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开启阅读这扇门(1 / 1)

我们都知道,阅读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时下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孩子们无暇阅读课业以外的书籍,一些父母会这样告诫孩子:“看那些闲书能考高分吗?”

阅读改变人生。

先说说我与阅读的渊源。

我虽出生在农家,但得益于父亲在公社(乡)农场做会计,邮递员每天把农场订的报纸送到我家,第二天由父亲带去农场。我于是有了亲近报纸的机会。大概是从7岁起,每天我都要扒拉那些报纸,尽管看不懂上面的内容(我是8岁上的学),但是穿插在字里行间的各色插图让我乐此不疲。后来认识字了,我就更加喜欢翻报纸了,而且常常大声朗读上面的内容,“读报”的习惯就此养成。此后多年,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生活境况怎样,每天早晨买一份当地报纸是雷打不动的事情。

儿时看过的报纸都有什么内容,早就记不得了。但是,它开启了我阅读的大门,提高了我对文字的领悟能力,引领我走进了文字的奇妙世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报纸到书籍,我成了十足的书迷。

上了6年学,我从此告别了校园生活。但“读书”并没有因为走出校园而就此停止。尤其到了部队以后,我和书籍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新兵集训结束后,我被分到了迫击炮连连部当通信员。下连第二天,在打扫连队图书室卫生时,发现书架上有那么多自己闻所未闻的书,什么《哲学》、《逻辑学》、《政治经济学》……这些名字对于一个只读了6年书的人来说,真是太陌生了。当时心里像受到了刺激一样,天性中的倔强促使我为了弄明白这些是什么书,下决心开始“啃”透它们。

就这样,我开始了漫漫“读书”路,并再也放不下。

有了女儿后,每次去书店我都带着她。经过耳濡目染,孩子也成了“购书狂”,见到自己喜欢看的书,是不会再放回书架的。

依依受我们的影响,枕头边常年有书的身影,床头柜上则摆满了自己近段时间要看的书,举手可得,放眼皆是。

拥有书,还要读书,否则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我和孩子都有一个习惯:睡前读半个小时的书。周末,我们也有固定的读书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各自捧着各自喜欢的书,坐在一起看。有时候,依依会把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读给我听,我也会在看到一些适合孩子看的内容时,推荐给她看。

现在,很多人把钱花在消遣中,花在打扮上,花在吃喝上;也有一些人舍得把时间耗在电视机前,耗在网络游戏中。那么,为什么不能对书亲近一点呢?多买几本书,多读几本书,给自己创造一方心灵的栖息之地,也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为孩子开启了阅读这扇门后,还要引领孩子学会读书。总结这些年我引导依依读书的体会,我想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保证孩子的读书时间。读书贵在坚持,如果每天都给孩子一段读书的时间,哪怕一天只有10分钟,日积月累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和依依经过商议制定的生活作息时间表里,读书和看电视一样有固定的时间,为了给依依争取到更多读课外书的时间,前文我提到过,那就是让依依少写作业,甚至不写作业。

其次,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读书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如此才能保证孩子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地读书。所谓书香门第多才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家庭读书氛围好。如果父母是知识分子,本身都有阅读习惯,言传身教,自然能给孩子良好的影响。我所说的“氛围”包括两点:第一,要有读书的地方,比如一个安静、宁和的房间,一张书桌,一盏台灯;第二,家里要有读书需要的安静环境,不能要孩子读书,家长却把电视音量开得很大,或者吆三喝四在家里喝酒划拳打麻将。

再次,要重视亲子阅读。家里人最好都有读书的习惯,每天都有在一起看书和讨论读书内容的时间。孩子的心会很容易随之沉浸于书海中。孩子的可塑性强,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想让孩子爱读书,家长自己也得爱读书。

最后,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孩子之所以喜欢玩游戏,是因为游戏让孩子感到快乐。那么要想让孩子喜欢阅读,也要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依依读小学二年级时,《语文报》组织了一个“读报知识问答”活动。在我的支持下,孩子积极参与,最终获得了三等奖,当收到报社给她寄来的获奖证书和奖品时,依依开心地跳了起来。此后,孩子越发喜欢读书看报了。

知识无尽,书海无涯,可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读该读的书,值得读的书”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时间的尊重。就让我们带领孩子在充满智慧和深邃思想的书籍中快乐地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