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际物流服务贸易主要内容(1 / 1)

国际物流服务贸易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国际货运代理、商品检验、海关报关、国际理货、保险、运输、储存、国际商品包装、租船、出口单证等内容。本节主要从国际货运代理及船代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国际物流服务贸易的操作流程。

一、国际货运代理

(一)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

国际货运代理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或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运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人。可以办理订舱、仓储;货物的监装、监卸,集装箱拼装拆箱;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快递(私人信函除外);报关、报检、报验、保险;缮制有关单证,交付运费,结算,交付杂费;其他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还可以从事有关的物流活动。

这些工作联系面广,环节多,是把国际贸易货运业务相当繁杂的工作相对集中地办理,协调、统筹、理顺关系,增强其专业性、技术性和政策性,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形成,是国际商品流通过程的必然产物,是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该行业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国际贸易企业的货运代理,其英文命名为FORWARDERS,并为其成立了国际性组织,即“菲亚塔”,英文缩写为“FIATA”。它的成员已发展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国际货运代理公司3500多家,从业人员已达800多万人,我国上海、广东、天津、青岛、大连、江苏、深圳相继成立了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在此基础上中国商务部成立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指导各地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并加入国际性组织“FIATA”成为其成员。

(二)国际货运代理的操作流程

1.接受货主询价

(1)海运询价:①需掌握发货港至各大洲、各大航线常用的,及货主常需服务的港口,价格。②主要船公司船期信息。③需要时应向询价货主问明一些类别信息,如货名、危险级别等。

(2)陆运询价(人民币费用):①需掌握各大主要城市公里数和拖箱价格。②各港区装箱价格。③报关费、商检、动植检收费标准。

(3)不能及时提供的,需请顾客留下电话、姓氏等联系要素,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回复货主。

2.接单(接受货主委托)

接受货主委托后(一般为传真件)需明确的重点信息:

(1)船期、件数。

(2)箱型、箱量。

(3)毛重。

(4)体积,各箱型最大体积。

(5)付费条款、货主联系方法。

(6)做箱情况,门到门还是内装。

3.订舱

(1)编制委托书(十联单);制单时应最大程度保证原始托单的数据正确、相符性,以减少后续过程的频繁更改。

(2)加盖公司订舱章订舱:需提供订舱附件的(如船公司价格确认件),应一并备齐方能去订舱。

(3)取得配舱回单,摘取船名、航次、提单号信息。

4.做箱

(1)门到门:填妥装箱计划中的做箱时间、船名、航次、关单号、中转港、目的港、毛重、件数、体积、门点、联系人、电话等要因,先于截关日(船期前两天)1~2天排好车班。

(2)内装:填妥装箱计划中的船期船名航次、关单号、中转港、目的港、毛重、件数、体积、进舱编号等要因,先于截关日(船期前两天)1~2天排好车班。

(3)取得两种做箱方法所得的集装箱装箱单(CLP)。

5.报关

(1)了解常出口货物报关所需资料:①商品检验单。②配额单。③许可证。④产地证。⑤商标授权、商标品名。⑥出口香港地区货值超过$10万,其他地区超过$50万,核销时需提供结汇水单(复印件)。⑦提供商会核价章。

(2)填妥船名航次、提单号、对应装箱单(Packing list)、发票、所显示的毛重净重,件数、包装种类、金额、体积,审核报关单的正确性(单证一致)。

(3)显示报关单所载货物的“中文品名”,对照海关编码大全,查阅商品编码,审核两者是否相符,按编码确定计量单位,并根据海关所列之监管条件点阅所缺报关要件。

(4)备妥报关委托书、报关单、手册、发票、装箱单、核销单、配舱回单(十联单第五联以后)、更改单(需要的话)和其他所需资料,于截关前一天通关。

(5)跟踪场站收据,确保配载上船。

(6)凡是退关改配的,若其中有下个航次,出运仍然需要许可证、配额、商检、动植检之类的文件资料,退关、改配通知应先于该配置船期一个星期到达,以便(报运部)顺利抽回资料,重新利用。否则只会顺延船期,造成麻烦。

6.提单确认和修改

(1)问明顾客“提单”的发放形式:①电放:需顾客提供正本“电放保函”(留底),后出具公司“保函”到船公司电放。②预借(如可行)需顾客提供正本“预借保函”(留底),后出具公司“保函”到船公司预借。③倒签(如可行)需顾客提供正本“倒签保函”(留底),后出具公司“保函”到船公司倒签(此种情况下,多半是签发HOUSE B/L)。④分单:应等船开以后3~4天(候舱单送达海关,以保证退税),再将一票关单拆成多票关单。⑤并单:应等船开以后3~4天(候舱单送达海关,以保证退税),再将多票关单合成一票关单。⑥异地放单:须经船公司同意,并取得货主保函和异地接单之联系人、电话、传真、公司名、地址等资料方可放单。

(2)依据原始资料,传真于货主确认,并根据回传确立提单正确内容。

7.签单

(1)查看每张正本提单是否都签全了证章。

(2)是否需要手签。

8.航次费用结算

(1)海运费:①预付(FREIGHT PREPAID)。②到付(FREIGHT COLLECT)。

(2)陆运费:①订舱。②报关(包括返关之前已经报关的费用)。③做箱(内装/门到门)。④其他应考虑的费用:冲港费/冲关费,商检、动植检、提货费,快递费以及电放、更改费等。

9.提单、发票发放(提单样本)

(1)货主自来取件的,需签收。

(2)通过EMS和快递送达的,应在“名址单”上标明注,如“提单号”“发票号”“核销单号”“许可证号”“配额号”等要素,以备日后查证。

10.督促清算

应在一个月内督促航次费用的清算并及时返还货主的“核销退税单”。11.海关退税有问题的,需更改并要提供如下资料

(1)报关数据正确、舱单不正确的。

①经预录后的(海关返还的)报关单复印件。

②场站收据复印件(十联单的第七联,即黄联)。

③提单正本复印件两张。

④装箱单(Container Load Plan)复印件。

⑤更正单(三联、正本)。

(2)短装(多报少出)、溢装(少报多出)。

①船开5天(工作日)内未能及时更正的:先交纳罚款金3000~5000元;货主重新提供发票、装箱单(Packing list)、报关单、提单副本复印件(加盖“提单副本确认章”)。

②船开5天(工作日)内更改的,货主需提供提单副本复印件(加盖“提单副本确认章”)、正本、正确的报关单、发票、装箱单。

二、船舶代理

(一)船舶代理的概念

船舶代理是指船公司的代理。船公司代理一般分为:船务代理和定舱代理。这里的船务不是一般认为的定舱、报关等相关的船务工作,而是船的安排靠泊等相关事宜。

(二)船代出口流程

1.出口船档文件的建立

船舶接受定舱前,建立出口船档文件,内容:船名、航次、预计离港日期。

2.场站收据缮制

①场站收据(共计11联)由发货人或其委托的一级货代缮制。

②订舱:

出口科审核场站收据,如可以接受订舱,在场站收据的第五、六、七、八联上盖单证专用章,第二联留底,其余的退还订舱人。

箱管部门提箱人提供的场站收据第五联及提箱申请书,签发出口集装箱设备交接单。提箱人凭出口设备交接单向集装空箱堆场提取出口用的空箱。

3.装箱、盖进场章

装箱可能在场站或发货人工厂/仓库,装箱后应制作装箱单。

货物装箱后,应对集装箱施铅封后注明箱号、并将铅封好的发货件数填入场站收据第六、七、八联中。将出口重箱拖入海关监管的码头/场站后,码头/场站在场站收据第六联上盖进场章和填写日期。

4.缮制预配清单

接受订舱后,根据场站收据的内容制作集装箱预配清单,按与码头/船公司商定的时间开航前送码头等有关单位,以便码头安排船舶配载。

5.接受装箱单

订舱人将装箱单交出口科,出口科核对装箱单的箱号、铅封号、提单号等内容与场站收据第六联的内容一致无误后,在场站收据第六联装货单盖申报专用章。

6.报关

发货人自己或委托报关行报关。

7.缮制出口舱单

出口舱单在船舶开航前制作完成,以供船务外勤人员办理船舶离港结关手续。

8.装船

码头必须根据订舱人提供的盖有海关放行章的场站收据第六联安排集装箱货物装船。

9.船舶离港

装货完毕后,外勤人员向物流一科办理船舶离港结关手续。

10.提供资料

出口舱单、箱号清单、拼箱货的装箱单、船员名单、总申报单。

11.签发提单

订舱人缴完运费后,凭场站收据第八联(场站收据)运费发票到出口科签发提单。

阅读链接

全球十大港口中国占七席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放缓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1日发布《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1》。报告显示,中国港口表现强劲,在前十大港口占据七席。但受全球经济走弱影响,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由之前的14%降至7.3%,疲软态势尽显。

港口作为一国物流中心,与宏观经济联系紧密。受欧债危机影响,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去年的货物吞吐量同比基本持平,排名也下跌一位。而受益于中国的铁矿石进口,澳大利亚黑德兰港去年发货量同比增长17.4%。

中国港口表现强势。上海港年吞吐量突破7亿吨大关,稳居世界港口吞吐量榜首。宁波-舟山、广州、天津、青岛和大连位居其后,也排在前十之内。值得注意的是唐山港,年吞吐量增幅超过20%,排名也从上年第十一位升至去年的第九位。

集装箱吞吐量方面,中国同样领先全球。上海港以3173万标箱的成绩,连续两年位居榜首;新加坡港以接近3000万标箱的数据位居次席。远东地区集装箱港口竞争十分激烈,除上海港外,我国香港、深圳港和韩国的釜山港均在1500万标箱以上。

资料来源:何欣荣,《全球十大港口中国占七席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放缓》,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2.03.01(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