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换定义:用乐观的想象克服恐惧(1 / 1)

20世纪初,在安德鲁·卡内基的铁路公司,乔治是一名工作相当认真、做事也很负责的列车调度员,他听从指挥,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受到人们的赞赏。但乔治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悲观,一个很小的失败,他也会因此否定一切。为了帮他改正这个缺点,他的上司也没少费功夫。

有一天,乔治不小心把自己关在了一辆冰柜车里。当时,冰柜技术刚刚问世,很多细节的设计还不成熟。比如,内部没有报警按钮,也没有紧急开锁功能。乔治在冰柜车里拼命地敲打着、叫喊着,可是整个车站的人早已下班回家了,附近没有一个人值班。乔治不断地敲打,直到手掌红肿,喉咙沙哑,也没人理睬他,他绝望地坐下来喘息着。

这时乔治心想:冰柜里的温度在零下20℃以下,如果再不出去,时间长了一定会被冻死。他又想:同事都下班了,肯定要到第二天才能发现自己。这意味着自己死定了!想到这里,乔治的心凉透了,他只好从口袋中掏出纸,用发抖的手写下了遗书。

次日上午,铁路站点的工作人员打开冰柜车,发现了已经被冻死的乔治。人们急忙把他送去医院,但他的心跳已然停止了,没有生还的可能。医生很惊讶,因为当时冰柜里的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车内的温度还不到零摄氏度,也有足够的氧气供人呼吸,可是乔治竟然死了。他根本不是冻死的,而是被吓死的——乔治死于内心的恐惧。

恐惧既是一种消极到极点的情绪,又是我们最大的敌人。遇到困境时,如果你感到恐惧,就会容易将这件事定义为对自己“不可逆转的伤害”,然后在此基础上又会继续想象,所有可能出现的坏消息和发生的恶劣后果,都会在脑海中浮现出来,使自己更加悲观和恐慌。

2003年,美国有位心理学家对人类的烦恼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当时正值全球性的互联网泡沫崩溃的阶段,有许多人失业了,也有大量的公司破产。这些都是确实存在的挫折和困境,正在困扰着人们。但他研究的结果发现,在人们表现出来的烦恼和悲观情绪中,有40%属于杞人忧天,有30%是因为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问题的既定事实,与其说是悲观,不如说是没耐心,另外的12%则是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幻想困扰着他们,还有10%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引发的悲观。

这位心理学家总结说:“即便在经济和就业形势最糟糕的时候,人们的心中仍然有92%的烦恼和悲观都是自找的,也是没必要的。”

这表明,人们喜欢加大困难来否定自己的努力,潜意识通过这种方式来帮他们摆脱责任。比如,在被领导批评以后,你可能会产生悲观的认识:“领导根本看不上我,我升职没希望,而且我在这家公司也待不久了,他一定想办法把我解雇。”

夸大困境,并把它定义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挫折”,你会从中隐隐获得一丝“正义感”,认为这是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因自己努力与否而改变。这时,你可能心安理得地做不好工作,以此对抗公司的领导。但这恰恰会让你的境遇越来越糟糕,最终你用悲观的认识决定了最后失败的结果——公司发现你的工作态度有问题,一定会想办法解雇你。

解决这种状况的办法就是转换你对困难的定义,你要告诉自己一个尚未发生的事实:未来一定是好的。也就是说,你要使自己拥有积极的“阿Q精神”,而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所有的挫折都视为是灾难的开始。保持乐观才能改善境遇,这是有利于我们采取积极行动的基础。你要这么对自己说:

“我的能力没有问题!这只是工作上的一次小小的失误,上司说完就忘了。我不会给自己徒增恐惧,因为这对我简直就是一件大好事,它提醒我必须注意些什么,加快了我能力的成长,让我更加优秀!”

你看,同样一件事,对它的定义不同,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就有了天壤之别。富兰克林·皮尔斯·亚当斯说:“失眠者睡不着,因为他们担心会失眠,而他们之所以担心,是因为他们不睡觉!”他用对失眠的定义来形容那些消极的行动者,认为正是这种没必要的担心摧毁了这些人的自信,让他们即便有一份伟大的计划也很难成功。

你要充分地了解产生恐惧的根源

每一种恐惧的产生都有根源,你要用一面放大镜对准自己,找出产生恐惧的原因。在一次培训中,史密斯作为培训主管对学员说:“当我们的视野无限宽广时,所有的恐惧都将消失。记住,我说的是‘视野’,不是‘知识’。知识可以让我们掌握生存的技能,但不能消灭恐惧。相反,有时候掌握的知识越多,内心的恐惧就越强。只有视野才能解决这一问题。”那么,什么是视野?

·你要看到更远的地方,看清楚别人没有发现的事物和规律。一句话,你的思考要对未来有穿透力;

·你要能想到尽可能多的因素,综合考虑一个问题,而不是习惯了“一根筋”;

·你要知道哪些人是值得学习的,他们是正面的榜样。对于他们的事迹你早已熟记于心,随时能用这些人的成功经历来激励自己。

具备了这三点,你就可以做到正视自己恐惧的对象,并且第一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你才有乐观的资本。这时,你就能变疑虑为了解,增强制胜的心理,用实际行动来消除产生恐惧的根源。

你要学会用乐观的想象来转移对行动的恐惧

你要转换对事物的定义,迫使自己将注意力从恐惧的对象上转移到其他地方——从危险中发掘机遇,从困境中放大希望,从枯燥的氛围和消极的心态中找出那些值得自己期待的因素,把不利变为有利。

史密斯说:“只要你下定决心克服对于行动的恐惧,你就能毫不犹豫地去执行任何计划,将来你就能克服任何困难,没有什么问题能够难住你。请记住,我们面对未来只有乐观,因为除了乐观,我们一无所有。”

决心很重要。除决心外,你还需要什么?

第一,理性地“就事论事”。

困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遇到这个问题时你的内心产生了消极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夸大困难、逃避责任和畏首畏尾等行为。人们在情绪化的状态中,很容易失去对事情客观和理性的认识。在这时,恰恰是理性才能解决问题。你要理性地看待眼下的问题,一是一,二是二,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分析清楚,这样才能从问题中看到“为什么”。

第二,从问题中发现那些真正的机会。

任何不幸之中都孕育着万幸,任何危机之中都有机遇等待你去发现。这不仅是一句格言,也是一个客观事实。问题在于,你能否沉下心来,积极地开展这项工作,在驱除内心不良情绪的同时,想一想自己能从中把握什么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