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总有极少数天才人物的思维和战略,远远超越他的时代。
汉密尔顿——杰斐逊——麦迪逊之间的著名“交易”充分说明:即使是像杰斐逊和麦迪逊那样杰出的人物,也不能理解汉密尔顿倾全力创建国债市场之深谋远虑,当时能够明白汉密尔顿天才构思的人物可谓少之又少。纵然是200多年后的今天,全球可能也只有那些金融精英们才真正懂得汉密尔顿“金融战略”的极端重要性。今天,当我们激烈辩论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美元汇率、全球失衡、美元霸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关乎所有国家最高利益之重大问题时,我们绝对有必要重新反思200多年前汉密尔顿的金融思维。当我们深入思考面向未来的中国金融战略时,汉密尔顿的远见卓识最值得我们思虑再三。
简言之,汉密尔顿为美国构建的货币金融体系有五大支柱:其一,统一的国债市场;其二,中央银行主导的银行体系;其三,统一的铸币体系(金、银复本位制);其四,以关税和消费税为主体的税收体系;其五,鼓励制造业发展的金融贸易政策。最引人注目的是,汉密尔顿自始至终从整体国家信用角度来设计五大政策和制度安排。他说:“一个国家的信用必须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各个部分之间必须有着最精巧的配合和协调,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一样,一根树枝受到伤害,整棵大树就将衰败、枯萎和腐烂。”
的确,汉密尔顿的五大支柱恰像5根树枝,完美配合和协调,共同支撑起美国金融体系的参天大树,最终成长为主导全球经济的美元霸权体系。国债市场是国家整体信用优劣的最佳指示器;中央银行负责维持银行体系和货币供应量之稳定;统一的铸币体系(后来是美元纸币体系)极大地降低了金融贸易之交易成本,促进金融、贸易、产业迅速发展;税收体系确保财政健全和国债市场之良性循环;制造业(真实财富创造能力)则是金融货币的最终基础。
纽约哈德逊河畔汉密尔顿决斗纪念钟
汉密尔顿的金融哲学基于他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尤其是英国崛起经验的深刻把握。早在出任财长之前,汉密尔顿就写道:“17世纪90年代开始,大英帝国创建了英格兰银行、税后体系和国债市场。18世纪,英国国债市场迅猛发展。国债市场之急速扩张,不仅没有削弱英国,反而创造出数之不尽的巨大利益。国债帮助大英帝国缔造了皇家海军,支持大英帝国赢得全球战争,协助大英帝国维持全球商业帝国。与此同时,国债市场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个人和企业以国债抵押融资,银行以国债为储备扩张信用,外国投资者将英国国债视为最佳投资产品。为了美国的繁荣富强,为了从根本上摆脱美国对英国和欧洲资金及资本市场的依赖,美国必须迅速建立自己的国债市场和金融体系。”
经济发展之关键是最有效动员和配置资源,动员和配置资源的最佳手段就是信用体系。一个人拥有最高信用,他就可以充分利用他人的资源来发展自己的事业;一个企业拥有最高信用,它就有无限的资源来扩张;一个国家拥有最高信用,它就能够动员全球的资金和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汉密尔顿早就深刻洞察了金融和信用的本质。
历史很快验证了汉密尔顿的先见之明和高瞻远瞩。18世纪8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还是一塌糊涂。到了1794年,欧洲投资者就给美国国债和整个金融市场以最高信用评级。当时的法国外交部长塔列朗宣称:“美国国债运转良好,安全可靠;美国政府对国债市场的管理是如此规范,美国经济发展是如此迅速,以至于我们从来不担心美国国债的安全性。”正是国家信用制度的完善刺激了欧洲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增长。
美国著名政治家韦伯斯特,曾经如此评价汉密尔顿金融战略对美国的重要性:“汉密尔顿创建的金融体系,是美国繁荣富强的神奇密码。他叩开信用资源之门,财富洪流立刻汹涌澎湃。美国人民满怀感恩之情,世界人民满怀敬畏之心。丘比特拈花一笑,智慧之神翩然而至,那是我们钟爱的希腊神话。然而,汉密尔顿创造的金融战略比希腊神话还美妙、突然和完美。他那不可思议的大脑灵机一动,整个美国金融体系就应运而生。”
杰斐逊派组织的民主共和党同汉密尔顿派领导下的联邦党,在美国政治斗争日趋激化的形势下出现,遂使两党制开始形成。双方互相攻讦,力图将对方驱逐出政府。汉密尔顿因其财政措施得到华盛顿的支持,在联邦政府中的地位较为巩固。 1793年年底,杰斐逊辞去国务卿的职务,汉密尔顿派垄断了政府的权力。
据说,1794年,在宾夕法尼亚西部边疆,爆发了威士忌酒事件的农民起义。汉密尔顿从邻近几个州挑选了1.5万名民兵亲赴现场,逮捕了没有来得及向西部撤退的起义领袖18人,送到首府华盛顿。汉密尔顿这一措施激起广大劳动者的愤怒。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引起英、俄、普、奥等国的武装干涉。随着法国局势的动**不安,英法矛盾激化。在英法的冲突中,1792——1794年,汉密尔顿派与杰斐逊派的斗争又扩大到了外交方面。亲英与亲法就成为两个党派外交政策的分野。杰斐逊派赞扬法国革命,主张支持革命的法国人民。汉密尔顿派仇恨法国革命,重视同英国的贸易,认为对英贸易的入口税有助于推行他的财政措施。
当时,英国经常截获美国船只,并拘捕美国海员,英法冲突即将引起英美冲突。汉密尔顿坚信对英国作战无异于全国性的自杀行为。联邦党人控制的政府,于1794年派遣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杰伊赴英,11月签订妥协性的《杰伊条约》。英国同意放弃北美西北地区的若干贸易据点,《杰伊条约》允诺替英国债权人清理旧债务,主要是南部种植园主欠下的债务。《杰伊条约》对美国出口加以种种限制,且没有使英国同意停止对美船只的拦截活动。《杰伊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反对。汉密尔顿公开地为这个条约辩护。至此,汉密尔顿的对内对外政策,都引起杰斐逊派和劳动人民的反对。1795年,汉密尔顿不得不辞职,但他的财政政策措施,由他的朋友、新财政部长奥利弗·沃尔科特贯彻下去。
1795——1796年,汉密尔顿虽致力于法律和经营生意,仍写了《卡米勒斯信件》的政论文章继续为《杰伊条约》辩护。1796年华盛顿卸职,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当选为总统。1798年,亚当斯政府颁布了四项摧残人权的法令,即归化法、客籍法、敌对外侨法和镇压叛乱法,企图摧毁国内的民主政治。广大人民在杰斐逊民主派的领导下进行了反击,为1800年杰斐逊当选总统创立了条件,使美国的民主政治得以延续。
1798年7月,同法国作战的气氛很浓厚,在华盛顿的要求下,亚当斯不得不任命汉密尔顿为督察将军,这是仅次于华盛顿享有的荣誉。汉密尔顿占有这一职位直到1800年6月。亚当斯对汉密尔顿身居这样的高位很不满意,力图摆脱汉密尔顿的控制。当时汉密尔顿气势凌人,准备在英国的配合下进占新奥尔良、路易西安那和东、西佛罗里达,并进军墨西哥。而在1799年,亚当斯任命一个三人使节团赴法,磋商如何调解两国纠纷的问题。通过谈判,美法关系迅速趋向缓和。亚当斯的这一外交成就,激怒了汉密尔顿。他积极在联邦党内策划,在1800年总统选举中另行推选平克理为总统候选人。联邦党至此分裂。
在这次总统选举中,竞争很激烈。选举结果是民主共和党杰斐逊和阿伦·伯尔各得73张总统选举人选票,同居首位,联邦党亚当斯获得65票,平克理64票。当时总统、副总统没有分开选举,两个总统候选人得票相等,根据宪法,应提交众议院投票选举其中一人为总统。
联邦党人支持伯尔,以便挫败他们的政敌杰斐逊。众议院在1801年2月17日以前,举行了35次无记名投票,一直处于僵局状态。汉密尔顿从国家前途的大局出发,说服佛蒙特、特拉华和马里兰等州的若干联邦党人议员,投了空白票,使杰斐逊当选为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