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知见(1 / 1)

除了上述几位日本学者,先后与佛光山结下深厚法缘以外,韩国的金知见教授,也曾经在佛光山协助办理“国际佛教学术会议”。他对学术会议的流程安排,非常老练,不须费力张罗,便能展现应有的水准。尤其,他把佛光山当作是自己的道场一般,对于分内之事,可以说做得完备周详。

金知见教授,生于一九三一年,他具有足够的条件,可以成为一位国际佛教的学者。因为他超越门派之见,超越国界之外,拥有高度的国际观。一个韩国人,能够这样不分国家、不分教派,在众多学者当中,也算是少有的人物了。

透过他的关系,佛光山和韩国也结下了不少缘分。例如,我和韩国曹溪宗的三大道场:代表佛宝的通度寺,代表法宝的海印寺,代表僧宝的松广寺,都建立了很好的友谊。我想,学术会议的举办,他应该功劳很大。甚至于后来,东国大学颁给我荣誉博士学位,彼此之间的访问不断,这些必然也都与最初金知见教授的因缘有关系。

受邀在韩国举办的第六届“国际佛教学术会议”上致词,会后与金知见教授(右三)、杨白衣教授(右一)合影(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四日)

另外,由于金教授的介绍,来自韩国的李仁玉小姐,于台南成功大学中文系就读期间,曾住在佛光山。大学毕业后,在国际佛光会服务过一段时期,还一度担任副秘书长。

佛光山的徒众依恩,也是因为中韩佛教的友好关系,特地到韩国东国大学留学,后来取得硕士学位。到现在,佛光山上每个月从韩国来的团体,仍有八团、十团之多,可见得学术会议播下的种子,只要经过时间的推移,总有一天,都会长出累累果实。

除了我和日本、韩国学者的因缘以外,印度的穆克基、斯里兰卡的阿那努达、意大利的桑地那等,也都曾在本山做过短期的讲学,甚或长住多年。但是,那时候因为我忙于开山,彼此也就少有交流的机会。不过,现在回忆起来,他们对本山的教育也都深有贡献。首先,我就从穆克基教授说起。