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真正关心孩子的利益所在,并愿意质疑传统的养育观念,你很可能会推翻某些关于成功的流行臆断。以成绩为例,即使是许多体贴周到、尊重孩子的家长也会笃信分数高是好事,因而会很高兴看到孩子取得好成绩。然而,在深入探究某些家长为达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养育方式以前,我想提醒各位警惕有关分数的整体思路。
我的担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动机有多种,但并非全部可取。学生是以高分为目标还是以解决问题或理解内容为目标,二者存在很大差别。更重要的是,有研究结果显示,当孩子被鼓励将焦点放在追求更好的分数上时,会导致三种结果:①失去对学习本身的兴趣;②试图逃避富有挑战性的任务;③无法深入地和批判性地思考。现在让我们对其逐一加以分析。
1.就像因慷慨大方而受到奖励的孩子通常最终会变得吝啬小气一样,总是得A(尤其是以A作为主要目标)的学生也会容易变得对所学内容兴趣索然。当然也不是所有学生都会这样,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就对分数的破坏力免疫,但这种风险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还是非常高的。据我所知,所有相关研究均发现,那些被告知某项任务将会被评分的学生,相比那些没有把任务和成绩挂钩的孩子,会更少享受这项任务,也不如后者更愿意事后主动回来继续这项任务。即使是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或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科学课题,只要是预先告知必须做它才能得到A、100分或一颗小星星,也足以令它们迅速失去吸引力。孩子越看重分数,他们与生俱来的对世界的好奇心就越容易蒸发掉。
2.分数会导致孩子挑选最容易的任务去做。越向孩子强调他们的表现会被“计入”判分,他们就越倾向于逃避任何不必要的风险。孩子很快就推论出,相对容易的任务是达到更好结果的可靠保证,为了尽最大可能降低坏分数的概率,他们会选择一本更薄的书,或者更熟悉的论题来写论文。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动机不足”或他们太懒,只能说明他们是理智的,成年人通过将高分设为目标从而告诉孩子分数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孩子就会做出这种反应。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将成绩看作高于一切目标的家长会更倾向于让孩子选择“困难最少、成功性最大”而非“能让孩子学到新知识但也会犯错”的任务去完成。相比之下,如果家长明确表示学习(以及学习带来的乐趣)比作品的质量更重要,那么孩子会更倾向于竭尽全力解决自己感兴趣或新鲜的事物,即使不能确定自己最终会做成什么样子。
3.对高分的追求通常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更肤浅、更表面。他们会粗粗浏览书籍,寻找“需要知道的”内容,满足作业要求就完事儿了。他们会为了考高分儿投机取巧,甚至作弊。擅长考试的学生可以蒙混过关得A,并以此取悦家长,但他们最终能记住自己所学吗?能发明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和创新手段吗?能针对老师讲的内容提出有见解的问题吗?能批判性地思考书里的观点吗?能串联不同想法、从不同角度看待某个论题吗?或许有时能做到吧,但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将重点放在耀眼的成绩单而非理解所学内容上,这些都很难做到。有一篇阐述奖励的学术文章,题目恰到好处地说明了分数的本质——《探索之敌》。
总之,我们越想让孩子①活到老、学到老,真正从语言、算术和思想上获得乐趣,②避免只走安全容易的捷径,③成为有深度的思考者,就越应该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忽略分数。更好的情况是:我们还应该鼓励老师和校长尽量弱化(甚至根除)使用评分。作为全国教育者的协作方,我可以告诉你,许多真正致力于高质量教学的学校,为确保学生不会失去对学习的先天性热爱,刻意避免用字母和数字评分。他们找到信息性更强、破坏性更弱的方法,例如书面报告和个别谈话,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孩子在哪里需要帮助。结果呢,这些没被判分的学生考入大学并无障碍。
当然这样的学校仍在少数。大多数学校继续依赖传统的成绩单,这也难怪家长为何看到高分会放心、看到低分会担心,我们都身不由己,随波逐流。我们想让孩子得到高分,是因为它似乎是学业成功的最佳指针,同时也因为几乎没有人告诉我们分数的破坏性影响,或者是取代它的办法。甚至我们自己上学时也经历了排名和打分,但这恰恰说明了解这种习以为常的做法的潜在危害就更加重要,意识到关键问题不在于孩子能得多少分,而是他们是否认为分数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分数本身就很成问题,但如果我们再逼迫孩子取得高分——实质上是把一个错误目标嫁给一个错误方式——其危害性就会变本加厉。
证据明确显示,过度管制总体上来说会产生负面影响,不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包括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果家长不给孩子充分的机会做决定、不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感,孩子在学校很多方面都不太可能取得成功。还有,家长针对学校作业施以过度管制存在潜在危害,这个结论来自前边提起过的调查:当家长在和孩子共同完成作业时使用控制模式,那么孩子最终会学得更差劲。
现在,我们再加上针对分数施以控制的危害性。有些家长允诺孩子只要取得高分,就奖励他们任何东西,从糖果到现金到汽车(由于分数本身的功能通常被设置为外在动机,因此这种行为意味着对奖励施以奖励)。有些家长会使用惩罚性控制,如果学习成绩不佳,就用制造各种不愉快来威胁孩子。两项不同研究结果已证明,这些技巧最好的可能性是不起任何作用,最坏的则是会加重问题的严重性。确切地说,承受高分得奖、低分挨罚的孩子会倾向变得对学习本身兴趣索然,导致今后在学校表现更差,这些明显都是家长干预造成的直接后果。事实上,家长越注重成绩,孩子的成绩越差。
当然,这个悖论与简单粗暴的训育技巧会导致孩子更不听话的后果惊人地相似。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见证了控制模式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分数而言,研究结果恰恰证实了我们很多人都见识过的:你强力逼迫孩子——比如写作业——通常会导致他们企图挽救自己的主权,或通过直接反抗、或通过消极对抗:心不在焉、哭哭咧咧、拖延磨蹭、用别的事当借口。你越告诫他们高分的重要性,或越依赖胡萝卜加大棒威逼利诱他们,他们就越反感受控,成绩也越滑坡。
而令人烦恼的还不在于孩子最终成绩不佳;毕竟,我一直在强调分数本身毫无意义。相反,我们应该关心的是孩子可能会用更不努力的方式去对抗必须在学校表现良好的压力,最终导致他们根本学不到什么。先别在意令人沮丧的成绩单了:如果我们将孩子逼得太紧,他们最终会更不爱思考、更不善思考。
当然,强迫也有机会得逞,当我们拧紧螺丝,有些孩子会如我们所愿地用功读书、提高成绩,我们甚至会让他们成功考入我们——说错了,是他们——中意的大学。但我要重申:正如严格训育一样,这种胜利注定代价惨重。我们的干预导致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又如何看待我们?压力对他们的情感健康产生了什么影响?他们对阅读和思考的兴趣呢?如果分数本身已经令学习变成负担,那么请想象一下,如果再加上家长为提高分数而施加的压力,对孩子造成的又是怎样一种加倍的影响。
纽约一位教师观察到:“我没听到过家长讨论如何帮助孩子爱上阅读,我只听到他们分享如何让孩子尽早开始阅读。”家长的这些落后选择所造成的影响既可以预测又始终如一。例如一位在佛罗里达担任学生顾问的朋友曾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他有一位高中生客户,在学校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经常上光荣榜,成绩优秀;当时他只差临门一脚——精彩的申请文书——就可以顺利进入重点大学;于是他找到我的朋友,希望得到一些好的写作建议。朋友建议道:“我们可以先从曾经打动过你的书籍开始。告诉我你喜欢读什么书——不包括为应付家庭作业的。”一阵令人难堪的沉默……他竟然一本都说不上来;兴趣阅读对于这个尖子生来说竟十分陌生。我曾多次在讲座中对家长和教育者提到这个故事,听众席上所有人都会心地点着头。在许多学校,这样的学生比比皆是。他们凭什么想读老师没要求他们读的书?不打分?不考试?就没有意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些家长还会洋洋自得于终于有一天,自己无须持续站在孩子身后监督、刺激、敦促、催逼孩子更加刻苦。在某一时刻,孩子内化了压力,可以说把鞭子接到了自己手里。他们倘若没有取得成功便会感觉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此刻,学习和成功是其内部动机,但绝不是内在动机;他们可以自觉做事,但并不感到是自由选择,也不感觉快乐。这种内化是我们应该畏惧并要极力阻止的。毕竟,低龄儿童旺盛的好奇心并不会像乳牙那样自然消失。它是被家庭和学校里某些特定事件——某些不必要发生的事情——扼杀的。
所以说,分数已够恶劣,使用控制手段强迫孩子致力于提高分数,更是雪上加霜;而罪大恶极者莫属这些控制手段不断累积成有条件的养育。有些家长并不用现金来奖励全优成绩,而是用爱和认可;事实上,他们把爱当作杠杆,迫使孩子获得成功——严重到令孩子感觉家长对自己的正面感受是根据成绩单而上下起伏。
正如一位研究人员指出的,当家长的爱是在“以孩子满足过高或不切实际的标准为条件”时,情况就十分危险了。如果孩子感觉他们必须不断做出令人钦佩的事,好让家长以他们为荣,那么他们的自我认可也开始变得有条件。儿童早期教育专家莉莲·卡茨(Lilian Katz)通过观察总结道:“这些孩子长期生活在恐惧中,害怕自己会让家长失望。”事实上,一项新近研究结果显示,家长使用爱的撤回,孩子更容易对失败存有不健康的恐惧。(有趣的是,研究还发现,这些家长之所以决定使用这些养育技巧,是出于他们自己对失败的恐惧。)
除了心理破坏性以外,这种模式实际上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会(再一次)削弱家长希望增强的东西。例如,有些孩子会“自我设障”(self-handicapping,其表现方式可能是在行为上设下障碍,也可能只是在口头上虚构一些不相关的情节,目的都是为了替自己的主要行为做掩护。它本身没什么不好,其实是一种心理的防卫机制,保护自己的自尊不至于受伤太多,运气好还可以为自己赢得多一点自尊。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往往会变得过于依赖它,反而限制了成长的动力。——译者):他们停止做出任何努力,好为自己无法成功找个借口,这会让他们继续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他们可以告诉自己,如果他们努力了,就能出类拔萃。他们的自我价值感越脆弱,就越倾向于通过自暴自弃来自我保护。换句话说,虽然自我设障会增加失败的机会,但对于他们来说却可以避免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因而也就避免承认自己是个不值得被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