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2:目标市场策略(1 / 1)

任务描述

1.调查别克、宝马汽车品牌在中国的目标市场,了解其选择这样的目标市场的原因,并进行比较。

2.调查当地的沃尔玛超市,了解其所采取的目标市场策略,以及为什么采取这一策略。

理论指导

一、目标市场覆盖模式

所谓目标市场,就是企业期望且能够开拓和占领的市场,也就是企业愿意并有能力进入或为之服务的那个顾客群(细分市场)。

根据产品和市场两大指标划分,有五种目标市场选择模式,如图6-1所示,图6-1中P1,P2,P3表示不同的产品,M1,M2,M3表示需求不同的顾客群体。

图6-1 五种基本的目标市场选择模式

相关链接5

五种基本的目标市场选择模式

1.产品-市场集中化

采用这种策略的企业以一种产品去满足一个顾客群的需要,即企业只选择一个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这种选择通常是由企业资源力量有限所致。当然如果企业在这一特定市场范围具有专业化经营的优势,或者这一市场区域竞争对手较少,企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企业也可能做出选择,但是,选择这种覆盖策略使企业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企业将有可能无法生存。如图6-1(a)所示。

2.产品专业化

采用这种策略的企业以一种产品去满足不同的几个细分市场的需要。采用这种策略,企业可以有效地树立产品专业优势,确立品牌鲜明的特征。但由于产品范围狭窄,企业在产品调整方面居于劣势。如图6-1(b)所示。

3.市场专业化

采用这种策略的企业以不同的产品尽量满足一个细分市场的需要。这种策略帮助企业从纵深方面尽可能满足特定顾客的不同需求,因而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特定顾客的需求。但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企业营销活动将承受很大的成本压力。如图6-1(c)所示。

4.选择专业化

采用这种策略的企业以不同的产品去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即有选择地进入一些不同的细分市场。对于这种策略,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及市场的需求状况综合性地加以选择,可以在更好地发挥资源效率的前提下,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但是,这种策略通常要求企业有较强的资源实力及营销能力。如图6-1(d)所示。

5.市场全面化

市场全面化是指针对所面临的不同顾客群的多种需求,企业提供多种产品去加以满足。显然,这种策略只能是有雄厚实力的大企业才能采用。如图6-1(e)所示。

二、目标市场进入策略

当企业确定了目标市场的覆盖范围,接着就要确定以何种策略进入目标市场。可供企业选择的目标市场进入策略主要有三种:无差异性市场策略、差异性市场策略和集中性市场策略(图6-2)。

图6-2 企业进入目标市场的三种策略

相关链接6

企业进入目标市场的三种策略

1.无差异性市场策略

无差异性市场策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细分之后,将整体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只推出一种产品,运用单一的市场营销组合,力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尽可能多的顾客需求的目标市场策略。这是一种求同存异的策略,采用此策略的企业把整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它只考虑需求的共性而不考虑差异,运用一种市场营销策略(产品、价格、分销、促销)吸引尽可能多的顾客。如图6-2(a)所示。

无差异性市场策略的优点是产品单一,容易保证质量。同时,企业可以大批量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其主要缺点是单一产品要以同样的方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所有顾客的需求,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当同行业中有几家企业都实行无差异市场营销时,在较大的子市场内的竞争异常激烈,因而往往是子市场越大,利润越小。人们把这种追求最大子市场的选择称为“多数谬误”。充分认识这一谬误,能够促使企业增强进入较小子市场的兴趣。

2. 差异性市场策略

差异性市场策略是指企业决定同时为几个子市场服务,设计不同的产品,并在渠道、促销和定价方面加以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各个子市场需要的目标市场策略。如图6-2(b)所示。

差异性市场策略的优点是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扩大销售。同时,企业易于取得连带优势,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大大提高消费者和用户对企业产品的依赖程度,提高企业信誉。但产品、促销方式及其他营销策略的差异化,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使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大增。目前,只有实力雄厚的大公司采用这种策略。

3.集中性市场策略

集中性市场策略是指企业集中所有力量,以一个或少数几个性质相似的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以便在较小的子市场上实现较大的市场占有率的目标市场策略。实行集中市场营销的企业对目标市场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用特殊的商品和营销方案去满足特殊消费者的需要。采用这种集中性市场策略的企业,通常集中针对一个或为数不多的细分后的小市场作为它的目标市场。

集中性市场策略的优点是可以节省费用,使企业集中进行专业化经营。但是也有缺点,实行这种策略对企业来说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为企业选择的市场单一,企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儿,一旦出现市场情况变化快、预测不准或是营销方案制定不利的情况,就可能导致重大的失败。

三、影响目标市场选择的因素

企业在选择、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时,必须考虑五个因素:企业资源、产品同质性、市场同质性、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竞争对手的目标市场策略。

1.企业资源

如果企业实力雄厚、管理水平较高,可以考虑采用实行差异市场营销;否则,最好实行无差异市场营销或集中市场营销。

2.产品同质性

产品同质性是指产品在性能、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的大小。对于同质产品或需求上共性较大的产品,一般实行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反之,对于异质产品则实行差异市场营销或集中市场营销策略。

3.市场同质性

如果市场上所有顾客在同一时期偏好相同,购买的数量相同,并且对市场营销刺激的反应相同,则可视为同质市场,宜实行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反之,如果市场需求的差异较大,则为异质市场,宜采用差异市场营销或集中市场营销策略。

4.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处在介绍期和成长期的新产品,市场营销重点是启发和巩固消费者的偏好,最好实行无差异市场营销或针对某一特定子市场实行集中市场营销;当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可改用差异市场营销策略以开拓新市场,满足新需求,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5.竞争对手的目标市场策略

企业采用何种市场战略,往往要视竞争对手所采取的市场战略而定,一般说,企业的市场战略要与竞争对手有所区别,反其道而行之,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采取无差异性市场战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打进市场,企业应采用差异性市场战略,如仍采用无差异性市场战略就很难成功。如果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较弱,也可采取与之“对着干”的战略,凭借实力击败竞争对手。当然,这些只是一般原则,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营销者在实践中应根据市场具体情况,对比竞争双方的力量,采取具体的目标市场战略。

相关链接7

资生堂的主要目标市场决策

20世纪80年代以前,资生堂实行的是一种不对顾客进行细分的大众营销策略,即希望自己的每种化妆品对所有的顾客都适用。80年代中期,资生堂因此遭到重大挫折,市场占有率下降。1987年,公司经过认真反省以后,决定由原来的无差异的大众营销转向个别营销,即对不同顾客采取不同营销策略,资生堂提出的口号便是“体贴不同岁月的脸”。他们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顾客提供不同品牌的化妆品。为十几岁少女提供的是RECIENTE系列,20岁左右的是ETTUSAIS,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则有长生不老ELIXIR,50岁以上的妇女则可以用防止肌肤老化的资生堂返老还童RIVITAL系列。

资生堂不像一般的化妆品公司那样,对零售商有较大的依赖,它有自己独立的销售渠道,旗下专卖店(柜)超过25 000家。为配合产品销售,资生堂又推行了“品牌店铺”策略,即结合各品牌的具体情况,在每一专卖店(柜)中只集中销售一种或几种品牌。例如,在学校、游乐场、电影院附近年轻人较多的地方,设立RECIENTE系列专卖店,在老年人出入较多的地方则设立RIVITAL专卖店。

资料来源:吴志刚.资生堂中国战略启思录.http://www.yewuyuan.com/article/200306/200306270012.shtml[2013-7-20]

感悟营销

欧莱雅集团进军中国市场

巴黎欧莱雅进入中国市场至今,以其与众不同的优雅品牌形象,加上全球顶尖演员、模特的热情演绎,向公众充分展示了“巴黎欧莱雅,你值得拥有”的理念。目前已在全国近百个大中城市的百货商店及超市设立了近400个形象专柜,并配有专业美容顾问为广大中国女性提供全面的护肤、彩妆、染发定型等相关服务,深受消费者青睐。回顾上述成功业绩,关键取决于欧莱雅公司独特的市场细分策略。

首先,公司从产品的使用对象进行市场细分,主要分成普通消费者使用的化妆品、专业使用的化妆品,其中,专业使用的化妆品主要是指美容院等专业经营场所使用的产品。

其次,公司将化妆产品的品种进行细分,如彩妆、护肤、染发护发等,同时,对每一品种按照化妆部位、颜色等再进一步细分,如按照人体部位不同将彩妆分为口红、眼膏、睫毛膏等;再就口红而言,进一步按照颜色细分为粉红、大红、无色等,此外,还按照口红性质差异将其分为保湿型、明亮型、滋润型等。如此步步细分,仅美宝莲口红就超过150种,而且基本保持每1~2个月就向市场推出新的款式,从而将化妆品的品种细分几乎推向极限地步。

再次,按照中国地域广阔的特征,鉴于南北、东西地区气候、习俗、文化等的不同,人们对化妆品的偏好具有明显的差异。如南方由于气温高,人们一般比较少化白日妆或者喜欢使用清淡的装饰,因此较倾向于淡妆;而北方由于气候干燥以及文化习俗的缘故,一般都比较喜欢浓妆。同样东西地区由于经济、观念、气候等的缘故,人们对化妆品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欧莱雅集团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按照地区推出不同的主打产品。

最后,采用了其他相关细分方法,如按照原材料的不同有专门的纯自然产品、按照年龄细分等。

总之,通过对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环境分析,欧莱雅公司采取多品牌战略对所有细分市场进行全面覆盖策略,按照欧莱雅中国总经理盖保罗所说的金字塔理论,欧莱雅在中国的品牌框架包括了高端、中端和低端三个部分。

其中,塔尖部分为高端产品,约有12个品牌构成,如第一品牌的赫莲娜,无论从产品品质和价位都是这12个品牌中最高的,面对的消费群体的年龄也相应偏高,并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第二品牌的兰蔻,它是全球最著名的高端化妆品牌之一,消费者年龄比赫莲娜年轻一些,也具有相当的消费能力;第三品牌的碧欧泉,它面对的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时尚消费者。欧莱雅公司希望将其塑造成大众消费者进入高端化妆品的敲门砖,价格也比赫莲娜和兰蔻低一些。它们主要在高档的百货商场销售,兰蔻在22个城市有45个专柜,目前在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占有率第一,碧欧泉则是第四。而赫莲娜2000年10月才进入中国,目前在全国最高档百货商店中只有6个销售点,柜台是最少的。

塔中部分为中端产品,所包含品牌有两大块:一块是美发产品,有卡诗和欧莱雅专业美发,其中,卡诗在染发领域属于高档品牌,比欧莱雅专业美发高一些,它们销售渠道都是发廊及专业美发店。欧莱雅公司认为,除产品本身外,这种销售模式也使消费者有机会得到专业发型师的专业服务。另一块是活性健康化妆品,有薇姿和理肤泉两个品牌,它们通过药房经销。欧莱雅率先把这种药房销售化妆品的理念引入了中国。

塔基部分是指大众类产品,中国市场不同于欧美及日本市场,就在于中国市场很大而且非常多元化,消费梯度很多,尤其是塔基部分的比例大。在中国大众市场中,欧莱雅公司目前共推行5个品牌,其中,巴黎欧莱雅是属于最高端的,它有护肤、彩妆、染发等产品,在全国500多个百货商场设有专柜,还在家乐福、沃尔玛等高档超市有售。欧莱雅的高档染发品已是目前中国高档染发品的第一品牌。第二品牌是羽西,羽西秉承“专为亚洲人的皮肤设计”的理念,是一个主流品牌,在全国240多个城市的800家百货商场有售。第三品牌是美宝莲——来自美国的大众彩妆品牌,它在全球很多国家彩妆领域排名第一,在中国也毫不例外,目前已经进入了600个城市,有1.2万个柜台。第四品牌是卡尼尔,目前在中国主要是引进了染发产品,它相比欧莱雅更大众化一些,年轻时尚,在中国5000多个销售点有售。第五品牌是小护士,它面对的是追求自然美的年轻消费者,市场认知度90%以上,目前在全国有28万个销售点,网点遍布了国内二、三级县市。

资料来源:陈开贵.中国营销传播网:欧莱雅的中国市场竞争策略.http://www.emkt.com.cn/article/111/11125-1.html.

讨论题

欧莱雅采用怎样的市场细分策略和目标市场的营销策略?值得借鉴之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