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一部畅销书(1 / 1)

女儿在家玩耍自学这一年里,除却学习了五六年级的课程,还玩出了一部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畅销书——《玩过小学》。

2005年暑期,我应邀到重庆作关于婚恋、心理、励志方面的讲座,半个月的陪都小居,使我喜欢上了这座充满灵性的城市和那些如东北爷们儿一样豪爽的巴渝汉子,当然还有养眼的美女。此间重庆的朋友不时流露出让我留下与大家共谋发展之意,尤其是当年在海南结识的好兄弟朱腾永。虽有些动心,但这毕竟不是一桩小事,我说容我回去和夫人商量商量。

回到烟台后,我到大连的一家报社工作了几个月,由于和总编意见不一而愤然离去,这时我再次想起重庆。想想中国的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我都曾旅居生活过,唯有祖国的大西南是个空白,为了填补这个空白,我觉得应该去重庆发展。

就这样,2006年春节过后,辞别妻女,取道上海,我来到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依然是老本行:写作、讲学。当时除却为大中学生作讲座外,就是积极撰写已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签约的那套“东子系列丛书”,此间女儿撰写的《玩过小学》也即将脱稿。

依依在讲她的快乐故事

依依与小朋友在一起

长沙签售结束后,和参与活动的出版社人员及小读者合影,前排左一为社长彭兆平,后排右三为《玩过小学》责编、副社长谢清风

《玩过小学》是女儿以其童年的天真和稚嫩的笔触,记下她小学期间学习成长经历的一部书。透过书中的78个小故事,可以看到她是如何快乐度过小学生活的,是如何在寓学于玩中,连跳两级提前完成小学学业的,是如何在学与玩中取得智商、情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后来应出版社的要求,我在每个快乐成长故事后面,附有“爸爸的话”,以一个父亲的身份讲述故事背后的故事。

当年3月下旬,通过知名学者、重庆协和心理事务所所长谭刚强先生,我结识了重庆出版社副编审杜虹女士,当她得知女儿这部书稿时,非常感兴趣,并和女儿通了电话。此后在她的力荐下,我代依依与重庆出版集团少儿中心签署了《玩过小学》出版合同。

第二天,重庆当地媒体刊发了重庆出版社买断《玩过小学》书稿版权的消息,此消息一出,全国的纸质媒体和网络争相转报。4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白岩松主持的《中国周刊》节目,将依依作为当周上榜人物,播出了“范姜国一:《玩过小学》”。白岩松在节目中说道:“刚满9岁,三年半读完小学,连跳两级,写了一本书,还说是玩着过来的,我们的家长都想学一学,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拥有像范姜国一这样的快乐童年。”

几天后,由于重庆出版社有变,《玩过小学》转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该社非常重视这部书的出版发行工作,该书的编辑工作由副社长谢清风(现湖南人民出版社社长)博士亲自负责,社长彭兆平(现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常务副总经理)举全社之力推广发行这部书。

5月8日上午,我带依依经上海飞赴长沙,开始为期40多天的全国巡回演讲签售活动,我们先后到湖南省长沙市、汨罗市、株洲市、邵阳市,广东省广州市、珠海市、东莞市、江门市,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吉林省长春市、松原市、扶余县,江苏省南京市及北京等地演讲签售《玩过小学》,责任编辑、谢清风副社长全程陪同,作为活动的主持人,首先他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父女,而后是依依讲述她的快乐成长故事,最后由我讲述背后的教子故事。

著名教育家、演讲大师李燕杰教授题词勉励依依

依依和我为读者签售《玩过小学》

依依和我在湖南广播电台做节目

期间,接受了各地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的采访。在北京,我们还到家中看望了我国著名演讲大师李燕杰老师;在沈阳,我们到沈阳师大附属小学看望了依依的笔友周浩淼同学;在长春,依依回母校228厂子弟学校看望师生;在松原,依依用稿费资助了家乡同龄女孩张鑫悦。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报道当年的第十六届全国书市时,特别介绍播出了这部《玩过小学》。

写到这,可能有的读者想知道,这样一部书是怎样酝酿而成的。其实说来既是有心也是无意,有心是让孩子坚持写作文,无意是偶然之念。

孩子在家自学那段时间,语文课的课后作业主要就是阅读和写作,阅读是为了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其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也是为写作奠定一定的基础。根据学习计划,依依每周要写两篇作文,作文的题材和内容不限,孩子写的大多数文章是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大多数是她的快乐成长故事,不知不觉就写了30多篇了。这其中的几篇写得很不错,比如《自己睡觉也香甜》、《苹果好吃果难摘》,我建议她把这几篇投寄给一些小学生报刊。

随后,我想如果这样写下去,到年底就能有七八十篇,汇集到一起就可以出本书,让更多的小朋友分享女儿的这份快乐。我首先和妻子谈了这个想法,她认为女儿的笔法太稚嫩,还很不成熟,担心一个小孩子的作文没人给出,而作为记者出身的职业作家,我觉得,孩子的这部书还是有市场的,再说孩子身上有很多新闻点:跳级的孩子不多,出书的孩子更是少见,快乐成长的孩子也有限,如果这三项放在一个人身上,就是相当不错的新闻。

而后我们又和依依商量此事,依依一听说出书,很是诧异:“啊,小孩子也能出书?”

“是啊,像你这么大的孩子已经有出书的了。”

“那谁会看啊?”

“当然是和你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了,你想一想,如果一个和你一样大的孩子写出他快乐成长的故事,你想不想看啊?”

“当然想了。”依依边回答边玩手里的悠悠球。

于是当天,我就着手列出了书稿的撰写计划,经过妻子和依依的进一步完善,正式通过。可是关于书名,全家讨论了很久,想法也不一致,后来我提出干脆就叫“玩过小学”,得到依依的首肯:“好哇,我就是玩过小学的。”大家都感觉,这个书名与内容很贴切,而且叫起来还朗朗上口。

此后依然是课后作文,不过目的性更明确了,这样写作的进度很快,到2006年春,已经有70多篇。就这样,2006年初夏时节,9岁半的范姜国一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玩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