虑。科尼斯通(Keniston,1965)指出,美国人是由内心取向的人格(19世纪)转化为他人取向人格(20世纪初、中期),而现在又被疏离型人格所取代(20世纪后期)。

价值类型说是以社会意识形态为标准的人格划分模型。这种模式是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偏爱的人格模式。德国人斯普兰格依据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六种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这种性格类型体现了价值观成分。

表1-13 斯普兰格人格类型模式

习栏1-8

孩子是如何感受父母对他们的控制——是嫌弃还是关怀?

罗纳在1984年的研究中,提出了社会文化的作用力,由此提出了一个关于父母与孩子的“接受—厌弃理论”。这个理论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从儿童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分析父母的作用。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能接受他们爱的方式吗?同样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爱的方式,为什么东西方的孩子在感受时,却大相径庭呢?1985年他进行了一些跨文化研究来证明这一点。

其研究主题是:孩子是如何感受父母对他们的控制——是嫌弃还是关怀?

来自美国和德国的研究结果表明,那里的少年儿童把父母的控制看成是嫌弃。他们认为:父母之所以用限制性的管教方式,是由于讨厌和嫌弃他们。孩子之所以产生这种感受是由于在他们的西方文化背景中,规范性的教育方式是宽容的、非限制性的教养。这样儿童就会把父母限制性的管教视为缺乏爱心的表现。

来自韩国和日本的结果发现,父母同样的限制性管教却使这里的孩子感受到的是接纳和温暖。因为在东亚社会的文化背景下,父母的严厉使孩子感到的是关怀的标志,而不是忽视他们。当他们体验到缺少父母的控制或具有很大范围的自主性时,他们感受到的是父母的嫌弃。

那么,生活在西方的东方青少年他们的感受如何呢?研究还发现,韩国裔的美国青少年的感受与美国青少年一致,而不是与韩国青少年一样。

这个研究说明,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最终影响了人们的人格特征。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历来就被人们认可,其作用可归纳如下:

1.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

2.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