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人睿智,行路则让人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同时得到实践的机会,所以对于孩子的成长,只读万卷书还远远不够,还要尽可能地行万里路。为了使孩子多读书,我不停地购书,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为了让孩子视野开阔,我带孩子行天南走地北。
这些年,我用稿费购买了大量书籍,旅居了中国的16个城市,游走过200多个城镇、乡村,足迹踏遍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带女儿走过的省份就有10多个,由此孩子谈资丰富,常常让同学羡慕。
带孩子出去游走除却经济,主要的问题还是家长的观念。现在的大多数家庭拿出几千元、几万元不是什么问题,如果是为了选择一个所谓的好学校,让他拿出几万甚至十几万也在所不惜,可如果让他拿出几千块钱,带孩子出去旅游,却有些不舍。
在我看来,如果把择校花的钱用在带孩子出去玩,其意义和价值更大。这一点随着孩子日渐长大就会有所显现,我女儿的成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年,我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女儿没有交一分钱择校费,如果像一些家长那样,女儿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我至少要拿出10万元的择校费,我省下了这笔钱除去少部分为孩子买书,其他全部用在带孩子出游上,所以孩子虽然一直在普通校,但是却很阳光、乐观、自信,而且综合素质绝对要比所谓重点校的孩子高。
2008年暑假,在我和孩子即将离开沈阳移居长春之前,我带着女儿和她的姐姐驱车奔腾20天,行程8000多华里,从辽宁省沈阳市出发,经停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敦化市,到黑龙江省宁安市、海林市、牡丹江市、鸡西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鹤岗市、伊春市、绥化市、哈尔滨市,一路感受东北的美丽与富饶。
经过吉林省省会长春的短暂停留后,我们驶入美丽的江城、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吉林市。吉林市不仅是东子旅居的国内16个城市之一,而且还是东子平生到过的第一个城市,所以我对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感情。
30多年前,被父亲多次责打后,我愤然离家出走,逃到距家300多公里的吉林市,投奔在这里当兵的三哥。当然,那时兵是没得当的,观光游览一周后,三哥把我送上了回乡的列车。那一年,我12岁!
那次吉林市之行,使我经历了诸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进城、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汽车、第一次进动物园、第一次看室内电影、第一次在浴池洗澡、第一次见这么多的楼房、第一次见这么多的汽车。从此,外面的世界一直牵着一颗年少的心……
时隔23年,当再次来到这座美丽的江城时,我是以专栏作家、明星记者、知名主持人的身份作“东子全省巡回报告暨签名售书”活动。为了亲近这座曾承载了我诸多关于都市梦想的城市,此后我在这里旅居了1年多。其间,为吉林传播学院的学子传道授业,为《做人与处世》杂志开设了“东子在线”栏目,还不时走进电台直播间。
在吉林市,我和孩子品尝了松花湖的大胖头鱼,登临五虎岛,寻访了乌拉古城后,沿302国道穿过老爷岭、攀过黑顶子山,一路向东,直驱富有鲜族风情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在敦化休整后,车披淅沥沥的小雨,穿云躲雾沿201国道北行,经雁鸣鸟啼的雁鸣湖湿地和山峦叠翠的朱敦岭,进入中国最北部的省份——黑龙江。一刻钟后,车泊镜泊湖畔的镜泊小镇,小憩片刻,沿湖东岸向纵深挺进,穿过冰臼地貌,驶入镜泊峡谷……
此后十几天,我和孩子一直穿行于北国黑土地,在海林和牡丹江,我们拜谒了著名剿匪英雄杨子荣和以冷云为首的投江8女杰,进一步了解了他们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在佳木斯和鹤岗,我们畅游了松花江,信步三江沃野;在伊春和绥化,穿越茫茫林海,漂流大丰河;在哈尔滨,游览太阳岛,参观索菲亚大教堂;在吉林市和双鸭山市,我们还分别看望了我的三哥和大哥,在双鸭山期间,我带依依寻访了25年前,我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看望慰问了当年的老房东。
依依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
依依与姐姐们在松花江游玩
这次行程近万里的自驾游,不是一次简单的游乐,它还是一次探亲之旅,寻访之旅,感恩之旅……
出游回来后,依依说:“爸爸,原来我只听说牡丹江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城市,现在我才知道它还是一条河,而且是松花江最大的一个支流,牡丹江市就是因这条河流而得名,这次旅游真是长见识啊。”
“那是当然,要不别人怎么总说你老爸‘见多识广’呢,呵呵,你还有什么收获呀。”
“那可多了去了,待我消化消化再慢慢告诉你。”女儿还学会了卖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