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从何处来(1 / 1)

何谓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是对除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总称。

美洲原住居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分布于南北美洲各国,传统将其划归蒙古人种美洲支系。印第安人所说的语言一般总称为印第安语,或者称为美洲原住民语言。印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语言的系属情况均十分复杂,至今没有公认的分类。印第安人在公元15世纪末之前本来并没有统一的称法。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航行至美洲时,误以为所到之处为印度,因此将此地的原住居民称做“印度人”。后人虽然发现了哥伦布的错误,但是原有称呼已经普及,所以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中称印第安人为“西印度人”,在必要时为了区别,称真正的印度人为“东印度人”。汉语翻译时为避免混淆,干脆直接把“西印度人”这个单词翻译成“印第安人”或“印地安人”,到目前这种称谓仍为最普及的用法。

不过到了20世纪,许多美洲国家印第安人的地位有了明显改善,一些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开始对“印第安人”这一名称进行“正名”,比如印第安人在加拿大往往被称为更加政治化的“第一民族”,等等。

19世纪,美国人类学家莫顿及阿根廷古生物学家阿梅吉诺等提出了印第安人发源于美洲的说法。但是,此种理论根本站不住脚,因为时至今日,在美洲大陆上还没有找到任何代表人类进化的猿人化石,考古资料证明,在美洲只有猴类没有猿类。那么,美洲印第安人到底从何而来?

有的学者认为印第安人由非洲而来,有的学者认为来自欧洲,还有的学者认为是由南太平洋的岛屿而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少人甚至认为印第安人属于犹太人,是传说中失踪的十族的后裔,总之学术界观点纷呈。但是随着考古学家不懈的努力和遗传科学的迅速发展,现在学术界普遍认同:印第安人的祖先是由亚洲跨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亚洲的蒙古利亚人种与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祖先有渊源关系。

白令海峡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端,白令海峡的另一端就是美洲的西北端。白令海峡的平均宽度只有6500米,最窄处只有3500米,其间还有两个小岛(克拉特曼诺夫岛和克鲁逊什特恩岛),两个小岛相距只有4000米。而且白令海很浅,平均深度42米,最深处也只有52米,只要海面下降40多米就可以与陆地相连。

由地质研究得知,在第四纪的一段时间里,尤其是在最后一次冰河期,世界气候变冷,冰河来临,海面下降了大约130~160米,水深只有几十米的白令海峡便露出了海面,因而**出了一座陆桥,连接起了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北部,成为亚、美两洲的天然通道。加之时值冰河期的亚洲东北部气候十分寒冷,冰川叠嶂,而美洲内地不但没有冰川,而且气候温和,食物丰富,猛犸、大象、麝牛、驼鹿、绵羊等很多动物都生活在这里。当时以猎取猛犸、鹿类为生的亚洲东北部猎人很有可能尾随这些动物穿过白令海峡大陆桥来到了美洲,成为美洲远古文明的开山鼻祖。而后,由于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滚滚波涛重新淹没了大陆桥,又隔绝了两个大陆之间的联系,使这些外来者成为独立的美洲大陆的原住居民。

关于印第安人的祖先移入美洲的时间以及路线,学界还有另一些说法。不管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移民绝对不是一次,而是分批陆续到达美洲的,然后又经过长期的不断迁移与推进,最终散布到美洲全境。

美洲大陆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及宜人的气候使得印第安人的祖先在美洲居住下来。随着人类生物体的进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批迁入的印第安人由北而南在美洲各地建立起各种生活和社会制度,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财富。但是美洲印第安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进入美洲的时间不同,背景各异,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文化的部落族群。

北美洲西部大平原和北美东部的古印第安人,尽管环境不同,却有类似的经济活动。在现在美国西部——从俄勒冈州到墨西哥北部,从太平洋海岸区到落基山东边——散居着沙漠文化的印第安人,以狩猎及采集果实为生,但已有原始农业技术发展。

太古晚期印第安人在工具技术上有了明显的发展,诸如有沟槽的石斧及石锤等,而且在不同地理区域的部落间有贸易制度。公元前3000——前2000年,气候变得温暖,于是有些印第安人跟在吃草的野牛之后,进入萨斯喀彻温河与亚伯达地区,亦有更北进入北极冻原。

200——700年,是一个寒冷时期,阻碍了农业发展。700——1200年,密西西比河谷中发展出以村落为基础的文化,特色是进步的农耕方法与复杂的宗教仪式。此时期在西南部各处散居的原住民,如阿纳萨齐、莫戈隆及霍霍坎等均属前普韦布洛社会。莫戈隆的农业技术是阿纳萨齐加以改良的,利用雨水与引导河水来浇灌作物;亚利桑那南部的霍霍坎文化是以灌溉来维持其农业经济。公元后第一个1000年期间,普韦布洛文化发展出用石块建造居室的技术,并在制陶方面有重大进展。1300——1700年为退步的普韦布洛时期,由于居民向东方、南方迁移,许多石屋因此荒废。现代普韦布洛时期始自16世纪后期,西班牙人前来定居之时。普韦布洛文化与农耕方法的某些特色至今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