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暗示:放下无谓的担忧,告诉自己“我与众不同”(1 / 1)

我发现,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并不是人们预想中的特别自信的群体——他们并非信心爆棚,而是使自己具有某些独特的品质——这是成功所需要的——对未来的好前景深信不疑。这些人在自己的事业还不起眼时就已经开始相信:“我一定能做到这件事!”他们从不自傲地认为自己是特别棒的家伙,但他们觉得自己在某方面与众不同,因此一定能实现目标。

“我相信,我就能做到!”这是一种神奇的暗示。对于行动起来会遇到的问题,他们一点儿也不担忧,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将眼前的事情做好,当然包括解决一切困难。

华盛顿格林沃兹投资公司的CEO阿比特说:“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没办法用科学来解释。我们在寻找合适的项目管理人时,总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这种品质。一个能获得我们投资的人,他一定要体现出这种‘我与众不同’的自信。他可以有各种缺点,甚至项目本身有漏洞也无所谓,但我们要求他一定是个乐观的人,他必须对自己的某些特质坚信不疑,并且对成功有近乎偏执的自信。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的‘菜’。”

阿比特喜欢的项目管理人所具有的品质,其实就来源于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暗示。你可以认为自己长得不好看;也可以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你也可以理性地认定自己并非样样都行,但你必须坚定地认为自己具有某一方面的强大能力,你有一万件事做不成,但有一件事是绝对能够做到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最基本的自信,你怎么能将梦想变成现实呢?

“我相信成事不在天,而在我本人!”

在培训中,我们借鉴了大量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哈佛大学文理学院(Harvard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的心理学家们喜欢使用“自我灵验”的概念来定义人们对自己的积极暗示——一个人如果用最积极的词汇暗示自己可以实现某个目标,那么它最终能实现目标的概率会提升三到五倍。但在我看来,除了“自我灵验”外,我们最需要做的是激发自己体内的某种对于成功的渴望,进而将它转化为强大的行动力。

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尝试可以让一个人掌握“如何成功做到”的秘诀,那就是在潜意识中无比自信地认为“成事不在天,而在我本人”。不管过去经历过多么惨痛的失败,跌进过多深的谷底,重点不是你摔倒了,而是你凭借自身的意志力又站起来了。为何经历了这么多失败你还没有倒下?消极思维无法解释,只能从积极的方面寻找根源。唯一的答案就是:

你具有获得成功的好运,也拥有成功的能力!成功和失败,都是由你自身的判断决定的。

·“的确,我不聪明,但我一定能做到,因为命运取决于我自己!”

·“的确,我不漂亮,但我一定能做到,因为命运取决于我自己!”

·“的确,我不富有,但我一定能做到,因为命运取决于我自己!”

我并不拒绝将这些暗示归类为“自我洗脑”的宗教式激励,但它确实极为有效。你无法逃避的事实是——不论你是积极还是消极地对待问题,但问题都已经存在了。所以,为何不索性把积极的力量释放到无穷大呢?你要相信自己对事态拥有全部的主导权,任何客观因素能否起作用,都由你决定。

在这种情况下,挫折对人的伤害就变得无足轻重了。虽然失败让你摔了一个大跟头,很可能让你四脚朝天、鼻青脸肿,但如果你若无其事地爬起来,继续往前走,你最终就能把自己的思考构建成现实。有趣的是,越是在此时过于理智的人——他们或许太理性了,总是喜欢综合地考虑问题,在不断碰壁或摔倒后想到的不是继续挑战,而是立刻换一个角度思考:“哦,也许我应该去做别的事情,这件事不适合我!”于是他们半途而废,停止了努力。这时,他们成了相信“成事在天”的人。

“我具有天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对项目管理人(创业成功者),阿比特提到了一些成功的品质,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自我管理能力”。“如何管理自己非常重要,”他说,“这包括调节心态的技巧和丰富的知识,还有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无所不在的信心。你必须相信自己做的事情,并相信自己可以情绪稳定地管好这些复杂的事情。”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的心理学家肯特联合哈佛大学商学院特意做了一个实验,来测试商学院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把商学院的学生分成了两组,让他们开始用电脑仿真经营一家公司。在A组,研究人员故意告诉学生,这个电脑仿真题主要是在测试“你当前天生的管理能力”;而在B组,研究人员则对学生说,这个电脑仿真题主要是在测试“你在过程中学习并且完成最后目标的能力”。这实际上给了两种不同的暗示。

测试结束后,肯特发现,两组水平相当的学生在结果上出现了极大的差异。A组的学生在仿真过程中表现得不怎么样,做出了不少错误的决定;B组的学生却表现出了比较有效率的思考和实现计划的能力。由于实验组织者提供的暗示不同,A组与B组的学生所激发出来的行为模式也体现出了差距。简单地说,A组的学生没有表现出掌控力,B组的学生则展示了这种能力。

参加实验的肯特教授给出了结论。他认为,“你当前天生的管理能力”这个暗示给A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们的自信反而受到了打击,在测试过程中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有所怀疑;相反,由于B组的学生只被暗示了一种具体的任务,他们的信心未受影响,反而将内在的对于“自我管理能力”的自信完全释放出来了。

我们要在平时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且完全能掌控身边的生活和工作,当信心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实现“自我灵验”。如果你无比确信自己的能力和成功的概率,那么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中,就是极高的“目标完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