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儿子,是什么让你不认亲爹?(1 / 1)

春秋战国时期,国君死后的谥号大多都是用一个字概括一生,可赵国的赵雍偏不走寻常路,他死后被称为赵武灵王。“武”字一般要么是开国之君的谥号,要么是武功方面相当值得称道的人才能匹配,完全是一个A+评价,可他后面又跟了一个“灵”字,谥号法则里解释说“不勤成名曰灵”“乱而不损曰灵”等,总之,不是个好字眼。赵武灵王身上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能得到相差这么大的两个字并列为盖棺定论呢?

赵雍刚即位的时候年龄还小,国内大小事宜基本都交给了老师们处理,遇到大事则要爸爸留下来的老臣肥义拍板,他基本就是个甩手掌柜。而且,当时赵国还并没有称王,他只能算是赵侯。

在当了三四年一国领导后,赵雍差不多到年龄娶媳妇儿了,他联姻的国家是隔壁老韩家的公主。没多久,俩人就生下了第一个爱情结晶,公子章。随后,公子章顺理成章地喜提了太子头衔。

娶了媳妇儿,就是成人的标志了,以后,赵雍要开始自己亲政。第八年,除了一早就称王的楚国,韩魏燕齐秦五个国家都表示自己要膨胀一点,以后不当猴(侯)了,要进化为猴王,跟周天子平起平坐。五国称王的时候,大家也象征性来邀请了一下赵国,赵雍表示,我还没干出啥大事业呢,哪能就当王?愣是不肯一起晋级。

这些年,对于怎么在那么多国家中生存,赵雍算是摸出些门道,首先,他坚持“三晋”韩赵魏是一家,经常跟韩、魏两国组队,一起去打秦国,不过,秦国已经不是当年被晋国摁在地上摩擦的西方边陲小国了,被社会狠狠教育过后,秦国已经成长成了一个超级大强国,三国还没欺负着,先被秦国一顿切菜损失了八万人。

当时齐国跟秦国正在蜜月期,趁机狠挫了赵国一把,第二年,秦国带着军队报仇,又在赵国收割走了两块地方。赵雍也算被教了一下怎么做人。当时的局势,强大的齐秦组合横行无忌,隔壁的燕国也很上进,战国先富的老兄弟魏国也宝刀未老,插在赵国旁边的中山国,又是心腹大患,赵雍真是太难了。

好在这年,国际上发生了件事,让赵雍找到了重新站起来的机会。燕国的老大燕王哙不知道脑子里哪根筋不对,家里的王位不肯传给儿子,非要让位给宰相子之。燕国人民都不太同意,燕太子也不肯接受这个噩耗,于是,整个燕国因为抢继承权打得血流成河。各国发现搅屎的机会,都想干涉一把,齐宣王更是屯兵在燕国边境,表示支持愿意支持太子搞事情。燕国各阶级都不喜欢子之,于是纷纷对齐军唱起了《北京欢迎你》:“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齐军也不客气,露出狐狸大尾巴,**,差点就灭了燕国。

燕国人民发现齐国竟然是鬼子进村,又开始厌恶原太子当带路党,拿起武器就来反抗侵略者。赵雍趁势把燕国放在韩国当人质的公子职给偷偷保护起来,并派大军送进了燕国,支持他当燕王。在赵国的干涉下,燕国终于安定了下来。赵雍轻轻松松完成了江湖中失传已久的“存亡继绝”的大动作。

接下来,赵雍的人生也算进入了稳定期,有条不紊地周旋在六七个老铁之间,时不时打一架,谁也没占到谁多少便宜。

在位的第十六个年头,赵雍忽然开了第二春。有天晚上,赵雍梦见有个少女跟自己表白,一边唱歌一边说:“哎呀我长这么漂亮,咋就没人知道我呢?我是嬴家小妹呀!”虽然只是一场梦,醒来还是很感动,梦里美人的样子经常浮现在赵雍眼前,惹得他牵肠挂肚。相思久了,就要找个人倾吐,赵雍屡屡跟身边的人说那姑娘的美貌,如果是个梦,为什么感觉那么真实呢?

有个叫吴广的大臣听说后,心说,老大描述的不就是我闺女娃嬴吗?回家后打点了一下,就把闺女送进了宫,在这里,她叫孟姚。赵雍一见,天呐,梦中人都能求到,自己这幸福人生全靠孟姚续费了,当即就封孟姚当了自己的王后。过了一段不可描述的生活后,孟姚也给赵雍生了个可爱的胖小子,公子何。爱屋及乌,赵雍怎么看赵何怎么顺眼,公子章则里外都瞧不出王的气质,于是,说干就干,公子章太子之位被撸,公子何成了赵国第一顺位继承人。

当然,温柔乡并没有磨灭赵雍的大志,他依然在时刻关注着国际形势,听说秦国大(傻子)王**举鼎把自己砸死了,赵雍二话不说,又一次上演了同样戏码,跑到燕国把在那当人质的秦国公子稷偷偷送回了秦国,立他为王。这样一来,燕国、秦国都算得了赵雍恩惠,将来国际上打起架来,怎么着也得留点今日的面子。

完成这一步后,赵雍决定干一票“胡作非为”的大事——服装改革。当时中原人的衣服都比较烦琐,穿起来很不适合上车干架,赵雍自从到国家东北旅游一趟,看见胡人穿着裤子,上马跨腿,下马蹦跳的动作,深深地认为赵国是被服装限制了战斗力,他想把全国人民的衣服脱了,换上胡人的衣服。

大臣一听,我可不干,我们含赵量满满,赤胆忠心,为什么要换成洋装?那些胡人的裤子都是分开的两条裤管,走路时对腿没了限制,太扯淡了。可经过赵雍的强推,最终,赵国还是全体换上了行动更加便捷的胡服,这就是中国著名典故“胡服骑射”。从此以后,赵国人民走路有劲了,上马打仗不嫌累了,一口气爬五座山也不觉得迈不开腿了。经过这次改革,赵雍终于一举消灭了赵国多年的“肿瘤”中山国,实现了版图一统。

事业上丰收,可感情上却落寞了。陪伴了赵雍9年的梦中女神孟姚在赵国连续攻打中山国的时候因病去世,前面还有中山国要打,赵雍也来不及多伤心,现在歇下来,瞬间觉得整个国家都空****的。赵雍心中呐喊“赢得了天下输了她”,当王还有啥意思?于是,选了个黄道吉日,赵雍也要搞当初燕王哙一样的举动,禅位。不过,他不是禅给别人,而是把王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称主父。大白话就是赵国主子的爸爸。以后面的结局来看,赵雍的禅位和燕王哙的禅位也没多大本质区别。

赵雍把宝座传给哪个儿子了呢?

当然是名义上的太子赵何。按年龄算,赵何这会儿最多10岁,完全是个手不能提,更管不了社稷的小娃娃。这样对赵章是不是太不公平了点?娘没了,宠爱被抢走,嫡长子身份不香了,最后连王位都被后娘的孩子占了……对,赵章也是这么一一数过来的,甚至,他比观众更恨弟弟赵何。这,算是赵雍给自己的人生进度条拉了一下快进。

赵雍一心要让位,另一方面是他不太闲得住,如果一直要当王,就要经常举行各种祭祀、与诸侯们结盟等无聊活动,他是个时间管理很精致的人,为了不让别人白占自己有限的时间,干脆辞了职,出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赵雍想干什么呢?偷袭秦国。当年,他就穿着独家剪裁的胡服跑到西北地带巡视去了,为的是勘察地形,好从山西大同和内蒙一带飞渡陕西,闪击秦国。走过了赵国边界线,赵雍还不满意这次勘察结果,于是,他又给自己化了个妆,偷偷跑秦国地界去了。不仅去了秦国,他还溜到秦昭王面前晃了晃,更仔细地去看秦国王宫的地形图。秦昭王根本没想到赵国的太上王会以这种方式到自己眼前,完全没察觉自己被审视和探测了一遍,等回忆起来,才感觉刚才那人好英武帅气,一举一动都不像经常垂头低眉的臣子,赶紧派人去追,可赵主父早看完自己所看,又快速溜出秦国关口了。秦国人知道后吓得吃了好几个肉夹馍压惊,真是太惊险了。

赵雍邪魅一笑,我只身在你国游**了这么多天,我都没说惊险,你们惊险个啥子?

当年的赵雍,就是这么有魄力,敢冒险,气度不凡到能震惊秦国朝野。

回到赵国后,看到长子赵章,回想起初初为人父时候的喜悦,赵雍突然觉得很对不起他,大手一挥,把代地送给了他做食邑,又派了个老师好好辅佐他。

为了检测群臣对新王的态度,赵雍特地选了个日子让群臣都来参拜,并且让新王独立地主持朝拜事宜。大儿子赵章接到命令也不得不跑来给弟弟跪了,赵雍眼睛正在滴溜溜地巡视大家,忽然看见大儿子一副颓废无力,在弟弟面前还要跪拜称臣的可怜样儿,心里顿时感觉被狠狠戳了一下,真·扎心。一个不靠谱的念头在赵雍心里升起,要不,把赵国领土一分为二,让老大去当代国的王好了?呸呸呸,这样不是把好不容易聚拢的赵国又给拆了吗?祖宗会气得压不住棺材板的。最终,赵雍还是放弃了这个解题思路。也因为这样,世界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公元前295年,赵雍决定带新王赵何去沙丘一带看看,也算手把手教他了解祖国的地理概念,将来该从哪里进攻别人和保护自己。到了沙丘,赵雍采取了分房睡制度,和儿子一人一间。一直在背后画个圈圈诅咒的赵章仰天大笑,终于找到机会下手了!趁现在,主父还在,老弟作为王的存在感还不强,正是推翻重建的好时候。

赵章很早就组织了一批自己的武装力量,也偷偷跑去了沙丘。到了那边就假传命令,召小弟赵何来见。大臣肥义和几位老臣很早就预警过公子章的问题不处理,迟早要乱,于是肥义决定以身试水,先给大王赵何去探探路。一只脚才踏进门槛,肥义就被杀了。有大臣护着新王且战且退,国都邯郸那边也收到求救信,赵国宗室公子成和一个叫李兑的大臣把早就准备好的队伍开到沙丘平叛。赵章的私人武装一与中央正规军交手就节节败退,无奈之下,只有溜进了主父赵雍的宫室里保命。赵雍要知道后续发展,一定怒叹一句:“你哪儿是来保命,你是来索我命的吧?”

不过此时,向来聪明警觉的赵雍是在接到叩门声才知道赵国已经打起来了,只能先开门把大儿子收进来,料想大家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最终能放他一马。

谁知道,中央驰援军队也懒得直接跟赵雍对话,直接派人把宫室给围了起来,不交流,不送饭,也不解封。赵章又绝望又羞愧,只好提前结果了自己。围在门口的公子成和李兑想了想,因为赵章咱们把主父都围了,现在即便赵章死了,我们犯的也是灭族大罪啊,不如……

人生就怕遇到这种一不做二不休的人。俩人就是不但不解除围禁,还要驱逐服侍主父的丫鬟和太监,对里面喊话说:“快跑,最后一个出来的尊享灭族服务哦。”吓得丫鬟们集体出逃,只留赵雍一个人在里面,饥饿play。人都走了,也没了食物,一连半个月,能吃的早就被吃完了,赵雍只能爬到外面树上去掏雏鸟吃。外面的军队也不管,只要主父不出院子,大家就当看不见。

掏鸟掏了几天,又把树叶树皮扒下来充饥,最后连地上露出的一点绿色也都被赵雍一股脑用嘴收割,就这样,勉强撑了三个月,一代明主赵雍终于饿死在了沙丘宫。最后的三个月,赵雍应该无数次反思过自己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下场,只是不知道,他反省出来的是不能生太多儿子,还是不能心太软。

有人说,为什么新王赵何在这件事上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呢?算下来,他当年大概只有14岁,14岁,对少年英雄来说,完全是个可以扬名立万的年纪了,可大多数平凡的人,此时都还在依靠父母,人生的一切还没来得及规划。何况,赵何即使当了王,前几年大事也都是主父和大臣在管,他根本不用拿什么主意,也没有独当一面的时候。准确地说,这位后来的赵惠文王当时基本就像个上班族,上朝就是到点打卡而已。

所以,当大臣围了他爹近100天,他既没法武力救父,也指挥不动两个主使,只能全程围观爹那漫长而又悲惨的死亡过程。很多人会假设,如果当初没有那个梦……其实,假设事情不会发生毫无意义,应该关注的是已经制造了矛盾,现在如何解决,可聪明的赵雍偏偏在这件事上糊糊涂涂,不解决,不作为,最后,只能被矛盾激起的千层浪卷成前浪了。

《史记》原文: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於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