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管理乃重中之重(1 / 1)

孙子为将帅列出五德,可见他对道德管理极为重视,因为只有君主、将帅有德才能服众,才能发挥表率作用,继而下属、臣民效之,若举国上下皆能做到“智、信、仁、勇、严”,那么这个国家想不称霸都难。就现代管理而言,谈论道德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个很过时的话题,他们认为时尚的管理理念是重才不重德,对于管理者的要求更是只要达成目标,管理有效率就万事大吉,管理者自身道德要求这个务虚之举似乎成了多余。事实并非如此,管理道德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已成为管理者切实提高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殊不知,道德缺失甚至是道德沦丧,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就好比药性迅猛的毒药,极易斩伤企业的“元气”,导致团队的整体“沦丧”。

【案情陈列】

某企业业务遍及全国,出于方便管理的需要,该企业在各省设立了分公司,并赋予省级大区经理很大的权力。其中一家分公司设立之初,首任经理尚较为负责,做事稳妥、身先士卒,分公司的发展亦蒸蒸日上。但好景不长,两年以后,因业绩出众,原经理调任总部任职。总公司另行派来一位“封疆大吏”。

这位新上任的经理简直就是个“土皇帝”,他大兴一言堂,大搞办公室政治,而对于分公司的运营则很少放在心上,只让两个心腹和经销商代管,自己则流连于“酒池肉林”“花街柳巷”。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心腹亦效仿主子,结果,分公司被搞得乌烟瘴气一团糟。

终究,纸里保不住火,这位经理及其心腹在横行霸道了两年以后,被一些有责任心的职员匿名举报。总公司查清事实,迅速地清理了门户。

于是,总公司又派出第三位经理。这位经理的处境可谓相当尴尬,留给他的只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接手,弄不好就要被放在火上烤,不接手,势必会引起高层的不满,弄不好就要卷铺盖走人。最终,出于权力和高额薪金的**,第三任经理决定走马上任。

然而,这位经理也不是什么善人。他不仅小肚鸡肠,而且非常自私。他初一到任,便开始大批更换分公司中层管理者,为自己培养心腹。他对员工极为苛刻,稍有不顺他意的地方,便大加指责,甚至打击报复,弄得整个团队怨声载道、人人自危。他还时常巧立各种名目,为自己报销非工作支出。

更可恨的是,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威严”,常找员工私下谈话,鼓励他们相互揭发,而自己则在一旁和稀泥。如此一来,员工之间产生了重重矛盾,同时情感非常冷漠,根本谈不上团队精神。

就这样,总公司更换了一个又一个分区经理,但最终也没有使其再走上正轨,无奈之下,只得暂时将其撤销,这种历史遗留问题由于波及面广,总公司也伤到“元气”。

【妙语新悟】

道德是一个人成事所必备的素质。企业若不重视道德管理,那么只会使下属员工变成乌合之众、一盘散沙。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自身更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如此才能对下属产生榜样效应,才能使下属信服,才能更好地约束员工。所以说,道德管理才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管理者很有必要在这方面多加注意。

1.正直与道德是管理者不可或缺的。美国管理协会曾邀请一组学术人士和专家描述20世纪90年代商界最完美的领导形象。“正直”成为最重要的要素。“正直”源于价值观。正直的领导们致力于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当有瑕疵的产品送到客户处时,公司领导不要故意不承认。“正直”是紧紧依附于道德伦理准则上的,非常正直的人被认为是可以信赖的。

研究反复证实这样一种常识,就是人们需要他们能够信赖的领导。同样,他们也希望领导能信任他们。正直能够补充信赖,因为很正直的领导是值得信赖的。

培养自己的道德观能帮助你变得更可信。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表示你是可信赖和诚实的。假如人们觉得在所有的日常活动中都应该讲道德,那么就有必要在很多人不讲道德的情况下也讲道德。即使别人还没有指出你不道德,也应花代价确保自己讲道德。如果他人认为你有道德问题,那就会有碍于获得自己想得到的领导职位或是有碍于成为一名有效率的管理者。提高你所创造的道德风度的第一步便是制定一个个人道德准则。

道德准则是根据价值观决定什么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或好的或坏的)。在写自己的道德准则时可以从公司制度手册上找到一些行为规范。公司的道德规范一般包括如下项目:遵守安全、健康和保安规定;对人礼貌、尊重、诚实和公正;上班不迟到不缺勤;不骂人;不行贿;要保守秘密;遵守财会制度和限制;不挪用公物;不传播虚假或错误的消息;不要对下级、同事、上级、供货者或顾客进行性骚扰;作决定时不计个人得失;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

在学习一个职业或公司的行为规范之后,你可能会把其中的一些想法写在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上。在个人规范中还应包括为了继续前进,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违反哪些规定?对哪些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要有规范?能否把别人的想法归为己有?背后中伤他人是否妥当?为了取悦某个关键人物而对无趣的笑话能否发笑?

多数有正义感的人已经知道像接受贿赂、说谎和对他人进行性骚扰这类行为是不对的。道德规范能帮助你巩固认识,还能帮助你成为一名地道的合法公民。结果,你的领导形象就会得以提高。

2.养成言行一致的管理习惯。从长远看,信任领导的员工更易获得满足并且表现良好。获得员工信任的首要因素便是表现出你的意图与行为的一致性。

一位总裁说:“别担心,这次合并不会导致工作机会减少。”如果随之而来的是裁员,那么这位管理者将不会再得到信任。裁员本身并不会有损于信任,但虚假的许诺会丧失信誉。

管理实践中,言行一致是起码的道德。管理者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这种素质。

第一,跟员工们作出承诺后,尽量使公司行政管理工作透明、公开化,使员工了解到公司财务等相关信息,让他们清楚公司战略,利润来源以及其他员工希望了解的信息和关注的利益信息。这样可以减少员工对公司财务的猜疑和忽视,提高可信度和士气。

第二,避免混淆的消息。传播一贯性信息的领导最受信任。

第三,获取有关你的意图和行为是否一致的反馈。问一些集中的问题,如“我有没有什么许诺没有兑现”。

第四,记录你对员工的许诺,看自己是否言行一致。

第五,要求员工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在强调企业内部搞好团结之外,首先领导者应该是一个宽以待人、善于交际的人。

第六,诚以待人,不要实行双重标准。如果你指责下属浪费集体资源,那你自己就不要将自己的办公室装饰得太奢华。不要像麦克尔·欧维茨那样,他担任迪士尼集团老总时,在公司里大肆宣传节俭,他自己却雇用六位秘书。结果,迪士尼的许多员工根本就不欢迎他。

此外,将企业伦理文化建设与制度机制建设相结合,也是道德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管理者若能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将思想理念、价值目标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转化为企业机制,就能使道德管理贯穿于企业运营之中,企业才不至于被“道德沦丧”的毒药伤及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