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社会主义中国成立后近30年的发展,是不能简单地用“贫困”来概括的,因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何文”就认为:尽管说“从1952—1972年,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以-1.09%的速度下降”,但是,从1959—1976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17年,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它的重大贡献”。这表现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17年,实际执行的是以‘两弹一星’为优先的,大力发展国防工业的战略”,而“在‘两弹一星’的研究、开发、定型并走向工业化的过程中,却高度注意节约人力、物力,高度注意科技进步。那时的党中央、国务院曾经在全国范围内调集了一批优秀科技人员,——在调集过程中,规定各地方组织不得与党中央‘讨价还价’,——集中全部力量进行‘攻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可以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是在全国人民节衣缩食、勒紧腰带,极为困难而落后的经济环境下进行的”。[16]笔者要问:什么是“节衣缩食”?什么是“勒紧腰带”?这不正是对贫困生活的“主动”选择吗?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中国的贫困本身就是一种“国家策略”甚至是“国家战略”,与社会主义制度并无本质性联系。这提醒我们,要把“政策性”贫困与“制度性”贫困严格地区别开来。社会主义中国在过去的发展中,一方面,没有很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使人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遭受贫困之苦;另一方面,靠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方面却取得重大成就,从而保证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这两个方面互为因果,不可分割。

中国如此,社会主义苏联的情况也是这样。且看“何文”的观点:“1929年,苏联仍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但在斯大林领导下,在很短时期就建成重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特别是乌拉尔地区建成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保证了二次大战最终战胜了德国和日本。”[17]这已经足够!因为,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物质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现代化战争是要靠钱来支撑的;没有军事工业取得的成就,等待苏联人民的就不仅仅是贫困,而是当亡国奴。这又提醒我们,要历史地看待社会主义国家过去的“赶超战略”。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在过去所取得的成就,王绍光的一项研究值得关注。为了考察社会主义国家在1980年(即转型前)的情况,他用联合国提供的数据,作了两个排序:“一个是人均GDP排序,一个是HDI(人类发展指数)排序。”结果显示:“这两个排序是不完全一样的,人均收入高的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不一定高,比如沙特阿拉伯、海湾国家都是这样。”随后,他又通过“计算这两个排序之差,来说明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某种制度更容易保障人民的基本需求;之差越大,就说明这个制度的优势越大”。结果发现:“全世界135个国家,排在最前面的除了汤加王国以外,大部分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即使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实行计划的国家。比如芬兰、法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在1980年的时候都是实行国民经济计划。这些国家不管有其他什么问题,在保障人的基本需求方面的表现是非常好的。”而且,“135个国家排下来,社会主义国家基本都排在上面”,而“资本主义国家很多都在下边”,因为,“它们人均收入还不错,但在保障人的基本需求方面表现并不好”。[18]这是颇耐人寻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