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有权力由于下属的不良表现而批评下属,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愉快地接受别人的批评。
否定和批评下属,固然是因为下属有过失,但与此同时,处于指挥和监督岗位的上级主管,也有不能推卸的间接责任。具体来说,批评下属的原则可分为:
第一,唯事原则。
正确的批评应该是对事不对人。虽然被批评的是人,但绝不能搞人身攻击、情绪发泄。因为要解决的是问题,目的是为了今后把事情办好。只要错误得到了改正,问题得到了解决,批评就是成功的。因此,主管必须首先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据此同下属一起分析问题的成败得失,做到以理服人。由于对事不对人,下属便会积极主动地协助领导解决问题。反之,不分青红皂白,撇下问题而教训人,就容易感情用事,使下属误以为领导在蓄意整人而聚起思想疙瘩,一时难解。说到底,唯事原则力求实现的就是,在感情上对批评者说来是委婉的,在问题上则是直接、本质的,是通过事实来做人的工作。
第二,因人而异原则。
批评是针对人的工作,就要因人而异。那种企图用单一的模式生套活生生现实的做法,只能到处碰壁。因人而异,就必须考虑被批评对象的各种具体情况。
1.职业情况
工农商学兵,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批评要求;同一行业,不同工种、不同职务级别有不同的否定艺术。
2.年龄情况
同样的问题,对不同年龄的人的批评是有差别的。
3.知识、阅历情况
不同的下属,知识、阅历情况是不同的。上司在否定和批评下属时,必须根据知识、阅历的不同施以不同的语言艺术。
4.心理情况
心理,是一个外延很广泛的概念。这里主要指下属的气质、性格、对工作的兴趣和自我更正能力。上司批评和否定下属必须首先在心理上占上风,否则将不会成功。
第三,适度原则。
度是一个哲学范畴,它指一个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为人处世都要有个“度”,否定和批评下属也是如此。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于称度为“分寸”,也就是说,为人处世要适当、适度,要讲究分寸,过与不及都是应当避免的。那么,怎样理解否定和批评下属在语言运用中的“度”的问题呢?按照度的一般规定,可做出下述分析:
1.质的把握
一般来说,上下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批评和否定大都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进行,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就有一个质的差别问题。
2.量的限制
同是犯错误,轻、重可能不同,批评的语言也应随机而变。倘若等量齐观,“一视同仁”,各打四十大板,就会引出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该轻则轻,不能揪着辫子不放;该重则重,切莫姑息迁就。此外,男女性别不同,心理有异,因而在批评异性下属时还要做适当考虑,做到有理、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