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茂先生是台湾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安徽人,一九二五年出生。我认识他是在一九五一年初,正在组织宜兰念佛会的时候。当时他是“政工干校”年轻的军官,准备和宜兰铁路局运务段段长张文炳先生的千金张光正小姐举行佛化婚礼。张文炳先生是虔诚的佛教徒,一生主修念佛法门,他非常希望亲友也能跟佛教接近,所以就决定在宜兰举行佛化婚礼。
与艺术家李奇茂、张光正夫妇于佛陀纪念馆(慧延法师摄,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四日)
那时台湾的佛化婚礼还不普遍,被誉为金童玉女的李奇茂和张光正,在宜兰雷音寺佛堂结婚,一时轰动社会。我记得我为他们作了《佛化婚礼祝歌》,对李奇茂期以成为须达美公子,对张光正望她成为玉耶贤少女,古今的婚配,都有相似之处。
后来,李奇茂先生在台湾艺术大学任教,夫妇都成为名艺术家,经常送我一两幅画。我也很感念他们在艺术家里以佛教徒自居,经常创作达摩像、罗汉像、菩萨像。大约在二〇〇〇年代,他还将创作的一幅《罗汉》送给佛光山台北道场的美术馆。
数年前,我在宜兴恢复祖庭的时候,他们夫妇两人在大觉寺和我见面,非常欢喜,表示要把所搜集的四百多个从元朝至今的古董紫砂茶壶,全部送给我,希望我将来成立一个“禅茶艺馆”,弘扬佛法。
现在宜兴的紫砂茶壶享誉全球,但它与佛教的一段因缘却鲜少人知。据说过去有一位沙弥叫作供春,他顽皮好玩,将老和尚遗留下的紫砂细泥捏成一个茶壶,成为现今闻名的“供春壶”,因此沙弥供春便享有“紫砂壶鼻祖”之称。在这两年,大陆各界人士也共襄盛举,陆续有国家级紫砂工艺美术大师徐汉堂、吕尧臣、谭泉海等二十余人来访,举办“紫砂问禅”活动;汪寅仙女士还赠送以“佛指舍利”为主题的茶壶等,可谓是“禅茶文化”交流的一大美事。
从供春壶到近代艺术大家,因为李奇茂、张光正的因缘,我于军政、艺术、学术各界都增加了很多的朋友。现在他们两位年老的夫妻,还是相亲相爱,偶尔和他们见面,他们都非常的乐观开朗,我想乐观也是长寿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