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1 / 1)

信陵君:如果世界上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公子无忌

魏都大梁王宫内,魏王邀闲散的幼弟公子无忌对弈。侍从迅速奉上纹枰,魏王和公子无忌双双落座。魏王手拈起几枚棋子,覆于枰上,吩咐公子无忌“猜先”,以此决定谁执白子,谁执黑子。

公子无忌连忙推辞,魏王于是当仁不让地略过猜先程序,执起白子先行。双方一番缠斗,自边角到中腹,攻守激烈。正当魏王举着一枚棋子思考下一步该下在哪里,一名小卒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报大王,赵寇至,且已入界。”

魏王大惊,连忙打算起身召集群臣开会。公子无忌拦住魏王起身之势,轻描淡写地说:“赵王不过是在打猎,不是入侵我国。”说完让手下再探,继续拉着魏王下棋,仿佛成竹在胸。可被强行按在棋局里的魏王早心不在焉了。

不一会儿,手下的人再来回禀,竟然和公子无忌说的一字不差。

魏王大惊,问:“无忌怎么知道的?”

公子无忌如实回答:“臣弟有个门客能知道赵王的行踪,赵王有什么举动,他都会来报告我。”也就是说,公子无忌早在下棋之前,就已经知道隔壁赵王在打猎,而且打到了祖国边界。因为只是打猎,也就没做声张。

本来国家有这么大才,魏王应该如获至宝才对,但公子无忌的身份不一样。他是魏国的王子,现任魏王同父异母的小弟,他如果能力太强,出息太大,让当大哥的魏王压力很大。所以,魏王听弟弟这么一说,表面上赞扬了几句,内心暗想,以后魏国大政不能让弟弟参与了,这简直是给战国的天空安了监控器啊。

《史记》里公子无忌出场的第一幕就表现了卓尔不群的能力,可也因为锋芒太盛,自此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有人总结说,公子无忌不了解官场规则,在王面前,应该对自己的实力有所保留,不能因为是大王也是大哥,就什么底都交上去。其实,以公子无忌的本事,不是这次对弈,也会有射猎、钓鱼各种情况让他展现才能,魏王只要有嫉妒的小火苗,就永远找得到爆发点。

公子无忌是战国天团“战国四公子”之一,组合中的其他三位成员是春申君黄歇、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四人分别是魏、楚、赵、齐四个国家的贵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封地,也叫“战国四君子”。公子无忌被封信陵君,是他哥魏安釐王当上大王后按规矩给他的封地。信陵在今天河南商丘市的宁陵县,也就是说,当年宁陵县的租税,都归公子无忌管。

公子无忌为什么称“公子”?公子一词,现代人概念里,它就是对古代男性最烂大街的称呼。事实上,它在春秋战国时是贵族身份的代表。那会儿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国家,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被称为某公,他们的儿子,就叫公子,同理,公的孙子叫公孙。所以,在春秋战国看到公孙某,那不是他的姓,而是表示身份。周天子是王,他的子孙则是王子、王孙。

因为魏王的故意压制,公子无忌基本成了大梁城里最闲的贵族。被排除在朝廷圈子,于是他就养成了和平民百姓交朋友的习惯,如果谁有什么一技之长,公子无忌就收到府上,充当自己的门客,供养他们衣食住行,这在当时叫做养士。养士好贤的名声散播出去后,不止大梁,世界各地的人都来投奔公子无忌,以至于混在信陵府吃饭的有3000多人,俨然魏国一哥的架势。

对人才的延揽,公子无忌永不止步,不知道听谁说,大梁夷门的看门大爷侯嬴是个有才华的,公子无忌于是频频向侯嬴发出好友申请,侯嬴都置之不理。看侯嬴穿着穷酸,衣服上东一块西一块的补丁显然,公子无忌又经常派人送钱过去,想给她改善改善生活质量。不过侯嬴对此并不太领情,坚决推辞了。

战国是一个士人傲娇,贵族低调的社会风气,看侯嬴越傲慢,公子无忌推想他肚子里越有货,总想跟他交往。

经过多番“追求”,侯嬴终于松了口,公子无忌大喜,当即在府里设宴,把门客都喊出来吃饭,然后准备隆重介绍侯嬴出场。

一切准备就绪后,公子无忌亲自驾马车到夷门去接侯嬴。市集上的人纷纷围观,公子无忌一定是又交新朋友了,因为那时代贵族是不需要自己开车的,就像今天的大老板出门,哪个没有自己当司机?当贵公子亲自开车去接人,说明这人一定有来头,值得八卦。大家一路尾随,发现马车在夷门停了下来,公子无忌空出左上位,又亲自下车去请那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看门大爷。所有人都忍不住发出嘘声,原来就是他啊,他不就是天天蹲这守大门的保安嘛,有啥稀奇的?他都能当信陵君府上贵客,说不定自己也可以呢。众人一阵起哄和指指点点。

不一会儿,大家更不服气了,只见侯嬴一点不谦让,径直一屁股落座在左上位,然后扯着嗓子说:“公子,我有个朋友在菜市场卖肉,你开车送我去跟他唠唠嗑吧。”

公子无忌什么态度?双手执着辔绳,脸上温暖谦恭如故。随着一声扬鞭,马车一路驶向最底层的屠宰场,这里充满了底层人民生活的气息。

侯嬴下车去跟好友朱亥聊天,公子无忌则坐在车上等候。过了好久,太阳都升一半了,侯嬴也不怕耽搁朋友做生意,还在说说笑笑,一边笑一边还往公子无忌那瞄。只见公子无忌还是双手握着辔绳等候,表情温柔。

跟公子无忌一起来接人的手下忍不住了,开始骂骂咧咧,毕竟,不止自己这些人在太阳底下等,信陵君府上还有魏国的将相宗室和其他门客候着呢。可以说,等待中的全是魏国精英群体。

侯嬴偷瞄了半天,发现公子无忌始终没变脸,这才跟朱亥告辞,上车启程了。

一位翩翩佳公子,为一个看门大爷在屠宰场双手执辔,这样一幅画面,定格了公子无忌的千年形象。

到了信陵君府后,公子无忌把侯嬴领到上座,又跟宾客们大吹彩虹屁,说侯嬴的了不起。大家都很惊讶,这大爷谁啊?幸好有贵族素质在身,也没人开口为难侯嬴。

酒席开宴,喝到酣畅淋漓,公子无忌起身替侯嬴祝寿。可算给足了侯嬴面子。

谁知道,侯嬴却拉着公子无忌说:“今天为了你我算做足了。”

公子无忌有点吃惊,不过礼貌使然并没有打断,只是继续聆听老者讲话。侯嬴继续说:“公子今天亲自开车接我,我就故意在集市多待会儿,把公子晾在一边。那儿来来往往的人多,他们都会看到一个现象,侯嬴真是小人嘴脸,而公子是礼贤下士的贤公子。”

公子无忌听完恨不得热泪盈眶,原来他今天所有的傲慢无礼,都是贬低自己的形象来成全自己。

说完,侯嬴又向公子无忌打开自己的朋友圈,把刚才卖肉的朱亥推荐出来。公子无忌于是又数度去请朱亥,结果朱亥脾气跟侯嬴一样,也是怎么请都请不来。

侯嬴、朱亥只是公子无忌礼待中的一两个,却是信陵君府内3000宾客盈门的缩影。当然,人交往中最美的在于互动,在那个“士为知己者死”的时代,门客们也各有所长地在为公子服务,比如前文说的,赵王一举一动都在高清公子无忌监视之下。魏国有公子无忌,公子有这群朋友,于是在纷乱的战国,诸侯国曾十多年也不敢来动魏国一寸山河(魏安釐王十一年至三十年左右)。

除了对朋友好,为魏国谋辅,公子无忌还有个“包解百困”的名声在外,只要有人求助,他总能略施援手,解他人燃眉之急。

魏王有个最喜欢的宠妃叫如姬,如姬虽然锦衣华服、侍女如云,但心里一直有件事让她难以释怀——父亲被人暗杀了。魏王很愿意为美人消难,但无奈发动全国侦查队,三年也没找到如姬的杀父仇人。如姬越来越郁郁寡欢。

忽然,她想起来内侍丫鬟们总在背后议论的公子无忌。听说他豪气干云,急人所急,但凡别人有所求,一定不叫人失望。不知道自己这桩心事,公子能不能帮忙?

带着不确信,如姬最终还是去求了公子无忌,公子二话不说,命门客明察暗访,不多久就把仇人头颅进献了上去。“有困难,找公子无忌”,看来民间传得一点都不错。

大仇得报,如姬心里无限感激,从此心里又记挂上了一件事,报恩。

公子无忌倒未必把替嫂嫂报仇的事挂在心上,他不过惯于帮人解决问题,守护乱世的弱智和式微的正道。

只是很快,公子无忌也遇到困难了。强大的秦国到处征讨,这次打的是跟魏国有连襟关系的赵国——公子无忌同母姐姐嫁给了赵国平原君。于是,平原君不断发求救信给魏国,魏王本来打已经派了十万大军去救赵,奈何秦王发了一封恐吓信,说谁敢救赵,收拾完赵国第一个揍你。魏王自然不愿意拿祖宗基业为了赵国去跟秦国豪赌,只好让将军停止前进,持观望状态。

魏国这边不来救,赵国首都邯郸城岌岌可危,平原君于是又不断写信给公子无忌,信里骂得无比难听:我之所以跟你们结姻亲,不过是因为听说公子无忌高义,现在你急人所急的品质呢?末了,平原君又把他姐拉上,说她天天在哭,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平原君骂的。

公子无忌看得无地自容,只好不断去求魏王行动,3000门客里能说会道的也纷纷上阵进行劝说,结果魏王像吃了秤砣铁了心,愣是不动如山。

无奈之下,公子无忌也不想独活了,抱着必死决心跟门客们交底,说要去跟赵国共存亡。大家纷纷表示,没问题,组队一起啊。于是一百多辆兵车浩浩****出发,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无疑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但全军并没有哭丧着脸,而是一路走一路笑,划算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的买卖。

走到夷门,想着一辈子最后一面,公子无忌去跟侯嬴道别。侯嬴先是怒其不争地对公子无忌没好脸色,接着又出主意——你去找如姬偷大王的虎符,不就可以接手十万大军了嘛。

见公子无忌犹豫,侯嬴又说,别想了,你为如姬报了杀父之仇,如姬一直想找机会报恩,奈何一直没机会,这次也算完成她夙愿了。

于是公子无忌去找如姬。如姬什么反应?

毕竟,她这会儿年轻漂亮,又最得宠,正是人生最潇洒的时候。而偷一国兵符,可完全是摆了一条死路在面前啊。她会冒险,或者说明知必死而“吾往矣”吗?《史记》用不到20个字为如姬思考完了一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她毫不犹豫地把公子无忌所需交到他手里,颇有一种“你守护乱世,我守护你”的浪漫色调。随后,太史公之笔和所有人一起上了战场,却秦全赵,公子以一战成名。此战被后世概括为“信陵君窃符救赵”,再没有人关注如姬的结局。

想必,如姬决定偷虎符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一死的准备了,一来替公子顶罪,二来对魏王谢罪。

乱世里,人才最值钱,人命最不值钱,但却依然有那么多人愿意成全公子无忌和他要做的大事。所谓别人对你怎么样,就是你对别人的折射。这无疑是公子无忌说好话、做好事的日常人品累积。

救赵后,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边界迎接公子无忌,把公子当神一样供奉,一路彩虹屁捧着,说他是“自古公子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又赵王又商量在赵国也划五座城封给公子无忌。众星捧月,高帽戴一路,公子无忌脸上也不禁有些骄傲。门客见了连忙劝,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公子必须记得,有一样东西公子一定要忘。公子欠别人的,一定要牢记在心,别人欠公子的,公子一定要忘掉。话刚落音,公子无忌脸上以红,羞愧得无地自容。

这一幕虽然世俗,让温文尔雅的公子掉下神坛,但这烟火气却让人觉得和他更亲近了一些,他不再是个高高在上,没有缺点的神人。

窃符救赵的消息传回魏国,魏王先是大怒,公子无忌也深知老哥不会饶恕自己,解了兵权,把魏国军队和虎符一起还给了魏国,自己则留在赵国生活。随后公子无忌义声远播,魏国地位也因此水涨船高,毕竟,打败秦国存活赵国的,都是魏国的士兵。于是,魏王也消了气,让公子在魏国继续享有信陵君封号,却没有派人去请公子无忌回国。于是,公子无忌在赵国一住就是十年。除了偶尔也扩大一下朋友圈,公子无忌日常能做的,就是望着大梁的方向发一发呆。战国的大局势,虽然人才到处跑,不局限于一国,但公子无忌作为魏国的贵族,是很难忘记自己的父母志邦,扎根赵国一辈子的。就像屈原不得楚王重用,也不会去投靠秦国,而是身投汨罗江。

十年,虽不至沧海桑田,却老了那个少年。

秦国听说魏国没了公子无忌,不断发兵戳魏国的脊梁骨,魏王无奈,只有派人去请公子无忌回国。可是,十年客居他国,公子无忌内心也有愤懑,思乡之情和怨气一起涌上心头,竟告诫门客,不许跟魏国使者往来。到底公子无忌门客的总体素质极高,在赵国新交的两个朋友出来劝说,公子在赵国被尊崇,诸侯间也有名气,依存的还是魏国。如果魏国亡了,宗庙社稷被毁,公子还有什么面目立于天地间?话还没说完,公子无忌连忙狂奔,一边上车一边跟门客们喊:“回家了!”思乡的情绪一起化作催促马蹄的悠扬声里。

兄弟见面,相拥而泣,所有的爱恨都在泪水里冰释了。魏王任命公子为上将军,公子无忌登高一呼,诸侯国听说了,纷纷派军助战,五国之兵声势浩**,将秦国打回了老巢。有公子无忌在,秦国很难占到便宜,于是,秦国使出一招反间计,说信陵君的声威早就超过了魏王,诸侯国又那么给面子,可以自立为王了。本来就嫉妒公子的魏王在日夜的诋毁声中,终于又一次夺了公子兵权。

公子无忌又一次成了魏国第一闲人。魏国已经浪费了他十年,将来还有多少年?公子无忌于是称病,放浪形骸,终日醉酒,在醒醒睡睡间把真实的世界遗忘。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摔碎给人看。四年后,公子酒精中毒而死。从此以后,再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秦国铁蹄,十八年后,秦军灭魏,屠大梁。又几十年后,公子无忌的小粉丝刘邦建立汉朝,感念公子贤能,派了五户人家,世世代代为公子守墓。

《史记》原文: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