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孔门后学的分化,人们往往容易想到《韩非子·显学》的“儒分为八”,认为孔子以后儒学分为八派,八派是指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和乐正氏之儒。但韩非是战国末期人物,距离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相当遥远;韩非又属法家,对儒家素有偏见,曾将儒生列为危害社会的“五蠹”之一,这样的一个人物能否对儒学内部的发展演变有准确的了解是很有疑问的。而且,根据前面我们的分析,韩非“儒分为八”的说法也存在一些让人费解的地方,很可能它只是后人的一种模糊印象,未必可以信以为据。对于我们来说,一方面要肯定孔门后学发生了分化这一事实,另一方面又不必拘泥于“儒分为八”的说法,而应另辟蹊径,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并结合可靠的文献资料,以求对孔门后学的发展情况有一全面、真实的了解。
那么,在探讨孔门后学分化时,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呢?我们认为以下三点是值得注意的:第一,探讨孔门后学的分化,应该从孔子的思想出发,从孔子思想的内在矛盾来探求孔门后学分化的原因和发展的轨迹。古代思想家在创立自己学说时,往往由于其内涵的丰富性和矛盾性,具有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他们去世后往往被后继者发展为不同学派,这在古代思想文化史上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孔子创立的儒学也不例外。孔子早期重视礼学,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命题;以后又突出、强调仁在其思想中的地位,认为“吾道一以贯之”;晚年对于《易》又发生浓厚兴趣,“居则在席,行则在囊”(马王堆帛书《要》),试图从天道的角度对仁、礼关系问题作出探讨。这样孔子的一生便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倾向,而由于传授和理解的关系,这些不同倾向往往被孔门弟子加以继承和发展,形成对孔子思想的不同理解和分歧。可以说,思想的分歧是孔门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探讨孔门后学的分化,应注意儒学以后的发展和分化,从先秦儒学思想发展的逻辑线索来探求孔门后学分化的真实情况。马克思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经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32]物种的差别和特征往往要到进化的高级阶段才能充分显现出来。因此,了解一个物种演化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其自身,还应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去发现打开其秘密的钥匙,对于思想、学说来说也是如此。如果说,儒学一开始的分化还不明朗的话,那么到其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一分化则逐渐显得清晰起来,形成孟子重视仁(心)的内在派,荀子重视礼的外在派和《易传》的天道派。这三派是早期儒学分化的结果,与其具有内在的联系,从这三派的分化中可以推测到早期儒学分化的一些情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早期儒学的分化与这三派只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实际上不同派别之间可能是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第三,说明孔门后学的分化,必须要有可靠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孔门后学的分化,是当时思想界的一件大事,不可能不被人们所注意,也不可能不以某种方式被记录下来。因此,用确切的文献资料来说明孔门后学分化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说思想分析揭示的是抽象的逻辑原则的话,那么,文献记载反映的则是具体的历史事实,将思想分析与文献记载相结合,可以避免前者所可能产生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才有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