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少做传递有条件接纳的举动,同时也要多做传递无条件接纳的事情。这里的首要问题如此明显,我们许多人从没停下来想过这一点:我和孩子在一起时通常都是怎样的情绪?当然,这跟那些无论天崩地裂都能保持灿烂微笑的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他们可以在充满吵闹孩童的房子里待一整天,还依旧能耐心响应每一个请求,不慌不忙地对待没完没了的要求。但像我们这样的,对那些永远笑眯眯的家长羡慕嫉妒恨的人,该怎么办呢?我们不能愣把自己变成更快乐或更有耐心的人,但我们却能,也应该,付诸努力,尽可能正面积极地面对孩子。
与其将个性或天赋的差异看作一成不变——有些人天生就这样、有些人天生就那样——更有益的方式是看我们每个人需要做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达到同样的目标。我姐夫的空间感奇佳,在异地他乡认路那是不费吹灰之力,而我则必须竭尽全力才能找到北,因此当我身处陌生环境时就会付出更多努力。
人的情绪状态没准儿也一样:天生不那么积极乐观、宽容大度的家长,有责任设法多点积极乐观、宽容大度,至少和孩子在一起时是这样;他们努力的结果会帮助孩子确认自己是否被爱以及如何被爱。如果孩子知道我们很高兴看到他们,这就是传递无条件接纳的开端。反过来,如果他们总是从我们身上觉察到负面评价——闷闷不乐(孩子会误以为是他们的错)、翻白眼、烦躁的长叹——会让他们感觉不到无条件的爱。
当然,更加迫切的问题是:当我们坚信孩子应该知道怎么做(我们已经告诉他们好多次了!)可他们却还持续淘气时,如何传达我们的爱。流行观点认为他们是在“考验我们的极限”,这个短语在训育界很吃香,通常用以辩护家长强加更多更严厉的限制。这种孩子是在考验家长的假设,有时甚至还会成为惩罚孩子的正当理由。不过我的看法是,孩子用表现不当来考验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即我们爱的无条件性;或许他们是在通过不被接纳的行为来看清我们是否会停止接纳他们。
我们的反应须是顽固地拒绝上钩。我们必须让孩子放心:“无论你做了什么、无论我如何烦恼,我都永远、永远、永远不会停止爱你。”当然可以这么直说,但也必须做到身体力行。无条件养育的家长时常对孩子保证,尤其是与孩子出现冲突时,让孩子知道他们对父母有多重要。当孩子的行为不那么可取时,这些家长会指出该行为是暂时的,且并非出于孩子的本性,不会真的影响他们对孩子的了解和爱。(顺便提醒大家,强调我们爱的无条件性不同于用表扬取代批评这种更传统的养育建议;正面强化不会抵消负面评价,因为问题出在评价本身。详情稍后阐述。)
这些建议,一如无条件接纳的整体理念,同样也适用于教育工作者。帮助教师将教室转变成关爱社区的教育心理学家玛丽琳·沃森一再强调学生感觉被信任和接纳的重要性:一名教师可以明确认定某些行为是错的,但仍能提供“一种深刻的安稳感——让学生确信她依然关爱他们,不会惩罚或放弃他们,即使(他们的行为)非常糟糕”。这种姿态会让学生的“最佳动机崭露头角”,因而给予他们“空间和支持来反思,并自发从事补偿性道德行为”,也就是说,在做错事后找到办法让事情变对。“如果我们想让学生信任我们是关心他们的”,她总结道,“那么我们就需要表现出关爱,并不要求他们表现乖乖、取得成绩作为回报;不是说我们不想要或不期待他们行为规范,而是说我们的关心和关爱并不依赖于此。”
沃森指出,即使学生经常表现得没有礼貌或挑衅好斗,只要我们牢记学生为什么会那样做,那么就会更容易保持以上立场。关键是教师要思考学生(情感方面)有什么未被满足的需求。这样,她就可以看清“调皮捣蛋、危险凶恶外表下那敏感脆弱的孩子”。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一样,都要清醒地将这种挑衅看作是孩子在考验成年人是否会撤销对他们的关爱。
一位教师在面对一个特别淘气的学生时,选择在他旁边坐下来对他说:“你知道吗?我真的、真的特别喜欢你。你可以一直做这样的事,这不会改变我的想法。我觉得你好像是在设法让我不喜欢你,但这没用。我永远不会不喜欢你。”这位教师补充道:“从那之后很快,我不是说立即,他调皮捣蛋的行为就开始减少了。”这故事的意义在于,无条件接纳不仅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也是一种强大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当然,在让孩子放心无论如何我们都爱他们时,真诚感是很重要的;在书上抄一段话空洞地背给孩子,没有比这更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