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成因
人格心理学家说:
“家庭对人的塑造力是今天我们对人格发展看法的基石。”(Rosenblith and Allinsmith,1962,p.93)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Mackinnon,1950,p.11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仅具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着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其中不无一定的道理。父母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征。
强调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间的差异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探讨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西蒙斯(Percival Symonds,1949)在《亲子关系动力论》一书中,详细论述了父母对孩子的各种反应(如拒绝、溺爱、过度保护、过度严格)对人格所产生的后果。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儿童人格的发展和他(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结论。这意味着当我们考虑亲子关系时,不仅要注意它们对造成心理情绪失调和心理病理状态的影响,也得留意它们与正常、领导力和天才发展的关系。”
(一)父母人格的影响力
孩子的人格是在与父母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攻击行为通常得到的是攻击反应,友好行为得到的是友好的回报。攻击型的父母倾向于有攻击型的孩子,父母的行为示范并实施攻击性行为,会使得原本具有攻击性倾向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相反,富于感情丰富的父母将会示范并鼓励孩子采取更富情感性的反应,因此也加强了孩子的利他行为模式而不是攻击行为模式(Bandura,1986;Patterson,1976)。
孩子的人格就是在父母与他们的相互磨合中逐渐形成的。一般研究者把父母的人格分成三类,这三类人格造就了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孩子。权威型人格的父母对子女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放纵型人格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民主型人格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
表1-7 父母人格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响
表1-7中描述的内容说明了具有不同人格类型的父母,会使得他们的子女形成特定的人格特征。具有权威型人格的父母会使孩子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等特点。从上述三种类型中,民主型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二)家庭教养方式
从利维(Levy,1943)对“过于保护型”母亲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利维认为这种母亲在与子女的关系上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与孩子接触太多,不离孩子身边左右;二是人为地延长孩子的“婴儿照顾期”,把长大了的孩子还视为婴儿看待,喂饭并帮孩子穿衣;三是禁止孩子的独立行为。这种“过于保护型”母亲还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从而导致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点。保护—纵容型母亲会使孩子变成“小霸王型人格”,这是个被母亲宠坏了的孩子;保护—支配型母亲会使孩子变成“温顺的乖孩子”,男孩子会有“女孩子气”。这两类母亲对孩子的教养都造成了孩子的人格弱点(见表1-8)。因此,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征。
表1-8 两种保护型母亲与孩子人格特征的关系
贝克(Becker,1964)描述了两种不同教养方式“温暖—敌意”与“限制—放纵”的交互作用,对子女人格形成所产生的不同结果。贝克汇总了一些研究结果来说明了“温暖”虽然是父母应该具有的良好特征,但其对子女所产生的效果却要看它与父母其他特征如何匹配的。如果教养方式是“温暖”与“限制”相匹配,孩子就会形成顺从、依赖、守规矩、懂礼貌、爱整洁等人格特征;如果是“温暖—放纵”的教养方式,孩子就会形成活泼、外向、进取、独立等人格特征;如果父母是“敌意—限制”型教养方式,孩子就会形成畏惧、退缩、自我攻击的人格特征,甚至出现心理问题等;如果父母是“敌意—放纵”式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攻击、反叛性格,甚至会犯罪。
表1-9 两种教养维度交互作用对子女人格形成的不同影响
续表
(Becker,1964,p.198)
习栏1-6
XYZ三种典型的家庭模式
1990年研究者依据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独立——依赖”关系,归纳出了XYZ三种典型的家庭模式。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文化下的家庭教养方式不同,对孩子人格的影响也不同。
X型家庭模式: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在物质与情感上的关系都是相互依赖的,亲子关系的取向是顺从,属于集体主义模式。如韩国与日本的母亲总是热心于保持与孩子的交互作用,母亲千方百计地要把自己与孩子“焊接”起来,她们认为母子的亲密关系是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家庭教养中,母亲总是力图创造一种“关系上的协调”,但是她们却难于培养孩子的心理独立性。
Z型家庭模式:家庭中两代人之间在物质和情感上都是相互独立的,亲子关系的取向是独立的,属于个人主义模式。如美国和加拿大的母亲认为母子间的分离与个体化是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所以,母亲尽力把自己与孩子分离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母亲在家庭关系中创设的是一种“个体上的协调”。但是,这也会带给双方情感上的孤独与失落。
Y型家庭模式:将上述两种模式辩证地综合在一起,强调在物质上的独立,在情感上的相互依赖。中国与土耳其的家庭近似这种模式。如土耳其的研究发现(1990年),土耳其青年既忠于家庭,又注重本人才能的自我实现。在具有集体主义文化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背景下,家庭人际关系可能向Y型转化。
二、早期童年经验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
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特别是弗洛伊德。为什么人格心理学家们会如此看重早期经验对人格的作用呢?
儿童早期与母亲接触的情况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以及其成年后的生活,缺乏和母亲接触的儿童在成年后与人的亲密关系上会有困难(Bowlby,1984)。与人接触的起始模式主要是由孩子童年时的照看者决定,过了早期的几年以后,友谊关系更多地发展为与同龄团体有关,而且会变得更加稳定和难以改变。以后的生活经历或许会改变友谊的表现形式,但母亲对孩子的排斥、疏远或惩罚,会使儿童在早期发展中形成紧张和反抗癖,会使孩子认为他和她是不受他人欢迎的人(Ribble,1944)。
斯毕兹(1945,1946)对孤儿院里的儿童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早期被剥夺母亲照顾的孩子,长大以后在各方面发展均受到影响。许多孩子患了“失怙性忧郁症”,其症状表现为哭泣、僵直、退缩、表情木然。彼得森等人(1979,1981)的研究也指出,在儿童早期父母的忽视和虐待对子女心理有明显不良的影响。伯恩斯坦(Burnstein,1981)提出弃子会使儿童产生心理疾病,孩子会形成攻击、反叛的人格。鲍尔毕(1951)受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委托,对在非正常家庭成长的儿童和流浪儿做了大量的调查,在提交的《母性照看与心理健康》的报告中,他得出的结论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婴儿和年幼时期与母亲建立的一种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一些国家的调查发现,“母爱丧失”的儿童(包括受父母虐待的儿童),在婴儿早期会出现神经性呕吐、厌食、慢性腹泻、阵发性绞痛、不明原因的消瘦和反复感染,这些儿童还表现出胆小、呆板、迟钝、不与人交往、敌对、攻击、破坏等人格特点,这些人格特点会影响他们一生的顺利发展,出现心理不健康、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在儿童成长的早期,家庭和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早期童年经验的问题也引发了许多争论。如早期经验对人格产生何种影响?这种影响是永久性的吗?我们认为:其一,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人格特点,逆境也可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其二,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其三,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对于正常人来说,随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童年的影响会逐渐缩小、减弱,其效果不会永久不衰。
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征。综合家庭因素对人格影响的研究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
2.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良好人格特征的形成;
3.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