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些人知道女儿跳级、出书后,就不无担心地问我:“范姜国一偏不偏科啊?”因为很多有特长的孩子都偏科,而且有的偏得很厉害,比如有写作天赋的孩子,百分制的卷子,语文90多分,数理化只有三四十分,或者数学突出的孩子,语文却很差。
依依从上小学到高考,一直不偏科,而且作为文科生,她的理科一直很好。小学和初中期间,数理化都很不错,化学得过年级第一、物理得过年级第二,数学也多次获得过班级第一的成绩。当时就有亲友建议,让依依将来学理科,说孩子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而且理工类专业技术性强还好就业。
当时,孩子还小尚没有自己的主见,我在默默地观察,因为孩子将来做什么,绝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分数,而要结合孩子的性格、兴趣、专长及家庭环境。但在高中文理分科以前,要基本确定孩子将来的走向。
于是,在初三上学期,针对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我们有了一次较为深入的交流。我首先让孩子谈了她的想法。这孩子性格开朗,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都想去体验去尝试,所以很多职业都想做,相对来讲对当老师和做主持人的兴趣度更高。
听完孩子的讲述,我没有立即肯定或否定,而是根据她的综合情况,为其分析了优劣势和利弊所在。首先是孩子的性格,根据心理学研究和社会现实,外向型性格的人比较活跃,不适合实验室等较为枯燥的工作;其次,高中以后的理科比小学和初中要难,而女孩子抽象思维没有男孩子好,男女生生理也有一定的差别;再次,依依是一个口才比较好的性格外向的女孩子,具备一定的写作专长;另外,家庭环境更有利于其从事文科的学习和发展。综合以上几方面因素,我认为,虽然当时她的理科成绩略优于文科,但不适合自然科学领域的工作,而较为适合社会科学领域的工作,比如律师、教师、记者、主持人等相关职业。
这样说来,孩子的选择是比较适合自己的,我没想到我们这样容易取得了一致的想法,因为在小学时,依依不喜欢语文,曾说过将来要做数学家。看来,孩子在日渐长大,心智也越发成熟。于是,孩子开始为她的教师(主持人)梦想努力着,我为她实现梦想而提供相应的便利和相关的服务。
一年后,依依结束了高中一年级上学期的课程,在要放寒假的前两天,孩子放学回来和我说学校要文理分科了,明天上学要把自己的选择报上去。依依征求我的意见,我对孩子说:“爸爸谢谢你对我的这份尊重,你这么大了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你喜欢什么、适合什么自己应该清楚,无论选择文科还是理科,我会尊重你的选择,但一定要记住不管将来如何,都不要后悔。”“哦,我明白。”孩子向我做了一个鬼脸。
第二天依依把自己的选择递给了老师,过几天放学回来,女儿高兴地对我说:“老爸,我们放假了,再开学我就是高中文科生了。”我很八卦地打听他们班的同学有多少报文科班的,还问她的同桌(依依上学以来,和同桌关系一直很好)报了什么,孩子一一回答后说:“不管我的新班级是否能有原班级的同学,很快我们就会是好朋友的,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因为我们都是文科生啊,我们是为了共同的理想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的……”
是日,收拾行囊,我和孩子回老家开心地过了个春节。
节后开学第一天,孩子在电话里告诉我,她已经是文科班的学生了,班级还是第14班,班主任由当初的生物老师改为英语老师。全校16个班级中,分为9个理科班7个文科班,7个文科班中又按成绩分为2个实验(重点)班和5个平行(普通)班。虽然依依这一学期学习有很大进步,但距离上实验班还是有些距离的,孩子为此有些失落和不甘。我安慰她说:不管是平行班还是实验班,只要你能学到知识,学得开心,上什么班不重要。
第二天,我赶到学校和班主任刘淑燕老师及语文老师李丽进行了交流,介绍了依依的情况,她们虽然对依依尚不了解,但都很喜欢这个孩子,后来依依考进了实验班,李丽成了她的班主任,刘淑燕依然是孩子的英语老师。
现在通过分班后的历次考试成绩来看,女儿的文科成绩都远高于理科,而从孩子的高考成绩来看,当初她对文科班的选择显然是正确的。538分(语文115分,数学82分,文综224分,外语117分)的高考成绩中,语文和文综加在一起将近340分,这说明孩子的文科成绩很不错,数学的82分虽然比平时的成绩稍低,如果正常发挥也只是在90分上下。
依依上大学后,通过竞聘先后成为校广播台主持人和校报记者,采访、写作能力及表达、交际、组织等能力日渐显现,她的文科素养也得以很好地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