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换取的暂时和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香港大学再次开学的消息仿佛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回音,在和姑姑商量后,张爱玲决定回到上海再谋出路,与此同时,炎樱也决定回到上海。两个昔日的同窗一同踏上了回家的征程,从此开始了属于他们各自的人生。
父亲的家肯定是不能再回去了,还好张爱玲的姑姑仍然在上海,不过已经搬离了原来的住处,搬到了静安寺赫德路192号爱丁堡公寓。知晓张爱玲要回来的消息,张茂渊对这个侄女抛出了橄榄枝。
和侄儿张子静相比,张茂渊对这个侄女十分欣赏,她曾经不止一次拿侄子和侄女做比较,尤其是张爱玲在英语上的成就,让张茂渊这个长期生活在海外的留学生也十分羡慕,她不止一次地和张子静提起:“随便拿出一本书,你姐姐都可以用英语读出来,哪怕是物理或化学”。
坐在香港回到上海的船舱里,张爱玲久久不愿下船,直到最后船舱里都没有剩下几个人了她才走下船,再次回到上海,她的心情激动又有些兴奋。在这片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土地上,所有逝去的情绪再次被燃烧了起来,它不同于“久别重逢”的喜悦,也不同“近乡情怯”的恐惧,它是一种奇怪的感觉,流淌在张爱玲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里。
张茂渊和张子静在接待口等了很久,他们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夹板上缓缓下来的张爱玲,她的头发更长了,不过还是一样的清瘦,一样的戴着玳瑁眼镜,可是有着一种说不上来的改变。“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抵就是如此吧!看着她的一举一动,张茂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们在多少个辗转反侧的夜晚,着急着长大,匆忙间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些事情早已改变了,我们却浑然不知,岁月带给我们的沧桑和失落化成一道道的泪痕留在了枕头上。这座城市和三年前,离开的时候一模一样,仍然是那么喧闹和繁华。
母亲长期生活在国外,张爱玲早已和姑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她们之间像母女,更像朋友,回来后的张爱玲在姑姑家正式住下了。谈起姑姑的时候,张爱玲曾经说过“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正的家,然而我对于姑姑的家却有一种天长地久的感觉”。
不过这个时候,张茂渊从祖上分得的财产基本已经快花完了,她自己的生活都捉襟见肘了,更何况还要负担一个这么大女孩的生活负担。第一天接风的时候,张茂渊只为侄女儿准备了葱油饼,第二天、第三天……都是,张茂渊嘴上狡辩说是因为省事,可是张爱玲知道姑姑也已经没钱了。张爱玲默默地接受了姑姑的这个善意的谎言,每天啃着葱油饼依然笑呵呵的。
和张爱玲相比,炎樱的生活好得太多了。炎樱还没有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就收到了一所英国人开的学校发来的“辅导员”的岗位邀请函,炎樱愉快地接受邀请,不久后又考入了圣约翰大学。后来这个女孩辗转到了日本,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同时,一艘轮船的船长还向她求了婚……
回国后的张爱玲想继续自己在香港未完成的学业,想着到圣约翰大学继续学习直到毕业,可是面临着高昂的学费,这个大家闺秀出身的小姐也是为难透了。姑姑的生活已经不富裕了,断不能再因为自己增加她的经济压力了;母亲离得太远了,书信来回来去怎么也得半个月的时间……即使张爱玲再骄傲,想着那如诗如画般的大学生活,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不断地呐喊:找父亲啊,他不是要承担自己念书时所有的费用吗?
张子静也看出了姐姐的为难,毕业后张子静考入了复旦大学,后来因为战争的原因,复旦大学被迁入了内地,对于这个唯一的儿子,张志沂说什么都不肯让他远走他乡,张子静决定和姐姐一样考取圣约翰大学,并且充当姐姐和父亲的调和人,顺利帮助姐姐完成学业。
经过了再三的思想斗争和姑姑的劝说,张爱玲还是决定回到父亲家中,请他支付自己大学时的费用。张子静提前回到家中,试着帮姐姐劝说父亲回心转意,对张爱玲的学业伸以援手。张志沂沉默了半天后,悠悠地说道“你叫她来吧。”
对于这个“叛逆”的女儿,张志沂始终是爱恨交加。一手养大的女儿,自己的“贴心小棉袄”,怎么能不喜欢呢,但是她逃离自己时的决绝,还让自己沦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话,张志沂想起来就恨得牙痒痒。说到底,四年未见,张志沂还是想念张爱玲的。
见面的当天,张爱玲十分忐忑,她不知道父亲是否会同意自己的请求,她走到父亲面前,说出自己读书没人资助的情况时,张志沂只是看了看她,便让她去学校报名了。事实上,张爱玲在圣约翰大学才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从学校退学了,她向好友、亲人们解释,那是因为教授讲的东西和书上讲的差不多,在学校里实在浪费时间。可是后来她还是说出了事实,从父亲手里拿钱太过艰难和难堪了,还不如自己挣钱来的痛快。不知道父女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上次的见面也是张爱玲和父亲的最后一次见面。张子静回忆“那是姊姊最后一次走进家门,也是最后一次离开。此后,她和父亲就再也没有见面。”
张爱玲开始了谋生的生涯,考虑了自己的情况,张爱玲决定开始卖文。她充分发挥了自己在英文上的优势,将稿子发给报刊。张爱玲最开始投递的杂志是英文月刊《二十世纪》,这个刊物的创始人是一位德国人,他创办这个杂志的目的是想给所有因为战争留置在上海的欧洲人一个心灵的慰藉,让他们看到熟悉的东西,减少想家的念头。
张爱玲看准了杂志的特点后,开始写了第一篇文章《中国人的生活和时装》,这篇文章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主编梅涅特在编者按中称赞她为“如此有前途的青年天才”。梅涅特是这么解释的:张爱玲“与她不少中国同胞差异之处,在于她从不将中国的事物视为理所当然;正由于她对自己的民族有着深邃的好奇,使她有能力向外国人诠释中国人”。
就这样,一颗闪亮的星星在上海的天空中缓缓升起,不久后的将来,张爱玲就迎来了她璀璨的未来,她的名字也被记录在了史册,永远的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