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珀指出,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目前在西方思想界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多种流派,他无意去探讨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也无意重建马克思主义,他的主要目的是围绕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去挖掘其中的生态内涵,进而去界定一种激进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他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生态内涵。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的方法的生态内涵。佩珀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反对仅仅建立在观念基础上的历史进步观,把社会物质生活作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坚持经济动因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并且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在于社会生产方式。针对部分绿色理论家批评历史唯物主义是经济决定论的观点,佩珀指出,历史唯物主义所讲的决定论是“辩证的决定论”,其核心是在坚持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强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不可分离与相互作用,把人类社会历史看作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过程。佩珀认为,马克思的上述思想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生产方式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基础,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像生态中心论者那样抽象地谈论人和自然的关系,“如果我们想改变社会以及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必须寻求不仅在人们的思想中——他们的见解或哲学观即他们的‘社会意识形态’,而且也在他们的物质与经济生活中的改变”[55]。其二,要解决生态问题,不能像生态中心论者那样仅仅偏好价值观的变革,而必须同时变革社会的经济基础。其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运动的方法和理论模式告诉我们,“直到人们在物质上提供充分的保障时,人们才会创造一个生态健康的社会”[56]。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了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佩珀指出,和绿色理论把环境的破坏仅仅归结为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马克思主义强调:“应该责备的不仅仅是个性‘贪婪’的垄断者或消费者,而且是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处在生产力金字塔之上的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57]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生产方式看作是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在资本主义生产体制下,保护自然资源和控制污染意味着生产成本的提高,因此资本主义企业往往并不考虑开采资源对未来的影响,而是往往把环境成本转嫁给未来,让后代人承受环境破坏的代价。因此,环境的破坏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同一历史过程。此外,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问题与贫困是紧密相连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就通过海外扩张,向贫困地区输出环境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就逐渐地通过掠夺第三世界的财富而维持和‘改善了’它自身并成为世界的羡慕目标。因而,它新发现的‘绿色’将能通过使不太具有特权地区成为毁坏树木与土壤的有毒废物倾倒地而实现。”[58]
第三,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处理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科学方法。佩珀认为,马克思反对技术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各执一端,认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具体说,一方面,人和自然之间是不可分离的,他们不可能排斥另一方而得到规定;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社会生产过程不仅改变自然,而且影响着我们对自然的看法。“自然是社会地产生的。自然的用处和观念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改变。”[59]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以商品的形式被客体化。同时,自然又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不得不受生态规律的制约。基于以上看法,佩珀驳斥了那种把马克思看作笛卡儿主义或机械论者的观点,指出马克思实际上是一个有机论者和一元论者,因为马克思的社会—自然的辩证法强调社会和自然的不可分离及其相互作用,这种辩证法是处理社会和自然关系的科学方法。
第四,马克思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自然的异化,而且还阐发了一种生态自然观和道德观。佩珀指出,马克思既反对技术中心论单纯从工具价值的角度来看待自然,也反对生态中心论从内在价值的角度来看待自然,而是把自然看作一个社会范畴,即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我们如何阐释和看待自然。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不仅造成了城乡对立以及城市对乡村的资源掠夺,而且造成了自然的异化。这就决定了克服异化也就意味着必须改变异化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的生态性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马克思反对所谓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观点,赞成自然具有工具价值,但马克思并不认为人类可以任意支配自然,人类只能在遵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类‘利用’自然的意愿将大量地包含道德、精神和审美价值——但它们是人类的价值,而不是从具有它自己神秘而不可接近的目的的一种外在的、被崇拜的自然中解放出来的想象的‘内在’价值”[60]。其二,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这种自由和解放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但是,这种自由和解放并非是不受制约的和绝对的,恰恰相反,共产主义社会承认自然的界限,强调不能违背物理规律来改造物质世界。其三,共产主义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道德价值观,但是马克思强调这种新的环境道德价值观要求建立在超越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和人类关系的基础上。这种新的环境道德价值观是建立在以人类整体利益为基础的新人本主义基础上的,其核心是“克服阶级社会的疏离:与自身,与其他人,与精神的、艺术的以及自然的疏离。……社会主义的人本主义道德将创造一个所有人都能够自由地发挥他们的潜在创造力的社会环境。这种自我实现将发展符号**流能力、理性、创造性、基于个人愿望的选择能力、感知的培育以及和谐的社会与‘自然’的关系”[61]。
通过以上分析,佩珀指出,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包含着生态学的观点,突出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与自然相互依赖以及通过劳动人与自然相互转换的论述,体现在他们对技术、前资本主义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然与人的异化以及共产主义社会中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转变的论述上。佩珀所主张的以“社会正义”为基本特征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正是以他所论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