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年总统选举时,伯尔没能被列入总统候选人名单。当时新英格兰的联邦党人平克理等人正策划脱离联邦,组织北方邦联,许愿帮助伯尔当选为纽约州的州长,以后再推选他担任北方邦联总统。汉密尔顿尽其全力在投票时挫败了伯尔,并揭发了伯尔的卑鄙行径。伯尔大为恼怒,邀汉密尔顿决斗。1804年7月11日,两人在新泽西州东北部的帕利塞兹丘陵决斗。汉密尔顿身受重伤,次日逝世,时年49岁。
晚年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重归于年轻时候信仰的基督教,但他在临终之时要求纽约特尼提教堂为其举行圣餐礼时,却一度被拒绝,原因是他始终难以放弃“决斗”这一有违基督教义的行为——他的死便是出于与副总统阿伦·伯尔的决斗。当时汉密尔顿虽然答应了决斗,却因为基督教信仰而故意将子弹打偏。汉密尔顿的雄辩最终说服了教堂方面,为其举行了圣餐仪式。他说,他已经虔诚地忏悔,并愿意与所有的人和解,包括伯尔。
按照决斗的规则,汉密尔顿先开枪。奇怪的是,他发出的子弹离伯尔甚远。而伯尔毫不手软,一枪命中汉密尔顿的右胸。在整理汉密尔顿的遗物时,人们发现他决斗前一天晚上写的日记。
汉密尔顿在日记中说,自己明天不会开枪。为什么汉密尔顿有此打算,而第二天他又开了于事无补的一枪,并造成自己悲剧性的死亡,个中原因,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定论。汉密尔顿是代表商业集团、投机者、航运商和银行家利益的极端保守者。他幼年遭遇坎坷,青年时代投身美国革命,立过战功,因联姻关系跻身于豪门阶层。当他在1789年被任命为美国财政部长时,年方34岁,因富有行政组织才能,掌握联邦政府的财政权力达6年之久,并控制着一个政党——联邦党。最后因支持杰斐逊当选总统而死于非命。
他之所以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第一,他笃信君主立宪制是理想的政体,美国必须以英国为楷模,建立一个以特权为基础、与英国传统相蝉联的社会结构;第二,由于阶级偏见,他对美国民主政治丧失信心,蔑视人民群众,并派兵镇压人民起义;第三,他的财政措施有损于广大劳动者的利益,并执行了屈从于英国的外交路线。他的种种政治措施,既背离了美国革命的根本原则,也有碍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独立发展。第四,在人民群众的普遍不满下,他离开联邦政府,绝非偶然。
汉密尔顿在1800年总统选举陷入僵局时,能果断地选择自己的政治宿敌——杰斐逊,使美国的政权不致落入野心家、阴谋家伯尔之手,他的这一行为是从国家前途着想的,不计个人恩怨,使美国民主政治传统得以延续,体现了他的坦**胸襟。由此看来,汉密尔顿不失为美国建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之一。
站在哈德逊河岸边,我们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中,在历史的长河里,无论什么人,都不过是一粒沙尘,能留下姓名的寥寥无几。无论是名垂青史的华盛顿,还是存金无数的洛克菲勒,无论是下落不明的亨利·哈德逊,还是才华横溢后来决斗惨死的汉密尔顿,在历次的宇宙星球裂变中,尘埃落定后,一切归零。但是即便如此,谁又能阻挡人类发展的脚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