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奥康诺(D.J.O'Connor)主编并出版了《批评的西方哲学史》,一时成为西方哲学界共同讨论的话题之一。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将西方哲学史理解为一部完整的历史描述,而对这个历史素材的选择又依据何种标准。主编在书中明确表示,他们力图“以更多的篇幅进行哲学批评;并对思想发展重要阶段比对这段的历史予以更详细的处理”。[20]尽管如此,由于该书是由多名作者共同完成的,因而难免众口难调、标准多元,其结果就是无法看到全书的统一原则。此外,由于该书出版于半个多世纪之前,因而西方哲学的后来发展无法得到阐述说明。但我更关心的是,对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是否可以如此处理?

在西方语境中,“批评”并不意味着批判或驳斥,而是质疑性考察,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说明所要批评的观点,便于人们更为清楚地理解这些观点的真实意义。但这种批评往往是就事论事或一事一议的,并不直接涉及对某个观点所隐含的一般原则或前提的批评。例如,在奥康诺本人所写的《亚里士多德》一章中,他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科学思想、实体与原因、身体与心灵、上帝以及道德哲学都分别做了论述,但却难以看到这些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人们无法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与逻辑学之间、科学思想与道德哲学之间等究竟存在何种关系。我们从这种批评的哲学史中看到的不过是各种罗列出来的不同观点,但很难从这些观点中得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更无法从不同哲学家的思想中得到相同的或近似的思想倾向或基本立场等。如今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哲学史论述,无论是哲学史家们对哲学历史尽量客观的描述,还是哲学家们根据自己的哲学立场和观点对哲学史的重新梳理,它们都表现出一种共同特征,即没有核心的灵魂去引导我们对哲学史的理解,无法看到作者对哲学历史的独到理解。或许,在这方面,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是一个真正的例外。但由于黑格尔过分地把哲学史理解为绝对精神的自然发展过程,因此难以让我们客观地了解真实的哲学史。这就需要我们以另一种方式重写哲学史。

其实,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哲学史应当属于思想史的一部分。思想史是对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种思想内容的历史性描述,但这样的描述一定是有所选择的,即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而选择对相应领域的思想内容进行描述。例如,政治思想史就是在政治领域中对历史上所提出的各种思想内容的描述,而法律思想史则是对法学领域中的各种思想内容的历史描述。这表明,思想史的内容描述是有具体对象的,一种思想史研究总是以具体的对象研究为前提。在这种意义上,哲学史也可以被看作是对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的描述,因而,哲学史应当属于思想史范畴。但与其他思想史不同,哲学史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历史过程描述,甚至不是简单的对不同哲学思想的历史描述,而是站在超越历史的高度对历史的重新审视,是以哲学的方式对自身历史过程的重新解释。这就为我们在不同历史时代重写哲学史提供了可能。正是基于对哲学史的这种理解,我们可以重新考虑以新的方式重写哲学史。

以新的方式重写哲学史,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抛弃以往的哲学史研究,相反,这需要我们对以往的所有研究采用分析的态度。在我看来,“分析的态度”可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原有的哲学史研究成果加以分解辨析,从中找出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哲学家思想的材料和观点;另一方面,是要以分析的视角去重新整理西方哲学史上的具体思想素材,按分析的思路重新构建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论断,对哲学的历史同样适用。无论这个论断是否另有深意,但每个时代的哲学史的确都是这个时代的哲学家们所描绘和解释的哲学史,所以我们才会有对历史的重新理解。对许多哲学家来说,两千五百多年的哲学发展史就是各种哲学观点相互冲突厮杀的历史,整个西方哲学充满了相互否定,后代哲学家总是以前代哲学的掘墓人身份出现,使得哲学研究变成了后来者不断否定前人思想的残酷战场。面对哲学史上的前后相继中的否定现象,哲学家们总是给出各种不同的解释,试图说明不同哲学理论观点之间冲突的根源在于对相同问题的不同回答。然而,我们从各种版本的哲学史中却很难看出,依据这种哲学史观如何能够得到对哲学历史的一致说明。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变换一个角度,重新思考如何对西方哲学史给出一个合理的描述,而在第二种意义上的分析态度则是我们可以采取的有效方法。

以分析的方法处理哲学史,首先就需要把哲学的历史发展作为一个整体,以整体论的方式讨论西方哲学各种思想观念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并非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而是在思想表达方式和观点论证方法上的一致性。其次要能抓住哲学家思想观点的真正重要环节,即思想表达中隐含的推理内容。几乎每个哲学家都是因为自己观点的推理能否成立而决定了这些观点是否能够在后来的哲学讨论中依然占据一席之地。典型的例子就是摩尔对唯心论的反驳论证。我们知道,摩尔的论证由于在逻辑上没有力量而遭到维特根斯坦的批评。当然,我们还需要更为强有力的分析技术,可以清楚地向我们显示出每个哲学观点的真实意图。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哲学家们提出各种哲学观点的真实原因,由此深入到哲学家们的内在心灵。因而,在目前的哲学史研究中,分析的方法应当是一种理解哲学发展的最为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